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夏轶轩 《家庭教育》2009,(10):26-27
在交通和通讯日益发达的今天,孩子的舞台会变得越来越大。很多孩子会像夏轶轩同学一样离开父母的怀抱。到别的国度,甚至是地球的另一边,去学习和生活。独立生活会带来很多挑战,但也不乏有趣的故事发生。无论怎样,这都是不错的经验,因为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长大了,不是吗?  相似文献   

2.
赵方 《家教指南》2003,(7):40-42
经常有读者来电话,说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不听管教,气得大人火冒三丈。孩子把父母的话当成耳旁风,这是常见的家教问题。这其中的原因不完全是孩子单方面的,需要我们会诊。为此,我们邀请几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就此话题搞了一个小沙龙,请他们亮出“观点”,抛砖引玉。观点一不妨让沉默取代指责(10岁男孩母亲常云)儿子迷上电脑游戏。批评他,以为他会像小时候那样害怕并改正错误。但随着我越来越频繁的指责,他越来越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甚至对我说:“请你快点儿骂,我要迟到了。”还对同学说:“大不了被骂一顿。”那次,气得我不停地…  相似文献   

3.
<正>一、案例呈现本学期,班里的一个男孩子早晨经常迟到,我找到这个孩子询问他迟到的原因,孩子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在与孩子很难沟通的情况下,我给家长打了电话,说明孩子经常迟到,影响了班级的成绩,希望家长能够让孩子早晨提前出来,不要迟到。家长一方面表示早晨堵车很厉害,另一方面也表示尽量克服困难。  相似文献   

4.
有些孩子经常性迟到的问题出在家长身上。这些学生的家长本身不觉得迟到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们认为仅仅迟到而已,又不是不到。而这些孩子的迟到原因不外乎就是:昨晚作业做晚了早上起不来、闹钟坏了、没调闹钟、吃早餐慢了……这些原因本身就是家长没重视,全是纵容,所以这些孩子也就不把迟到当一回事。倩倩最近常迟到。经过再三询问,才知道原来这个孩子有吃夜宵  相似文献   

5.
梅吉 《成长》2007,(11):13-16
我从家里搬了出来。拖着行李出门时,苏美丽立在门边,目光讪讪。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角色互换了,我变得越来越像个威严的母亲,而苏美丽是那个小心谨慎的孩子,生怕触怒了我。  相似文献   

6.
场景 1:经常迟到的小张老师又迟到了 A校长大发雷霆:“真是太不像话了,像你这样今天迟到明天也迟到,还怎么干工作?你这是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典型的明知故犯,以后再抓住你迟到,就扣发50元的绩效工资。”小张老师不等校长把话说完,就气呼呼地转身进了办公室,把一脸怒容的校长晾在了一边。  相似文献   

7.
一位初一学生的家长来咨询:儿子今年13岁,在小学时他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孩子,在家里也是有说有笑的,学校里有什么事常回来说给爸爸妈妈听但是近一年来,特别是上中学后就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仅长高了许多,而且人也变得怪怪的了回家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说话父母问他也不愿多讲,多问几句就显得不耐烦,动不动就说:“烦死了!”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大,批评他时不是顶嘴就是掉眼泪,昨天他爸气得打他,没想到他竟然跟他爸对打起来!这可是以前从没有过的现象,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们要怎样去教育他?这位母亲的困惑是很有代表性的,因为…  相似文献   

8.
冯冰 《湖北教育》2009,(9):56-56
空旷的校园,长长的走廊,每一间教室里投出的异样目光,老师的责问,同学的哄笑,整整一节课甚至更长时间都难以平息的尴尬与窘迫,这些曾经的经历,让我至今对迟到仍心存恐惧.我相信我的学生中也有像我一样敏感的孩子,所以我对迟到的孩子都有足够的宽容.特别是那些气喘吁吁地跑来,面带惧色地喊报告的孩子,我总是微笑着点头示意他们进来.  相似文献   

9.
“孜孜,孜孜,孜孜来了没有?”“老师,孜孜还没来。”“柠柠,柠柠到了没有?”“柠柠还没到”早上8:30分,我开始组织活动了,可一点名,全班30个孩子只到了三分之一。迟到,在幼儿园是一种常见行为,一些孩子三天两头迟到,另一些孩子迟到半小时、一小时也是司空见惯。许多家长都认为迟到是小事情,又没什么关系,孩子想睡觉,就让他多睡会儿吧!其实,迟到并不是一些父母眼中“无所谓”的小事,迟到不利于幼儿形成守时的概念和养成守时的行为习惯,这种没有时间观念的行为成为习惯后对孩子日后的生活将会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因此,让孩子从小养成守时习惯…  相似文献   

