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成就动机是促使个体趋向成就目标,产生成就行为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激发大学生村官的成就动机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在农村广阔的舞台上成就事业,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激发大学生村官的成就动机应当引导大学生村官合理定位成就目标,引导大学生村官对成败积极归因,开展大学生村官成就动机的培养和训练工作,用成功的事例激励大学生村官,完善对大学生村官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大学生村官提供相关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2.
高等院校是培养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的重要基地,为此高校各有关部门要协调一致,建立培养大学生村官有效机制,为向广大农村输送合格的大学生村官人才做出高校应有的贡献。教务部门开设"村官课",培养大学生村官专业知识和技能,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开设专题,坚定大学生村官的理想信念,高校党校开设"村官班",提升大学生村官的党性修养,团委开展"村官"活动,培养和锻炼大学生村官的领导能力,招生就业部门把好"入口""出口"关,转变大学生党员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为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同时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各地方政府纷纷加快了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力度,扩大了大学生村官的选聘规模,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同时在大学生村官政策、大学生村官本身以及大学生村官的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需要从大学生村官政策、大学生和高校、基层政府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校大学生村官培养模式可行性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全面铺开,构建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保证大学生长期扎根农村、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核心。高校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村官的重任,要从长期性和稳定性角度深入思考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模式,为广大农村地区输送合格的大学生村官,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艳 《考试周刊》2013,(78):156-157
本文从大学生村官出现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大学生村官队伍的不稳定性原因,从规划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生涯,严格村官选拔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促使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作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主体内容,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在挖掘大学生村官潜能与提升工作绩效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透析现行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发现:其面临着大学生村官薪资待遇偏低、工作条件较差、缺乏创业平台等多重困境。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提升大学生村官待遇、改善生活和办公条件、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身份与职责、建立全面的后续保障机制等若干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政策,是在新时代和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在新时代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中,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作用的发挥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正确理解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把握大学生村官职责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点,探索新时代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实际发挥作用的情况,分析制约发挥作用的因素,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使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高校是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组织实施主体之一,调研高校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现状,对于掌握和研究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研究》课题组对高校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现状开展了专项调研,其调查结果较为客观地呈现了当前高校对于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认识状况、工作评价、执行落实、政策配套等情况,提出了高校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值得关注的方面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村官制度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大学生村官个人发展状况问题值得关注.通过调查分析义乌大学生村官个人发展状况,了解大学生村官在个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探讨解决之法,以期促进大学生“村官”制度长期有效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村官是一项新生事物,从我国目前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看,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村官政策出台的原因背景、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生村官出现问题的对策研究等四个方面。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就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大学生村官问题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村官是选聘到农村基层任职的优秀高校毕业生;“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学历层次和文化素养,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的农村远程高等教育项目。大学生村官参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过程,外来大学生村官和本土村官大学生相互助力、“肩并肩、双学促发展”,对提升“一村一”教学质量和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构建适合山西农村远程教育模式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唐代中叶以前,主要以传统的乡官制度作为基本治理形式,它作为国家权力法定的组织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唐代中叶乡村组织首领的地位日趋下降,乡里制出现一大变局,开始由乡官制转变为职役制度。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村官越来越多,但目前对大学生村官的岗位活动缺乏分析和指导,主要表现为岗位活动缺乏系统化描述、具体化描述和规范化描述。运用工作任务分析法,通过与103位优秀村官访谈,设计出大学生村官发展农村经济、服务农村政务、建设农村信息化、管理工作团队、规划职业发展等五个核心岗位活动标准,并通过工作任务分析构建了大学生村官培训与职业成长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善治的实现有赖于一支政治思想素质高、作风硬、能力强的村官队伍。目前村官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基本上能承担起组织和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促进了政府与农村群众的良好互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还需提高民主法治意识、强化责任心、增进回应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善治的实现有赖于一支政治思想素质高、作风硬、能力强的村官队伍。目前村官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基本上能承担起组织和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促进了政府与农村群众的良好互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还需提高民主法治意识、强化责任心、增进回应等。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村官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由学生向村官的身份转换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心理困惑甚至是心理问题,如孤独无助、自轻自负、无奈迷茫等。因此,本研究从社会、各级地方政府和大学生村官自身等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大学生村官心理困惑的对策,以期帮助大学生村干部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应聘村官主要迫于就业压力,多数在基层担任村支书、主任助理、书记助理等助理性职位,对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作用,但存在"留得住"的少、角色定位模糊、经验能力欠缺、发展前途困惑等问题。建议在校大学生要做好职业发展规划,热爱农村建设;大学生村官要安心、有信心,尽一切努力干好;大学生村官要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和良好的保障制度,根据农村实际需要对大学生村官培训,搭建大学生村官创业与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一个村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运作状况的详细考察发现,当现代民主制度进入到乡村以后,并不是一定就能产生预期的民主的效果。村庄内生力量会使民主制度的实践和结果发生扭曲。例如,制度的预期收益、村民的理性程度、村庄社会关联、村庄人口结构以及传统的“体制人”村干部的政治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摘要:村民自治是国家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措施,但现实状况却与民主构想相悖。文章通过分析山西省Y村村民自治的过程,发现作为村民自治发展较快的村庄,Y村村民自治中存在一些问题:村委会选举中家族势力渗透、民主决策中农民失利、村民无力管理村庄事务,需要从三方面完善村民自治:合理引导家族势力的影响、提高农民民主参与能力、完善村民自治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