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镇西 《师道》2023,(12):8-9
<正>“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三句话分别是对教育的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的范围界定——这个范围就是“一切”。这样理解就够了吗?我还想说得更细更具体一些。今天我先说说“一切为了孩子”的“一切”是什么。“一切为了孩子”,是镌刻在许多学校教学楼上的口号。但这里的“一切”是什么呢?或曰:“校园建设、思想领先、观念更新、文化营造、队伍提升、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品牌打造……这一切都围绕孩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儿子读高中时经常对我说:“同学都羡慕我有你这样一个爸爸。”我问:“为什么?”同学们这样描述:有的父母不许孩子锁自己的抽屉,有的父母要检查孩子的日记,更多的父母是限制孩子除学习以外的一切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3.
裴斯泰洛齐是 19世纪瑞士教育家。他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 ,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贫困儿童的教育事业。作为一位充满人类之爱的教育改革家 ,裴斯泰洛齐把“一切为了孩子”的精神 ,贯穿于他的整个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之中。他在《与友人谈斯坦斯经验的信》中写道 :“我一切为了孩子。从早到晚 ,我个人和他们在一起 ,总是我的双手 ,供给他们身体和心灵的一切需要。他们都是直接从我这里得到必要的帮助、安慰和教学。”这就是被世人称颂的“裴斯泰洛齐精神”。这个精神的实质就是“爱” ,爱孩子 ,尤其是那些贫苦的孩子。在今天 ,重倡裴斯泰洛齐…  相似文献   

4.
怎样与孩子们交往?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一直都在琢磨。可这琢磨的结果似乎总是不能令人满意。“计划没有变化快”,孩子们的变化似乎总在我们的意料之外。但是有一点我们都认识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有效教育活动的基础,也正如古人所说的“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工作几年来,回顾与孩子交往的点点滴滴,我觉得其实只要能“正视孩子”,也许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正视孩子”呢?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聊聊我的一些体会。首先,要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人来交往,要像尊重你的朋友一样尊重他(她)。这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最重要…  相似文献   

5.
一谈到读书,父母亲的态度就跟平常不一样了,几乎什么都按照孩子的意思。“吵死了,我在读书,快把电视关了。”或“我要读书,不能帮忙干事。”孩子这么一说,马上就回答:“好!好!”只要孩子肯读书,家长什么牺牲都甘愿。孩子了解了父母这方面的弱点,便把读书当作护身符,向父母提出一切要求。对孩子来说,似乎是生  相似文献   

6.
在我赴加拿大探亲的第二天,儿子担心我用老办法去对待他的儿子,就请我细心观察加拿大人怎样对待孩子。于是,我仔细体察了加拿大人如何对待孩子的事。我了解到,加拿大家庭乃至全社会皆以孩子为中心, 认为孩子是世界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比什么都重要。他们视孩子为重中之重,一切为了孩子。我从未发现与我们住同一公寓的左邻右舍以及社区中的加拿大人打骂过孩子,也没看到加拿大人有“训”“吼”  相似文献   

7.
怎样与孩子们交往?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一直都在琢磨,可琢磨的结果似乎总不能令人满意“。计划没有变化快”,孩子们的变化,似乎总在我们的意料之外。但是有一点我们都认识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有效教育活动的基础,也正如古人所说的“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工作这么几年,回顾与孩子交往的点点滴滴,我觉得其实只要能“正视孩子”,也许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正视孩子”呢?下面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聊聊我的一些体会。平视“平视”就是要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交往,要像尊重你的朋友一样尊重他(她)。这是构建良好师生关…  相似文献   

8.
在常问快满三周岁时 ,我准备送他上幼儿园。虽然我就是一名幼儿教师 ,但为了避免“妈妈老师”带给儿子负面影响 ,我决定把他送到另一所保教质量较好的幼儿园。家人同事都说我自找麻烦 ,但我主意已定 ,并悄悄地做着准备。一、鼓励孩子进行自主性交往3岁前的孩子与人交往 ,一般都是在家长的关注下进行的 ,当孩子由家庭走向社会(幼儿园)之后 ,则一切都得靠自己。孩子突然失去了父母的依靠 ,一时难以适应 ,因而不少孩子都哭喊着“找妈妈”或“不上幼儿园”。为了让常问学习自主性交往 ,我经常让他自己接待小伙伴 ,他与伙伴玩耍时 ,我不限制 ,…  相似文献   

9.
△孩子自私源于谁“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自私?我对他那么好,可是他一点都不知道心疼我,更别说对别人了……”许多家长发出这样的慨叹。孩子的自私,除了有本能意识外,主要还跟家长们的误导有关。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有责任让孩子懂得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要分担共享的道理,树立关  相似文献   