10.
宽容的艺术     
丁七环 《教育文汇》2003,(10):28-28
一位母亲听老师说儿子最近老是迟到。十分不解。儿子每天走得那么早,怎么还迟到了。她没有打孩子,而是与孩子谈心。她了解到孩子是因为每天在河边看日出入了迷才迟到的。第二天母亲竟和儿子一道去看日出。自此以后,孩子从未迟到过一次。  相似文献   

11.
一道测试题     
《今日教育》2015,(2):21
一次国际会议上,主办方为参会的老师们出了一道测试题:有两个男孩,15岁,双胞胎。他们俩上学经常迟到。当他们的父母了解这一切后,决定给他们俩人买一部轻型轿车。父母以为这样就可以解决孩子迟到的问题,但结果是这两个孩子依然迟到。一次考试,两个孩子居然迟到了20分钟。老师问,今天考试怎么又迟到  相似文献   

12.
王晓燕 《家庭教育》2004,(9B):30-31
每年九月,对初入学的孩子来说都是一段特殊的日子:早上紧张得像打仗。一不留神便迟到:上课坐不住;常常不是忘了做作业,就是课本又弄丢了……这种种的不适应。让孩子焦虑,使家长烦恼,更会给孩子今后的学习心理埋下许多隐患。让我们用细心的呵护和科学的引导,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关,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开快乐自信的大门吧。  相似文献   

13.
谢军 《家庭教育》2013,(11):6-7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只是,当孩子一天天长大,变得越来越独立,失落也会悄然爬上父母的心头。养孩子的过程,就是这样五味俱全。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孩子脸,变得快。"产品的创新也像孩子脸。发明家心灵手巧,用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可以使产品改头换面,变得"面目全非",让我们有些认不出来了。比如,发明家在文具上巧动脑筋,让文具变得  相似文献   

15.
孩子对时间的管理不当是让很多父母头疼的问题:每天起床不叫三次不起来,为了上学不迟到,一家人每天早晨都弄得像打了一场乱仗一样狼狈。  相似文献   

16.
上学迟到一直是幼小衔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孩子升小学时间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担忧孩子对将来小学生活的适应问题。由于小学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特别是早上入校的时间提早很多,家长们担忧孩子上小学会迟到也实属正常。在幼儿园给予孩子“8点~8点40分”这样极其充裕的入园时间的情况下,还是有很多的幼儿无法准时入园,迟到现象频频发生。可见,入小学前就开始增强幼儿准时入园的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如何解决幼儿入园晚这一问题呢?为此笔者借助《总是迟到的嘟嘟》这一故事教学活动的展开与推进,从故事延伸到生活,从他人迁移到自己,推动幼儿在一系列活动的参与过程中自我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正过去,教育工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不一样的孩子教成一个样子,符合统一的标准。现在,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不一样的课程,把看上去差不多的孩子变得越来越不一样,变得越来越像他们自己。因为,未来属于有不同特质的孩子。让学生感受平等,让学生发现自己,让教育回到原点!——摘自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在2012世界未来教育论坛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18.
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因为长期在工厂值夜班。她的孩子每天要等母亲下夜班回家后,在床上吃了点心才起来,穿衣服时,孩子挑三拣四,母亲也百依百顺。有时要花上半小时,孩子才肯下床穿鞋子。后来,这位母亲改做常日班了。一个星期竟有四五天因照料六岁的孩子起床而迟到。每天早上,当妈妈忙得团团转时,孩子竟说“急什么呀?迟到就迟到吧。”懒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因为长期在工厂值夜班。她的孩子每天要等母亲下夜班回家后,在床上吃了点心才起来,穿衣服时,孩子挑三拣四,母亲也百依百顺。有时要花上半小时,孩子才肯下床穿鞋子。后来,这位母亲改做常日班了。一个星期竟有四五天因照料六岁的孩子起床而迟到。每天早上,当妈妈忙得团团转时,孩子竟说“急什么呀?迟到就迟到吧。”懒  相似文献   

20.
宽容的姿态     
薄伟英 《师道》2015,(4):36
一位班主任老师曾经和我分享这样一件事:班级里有一个叫小鲁的孩子,开学一个多月,已经迟到了近十次。其实,孩子家离学校也不算太远,开车的话,也就那么十分钟的车程,而且,孩子的妈妈是全职妈妈,平时不上班,接送孩子,是她主要的工作。每次临近迟到,这位家长总会先发短信向老师表达歉意:"不好意思,陈老师,我和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