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0年1月26日 柳阳是位18岁的高三男生,身高1.65米的样子,肤色较白,身体看起来比较单薄,说话的时候经常低着头,眼神里渗透着虚弱。  相似文献   

2.
赵雁 《早期教育》2001,(10):13-13
午饭时,张一帆端起碗一口也没吃就突然把碗往桌上一搁,急匆匆地端着小板凳往寝室里跑。我追过去问他。他一边脱衣服,一边支吾着说他想睡觉。我关切地问他哪儿不舒服,并试了试他的体温,没有发热。  相似文献   

3.
王鉴 《特区教育》2013,(11):49-49
牛爸牛妈带着小牛来咨询。牛爸先是忧心忡忡地把我悄悄拉到一边说:“这孩子几天没在家过夜了,昨夜竟然跑到地下车库去了!在地下车库过夜呀!什么话也不跟我说。你一定得帮忙看看这孩子心理怎么了?”  相似文献   

4.
《教育科学论坛》2004,(9):32-37
剖析“他的眼睛为什么睁不开“这一案例,或许能为我们未来对同类的问题的处理带来改善的可能.直面“问题情境“,不断地反思与追问,这是否就是教育智慧的一种成长方式?……  相似文献   

5.
焦健 《初中生之友》2009,(12):56-57
打呼噜也称打鼾,打鼾者自己毫无意识,却给周围的人添了不少麻烦。那种吵得令人心烦的声音为什么会产生呢?强烈的打鼾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关,这类人往往白天有很强的困意,并易罹患心脏或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6.
周末,我在办公室接待了林鹏的父母,我们就孩子在新学期的初期表现彼此交换了意见。通过初步交流,我发现孩子的父亲对林鹏的成长和教育很重视,家长的教育理念也比较开明,多以说服教育为主,是一位有想法、个人素养很不错的家长。孩子进入高中后,家长的说服教育越来越不管用了,稍微放松管理,林鹏的各种小毛病就会暴露出来。他们为此很苦恼,不知道怎么办,希望我能帮着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焦虑是心理治疗中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一些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人对这个词的理解并不甚明了。焦虑广泛出现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体验当中,如惊慌、不安、害怕、紧张等心理现象。在心理学的意义上,焦虑包含着主观性、不理性、不自觉的隐含意义。  相似文献   

8.
《父母必读》2009,(11):132-133
其实,建立和维系好健康的婚姻关系,就是在为孩子身心的良好成长创造着最佳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魏峰以前是个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的男孩。联欢会上有他激昂的歌声,足球场上有他矫健的身影,课余常能听到他与同学的说笑声,平时他总是脸带微笑,就像一片明媚的阳光,走到哪里,照到哪里,大家都公认他是一个典型的"阳光少年"。可自从进入初三,尤其经过两次月考成绩滑坡后,他完全变了,变得不爱说话了,不再爱跟身边的同学、老师和父母交流,神情开始变得严峻起来,经常板着个脸。随着初三备考复习的深入,魏峰精神状态开始变差,常常面带愁容,遇事显得手足无措。父母、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魏峰的变化深感担忧,甚至怀疑他是否得了抑郁症。  相似文献   

10.
春节过后的一天,我家来了不少客人,其中有一位叫佳佳的十一岁小姑娘。佳佳从小性格温顺,聪明文静,乖巧可爱,在班里表现比较突出,学习从不用父母操心,每年的诗歌朗诵、文艺汇演都上台表演、领诵,获得了不少奖励,父母以她为骄傲,人前人后多有赞许。但佳佳的一个举动特别反常,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男孩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心理咨询室。男孩的父亲一脸愁苦:"马老师,您可得帮帮我——这孩子说什么也不想上学了,这可怎么办?"男孩已经14岁,我感到需要先和他进行单独谈话:"你这个年龄正是处于求学时期,同龄人都在学校里上课,你却不愿意去上学,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难,能告诉我吗?""从小我身体不太好,有胃病,总想吐,是不是教室的  相似文献   

12.
正【案例】小明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天放学回家,父母为他精心准备了晚饭,他尝了尝不合胃口,便大发雷霆,闹着让父母陪他去饭店。父母只好带着爱子来到一家高级餐厅,小明自己点了几个菜,而父母则心甘情愿地充当了"陪吃"的角色。【分析与思考】案例中小明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任性行为。任性是一种不顾一切地实现个人愿望的强烈要求,这种要求完全不考虑他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常常不顾及后果。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走出任性的误区,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心  相似文献   

13.
14.
王聪 《学习之友》2011,(12):21-24
1964年,美国发生了一起有名的案件,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一个名叫基蒂·吉诺维斯的女子在凌晨下班后即将到达公寓时,遭到一个歹徒的挟持,欲行强奸,这位女子大喊救命并反抗,歹徒向她连刺数刀。一个邻居在窗口大声警告歹徒:“放开那个女孩!”歹徒闻讯转身就跑,  相似文献   

15.
正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很多令班主任头疼的孩子,其父母大都采用了溺爱型、权威型或放纵型的教育方式。这些孩子的教育,往往是很难实现家长和学校双方共同民主管理的。于是,如何管理他们成为了摆在许多班主任面前的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难题。在班主任"个性化"的教育过程中,单纯的德育教育对于心理有缺陷的学生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说很多学生通过德育教育已经认识了错误却总是会去犯,总是给班主任带来  相似文献   

16.
“老师,小军不要同学们捐给他的钱。”班长三步并作两步跑进办公室对我说。“怎么了?”我急切地问道。“他没说原因,只是趴在座位上哭。”“你帮我把他叫来,我要和他聊聊。”我对班长说。  相似文献   

17.
18.
案例概况 “他的心理年龄偏小,请老师多原谅他!”这是14岁的西西(化名)的父亲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14岁的初二学生,应该逐渐成熟、长大,但眼前的这个男孩,行为举止像一个小学低龄学生,幼稚但不可爱,到底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9.
学校适应;吞咽;初中生;脱敏疗法;认知疗法 一、来访者基本情况 1.个体情况:小杨,13岁,男,家中独子,身体较健康,以前未接触过心理咨询,六年级插班至学校,第一次参加寄宿式学习. 2.家庭情况:父母均为普通工人,文化程度一般.母亲对其较为溺爱,小杨对母亲也十分依赖.母亲对小杨的生活起居照顾得十分周到,尤其是小杨身体不适时,母亲常彻夜不眠地照顾小杨,安慰小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