10.
“一切为了孩子(学生),为了孩子(学生)的一切。”这条标语,多年来被挂在不少幼儿园和学校公共场所的醒目之处。记得笔者初次看到这条标语时,心头不禁涌起一阵对教育工作者的崇敬之情和神圣之感,并由衷地羡慕在新时代阳光下幸福成长的孩子们;然而见得多了,当我注视着校园内生龙活虎的孩子,思考着这一代孩子成长中种种不尽人意、可忧可虑的现实情形时,便对这条标语的客观效果产生了疑问,总感到它“是否挂错了地方”?“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标语的内容绝对正确,无可挑剔。我们的教育工作的全部目的,当然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是我园教育的宗旨以及对孩子人格和权利的尊重与关爱。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我们更应该树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未来孩子的一切。”为当代孩子的未来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未来的孩子准备良好的生存环境,实现代际之间的和谐发展,达到人类、环境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2.
黄雪英 《福建教育》2014,(1):117-118
“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天使,我们的一切努力都要为了让这些天使变得爱学习、会学习;让教室成为每一个孩子自由舒展和健康成长的乐园。”怎样让每个孩子都变成爱学习的天使呢?《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给我以下几点启发。  相似文献   

13.
巴甫洛夫指出:“我们一切培育,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很长系列的条件反射。”成人逗孩子,实质上是使孩子的大脑皮层上建立一系列的暂时神经联系,从而在行为上有所反射。由于周围成人的教育思想不一致,逗孩子的办法也不一样,因此,被逗的孩子在行为上就会出现反复无常的条件反射,有些已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难以巩固。我的邻居常常逗四岁的扬扬说:“扬扬来,叫声老伯伯,我给你糖吃。”扬  相似文献   

14.
我该痛斥谁?     
竹石 《师道》2003,(12):13
今天,读了翟英姿老师的一篇随笔《真的,痛得无法说》,我心犹如千斤铁锤,沉重至极。文中的一句话让我感到特别刺眼———“这个孩子读书读得得病了”。不联系全文,我们或许还要赞叹这个孩子学习是多么用功,可是,事实不是这样的,相差得很远很远,孩子是被学习逼疯的,是被考试逼疯的,不,准确地说被“教育”逼疯的!若不是翟老师亲眼所见,我说什么都不会相信。列位看官,可别笑我孤陋寡闻,在下愚钝,只知在封建社会中的科举制度下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才会有“范进中举”这样的荒唐事,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怎…  相似文献   

15.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坚守的信念。这个信念告诉我们,教师就是一位教育服务工作者。可现实是,不少老师似乎很少去思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而是忙于思考怎么去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那么,如何变“教育者”为“服务者”呢?  相似文献   

16.
“老师,第几节上语文课?”这是我的一年级学生看到我就要问的一句话。低年级孩子不记课程表,只认老师。孩子刚上小学,一切都觉得很新鲜,对学习有着强烈的欲望,一颗小小的心中装着许许多多的问号。这是一群“嗷嗷待哺的小鸽子”,我要让他们如饥  相似文献   

17.
反抗一切     
“不,不穿这双鞋!”“不,不洗澡!”“不,不喝汤!”……最近,我让孩子干什么他都反抗,真烦人,宝宝以前很乖,为什么现在开始反抗一切呢?  相似文献   

18.
一、爸爸妈妈的爱。孩子们要的爱,不是家长们取代一切的疼爱;不是一切都百依百顺的溺爱;不是一切都以孩子为中心的宠爱;不是拼命搞智力投资的“关爱”。孩子们要家长把爱表达出来:孩子临睡前的一个吻;孩子遇到困难时在他们肩头的轻拍;孩子受委屈时给一个温暖的怀抱;孩子回家时的一声问候;还有一句“爸爸妈妈爱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我刚到加拿大时,儿子怕我用传统的“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方法对付孙子,他就告诫我说:“加拿大人认为孩子是世界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因此,家庭、社会都以孩子为中心,一切为了孩子,让孩子自主发展,没人会训斥、打骂孩子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事实确如儿子所说。当然,我也不可能用老办法来对待孙子了。在旅加的那段日子里,儿子因忙于搞科研,四岁的孙  相似文献   

20.
10年前,我怀着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怀着对孩子的热情,更怀着美好的憧憬,走上了幼儿园教师这一工作岗位。我曾对自己说,每一天我都要用微笑去面对孩子,让孩子成为我的好朋友,让自己成为孩子喜欢的好老师。然而,一切都不像想像的那么美好。第一次走进活动室组织活动,孩子们先是审视我这位新老师,接着就“行动”了。有一个孩子说要喝水,我同意了,结果所有孩子都说要喝水,于是大家挤作一团。等他们喝完水,活动时间都快过去了。园长第一次来观看我组织活动,事前我作了精心准备。谁知活动刚开始,一个孩子叫起来:“老师,我要小便。”我轻轻点点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