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只有培养出富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才能掌握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计算机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在开展创造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主要围绕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结合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展开论述。首先,教学技术的革新,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良好优质的前提条件;其次,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计算机教学中应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学与教的环境,应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应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主动性能充分发挥创造作用,应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教育观念、思维品质、教育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过程切实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思路。21世纪是信息时代,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也强调要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已经成为国家未来合格建设者的必备素质。而为了提高学生创造力,各级高校都在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笔者…  相似文献   

3.
镜头设计是极具创造力的工作,它必须基于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来了解各种各样光学象差的特性。象差、镜头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都是常用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闫涛 《科教文汇》2007,(7X):33-33
计算机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也是信息技术的核心。计算机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在开展创造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针对职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计算机教学中,叉怎样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呢?通过总结多年教学经验,我了解到学生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普遍存在下列现象:学生在学习基础部分时比较费劲;在上机的过程中,总会碰到各种各样不能解决的问题;好多学生上课能听得懂,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课作为素质教育“必开必修”的基础科目,目前已成为各个行业中必不可少的学科。在从事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应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创造力思维和想像力,让计算机真正地成为一个应用工具而不会成为考试的负担。所以,计算机的理论课与上机操作相结合正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优、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PC机的普及,电脑硬件配置的不断提高,个人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众多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无论是室内建筑装饰效果图,还是室外建筑设计效果图,3dsmax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都是实现设计师创造力的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将任务驱动法应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之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学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的基本工作设备,也是普通大众家庭娱乐和学习的工具。在我国基础教育教育中开设了计算机课程,根据2016年两会对创新能力的的解读,初中计算机教学也要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下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教材教学材料与社会对计算机人才能力需求的匹配度比较低,教学意识比较薄弱,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然后细致讨论了计算机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方法,即教师身体力行创新性地教学,任务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将微课应用于计算机课堂,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进行教学。旨在为初中计算机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创造力经济就是以创造力为主要驱动力形成的经济形态.创造力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核心,知识经济是创造力经济的外延.创造力包括科技创造力、文化艺术创造力与制度创造力.以文化艺术创造力为基础形成的创意经济是创造力经济的一部分,应纳入知识经济核心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个体创造力向团队创造力转化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耀烈  杨腾蛟 《科学学研究》2007,25(Z2):409-413
在回顾个体创造力、团队创造力相关理论以及结合前人工作研究的基础上,概述国内外有关个体创造力和团队创造力的研究现状,并对个体创造力、团队创造力进行明确的定义。提出一种全新的透镜模型,以解决上述缺陷。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个体—情境互动视角,研究共享团队目标与团队功能多样性、成员创造性人格多样性在个体创造力向团队创造力涌现中的调节作用。以65个团队327份个体配套数据为样本,结果表明,个体创造力对团队创造力有直接显著影响,共享团队目标分别与团队功能多样性、成员创造性人格正向共同调节个体创造力与团队创造力之间关系。揭示个体创造力向团队创造力涌现过程中的边界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为有效提升团队创造力提供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会资本是影响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它们2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统一的研究结论。基于个体与情境交互作用理论,构建了内部社会资本、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及创造力支持影响团队成员创造力的概念模型。以项目团队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层回归分析对概念模型加以实证。结果表明,内部社会资本对团队成员创造力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与创造力支持显著正向影响团队成员创造力的同时,在内部社会资本影响团队成员创造力关系中扮演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3.
何小洲  熊娟 《软科学》2012,26(5):20-26
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引入产品创造力与营销创造力作为过程变量,提出了市场导向、创造力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框架和4个研究假设,并以高新科技企业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顾客导向与协作导向正向影响创造力(效用性),竞争导向正向影响创造力(新奇性);创造力(效用性)较创造力(新奇性)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更显著;将产品创造力与营销创造力作为中介影响变量所产生的效应远大于市场导向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提高中小学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机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通过教学实践,我有如下体会。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机是一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只要教师的教学方法生动、灵活、多样、新颖、富于趣味性,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讲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时,我告诉学生: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的…  相似文献   

15.
以往研究关注领导风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而忽视了领导自身的创造力对下属创造力的重要作用。依据社会学习理论与社会认知理论,阐述了领导创造力对员工创造力的跨层次影响机制,检验了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以及团队权力距离氛围与组织创造力支持感的调节作用。基于448份企业主管—下属配对样本(93个团队,448个员工),采用多层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领导创造力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在领导创造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团队权力距离氛围对领导创造力与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组织创造力支持感正向调节了角色宽度效能感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即组织创造力支持感越高,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关系越强。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团队创造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团队创造力的内涵、作用机理和提升机制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指出团队创造力研究的三大转变:从研究团队创造力的个体表征到更加关注团队创造力的群体合成特征;从研究团队创造力的行为表象到深入探讨团队创造力的认知机理;从聚焦团队创造力的内部激发到平衡团队创造力的内部管理和外部提升.指出未来团队创造力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研究展望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创造力从被提出以来,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创造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创造力蕴含着主体性、开放性、多元性等特性。对创造力最近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梳理和述评,从哲学的视角考察了"创造"的概念,进一步提出创造所潜藏的哲学意蕴。由于创造力的发展涉及到人之为人的本性,人类未来应当慎重发展创造力,并将必要的伦理规约贯穿于创造力的培养及应用之中,确保创造力的发展是有益而不是危及我们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18.
促进员工创造力成为当代领导面临的主要挑战和目标。本研究整合社会认知理论、社会信息处理理论、创造力成分模型等理论视角,构建了自我牺牲型领导影响员工创造力的理论模型,以78个研发团队(78个团队主管,314个团队成员)为样本,对研究假设及影响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试图揭示2者关系中的关键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的跨层次正向预测效果,且对创造力支持氛围具有正向预测效果;(2)创造力支持氛围与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在自我牺牲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之间起到跨层次中介作用;(3)创造力支持氛围对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跨层次调节效应,创造力支持氛围越高,2者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  相似文献   

19.
组织中个体的创造行为决定于个人创造力与团队的限制条件。个体创造力是个人创造动机、领域技能和创造技能的函数;团体创造力是个体创造行为、团队创作和团队执行的结果;组织创造力决定于团体创造力、组织特性和环境的扰动。跨越个体创造、团体创造和组织创造的组织创造力模型是认识组织创新的最可靠途径。组织成员的激发创意,在组织的反馈条件下,生成创造动机,经过领域技能的放大,创造技能的校正,成为个体创造力;而个体创造力在团队的约束下产生实际的创造行为,经过团队共同创作和执行,变成了团体创造力;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作用下,团体创造力经过组织的变换和认同,最终导致了组织的创造行为。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必须依照创造力发展的内部规律来进行。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环境、德育、教学、科研四方面因素,对促进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