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是我校几年来在实践中总结工形成的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一个切实有效的途径。本学期我校的课堂评估工作又在全乡各村小中全面展开了。走  相似文献   

2.
好课新主张     
有人把好课比作美女,认为评价标准不同,只是见仁见智罢了。我却想把好课比作橄榄,越嚼赵有味。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是新一轮的课堂改革。改革伊始是有点苦涩的,但其后的收获又是回味无穷的。近年来“课标”也极力提倡综合性学习,报刊、杂志上也常提到学科的融合,甚至提到要上四不像的课,  相似文献   

3.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关于“好课标准”的讨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一堂课的评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和评价,也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可谓“各花入各眼”。同样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上课,同样按照新课程标准去教学,为什么产生的课堂效果却千差万别呢?其实,再好的理念也需要教师去践行.再好的课程标准也需要教师去落实,教师的认知能力和专业水平决定了课的优劣。好课需要预设,好课更需要生成,课程标准中生硬的文字只有有效地融入变化万千的课堂中才能产生神奇的功效本期“专题”栏目,  相似文献   

4.
浅谈新课标下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知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与新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呢?对于这个问题,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教育家们对其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的主要渠道又是课堂教学。因此,抓好课堂教学是顺利完成教育使命的重  相似文献   

5.
6.
预设与生成是新课程实施以来老师们普遍关注和关心的教学问题,也成为许多教育者课堂观察的重要观测点。因为预设是好课的前提,是教师良好的教学技能和基本素养的重要体现,而生成则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智慧,体现的是对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尊重。当然,预设与生成也是困扰很多老师的问题。预设过于精致、细腻,就无暇关注生成,而一味沉浸在生成之中,又往往完不成教学任务,甚至可能偏离教学目标。如何理解预设与生成,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一、课堂教学的本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课堂教学本质的认识也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细细梳理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是好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无疑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促进。近年来,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如公开课、评优课、研究课以及各种教学大赛越来越多,有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讨论也很热烈。这一方面说明学科教学研究不断深入;另一方面,花样繁多的评价标准和令人眼花缭乱的优质课,也给一线教师带来了不少困惑。常常听教师说,对于课堂教学,我们抬起的脚不知该往哪里迈,究竟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才是好课呢?  相似文献   

9.
评价一堂课是不是一节好课,里面有很多的标准,我觉得一堂真正的好课,并不是说一节课上得很完美,挑不出瑕疵,关键在于这个课堂是否是学生的课堂。具体来说,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方萍 《农村教育》2006,(7):118-119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课堂应该是怎样的课堂?我认为新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现结合我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感悟,谈谈新课改下阅读教学的好课标准。  相似文献   

11.
石峰虎 《陕西教育》2002,(12):26-26
时代变了,教育理念变了,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也应当有所变化.笔者想在此谈自己对一堂好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13.
我的好课观     
好课是教师与学生智慧的相互牖启。心走向神,不能安放,心走向物,也不能安放,一如鲁滨逊漂流到荒岛,孤零零一颗心,面向异物,何以安放?心走向心,才能找到安顿,找到归宿。好课注重的是学生心,走向教师心;教师心,走向学生心的过程,即教师与学生智慧相互牖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所有美好的教育理想,都需要在具体的教学中落实;任何优质的教学过程,都必须以一堂好课作为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于是,“什么样的课是好课”、“教师怎样才能上一堂好课”这样的问题就成为人们长期以来关注的话题。这一话题并不新颖,却有着永恒的生命力。并不仅仅是因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它会有不同的见解。更重要的是,时时思考这一话题,会让我们从暂时的困惑中走出,从已有的成功中超脱,追求更加完善的课堂和更加理想的教育。[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和一线老师交流,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新课程要求抛弃的东西已经抛弃,而新课程可供具体操作的东西又没有学到。于是。大家感到越来越不会上语文课了。对于这个困扰许多语文教师的问题。我也经常陷入沉思。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是许多教师心目中传统的课堂评价标准,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轰然坍塌,而新的具体可操作的课堂评价标准又没有得以构建。新课程实施中。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理念进入教师认知领域,评价好课的标准也带来实质性的转变,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的活动上来。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应突出以下特征精心处理教材,设计独具匠心;体现课程理念,过程流畅自然;激发学生情趣,课堂活泼有序;展示教师素质,听课如同享受;设计完美提问,思维延伸课外。应凸现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参与、交流、达成状态。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但在操作层面上,一线的教育者和研究者感觉不尽相同。以教学评价来说,由于教师、学科、地区、学生群体、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差异,"好课标准"的"个性"色彩非常突出,人们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理念进入教师认知领域,评价好课的标准也带来实质性的转变,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的活动上来。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应突出以下特征:精心处理教材,设计独具匠心;体现课程理念,过程流畅自然;激发学生情趣,课堂活泼有序;展示教师素质,听课如同享受;设计完美提问,思维延伸课外。应凸现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参与、交流、达成状态。  相似文献   

19.
预设与生成是新课程实施以来老师们普遍关注和关心的教学问题.也成为许多教育者课堂观察的重要观测点。因为预设是好课的前提。是教师良好的教学技能和基本素养的重要体现.而生成则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智慧.体现的是对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尊重。当然,预设与生成也是困扰很多老师的问题。预设过于精致、细腻。就无暇关注生成,而一味沉浸...  相似文献   

20.
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能让优等生“吃得饱”,早日脱颖而出,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了”,真正学有所得,各有发展。新课程下的一堂好课。不是简单地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发展与超越,它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状态,是对单位时同内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综合考虑以后所作出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