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从揭示数学知识产生、发展及学生思维的全过程,揭示数和形的规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挖掘数学内容中丰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数学审美、数学应用等方面,提出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熏陶.  相似文献   

2.
<正>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文化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如能充分开发与利用好这一资源,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的熏陶,感受数学丰富的方法、深邃的思想、高贵的品格,领略数学发展进程中的五彩斑斓,就能让数学教学超越其知识本身,散发出独特的文化魅力,彰显其丰富动人的内涵,使每个学生终身受益。一、在概念教学中揭示文化底蕴在概念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适当插入一些有关数  相似文献   

3.
尝试构建数学校本活动课程,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运用数学的眼光、知识、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一些问题,从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数学校本活动课程的开发路径有:拓展教材资源,促进深度体验;借力活动资源,提供综合体验;挖掘文化资源,催化应用体验。其实施要点有:精选资源,制定适切的活动目标;整合资源,形成共融性活动过程;借助资源,选择多元化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教师结合小学生的有关数学方面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概念过程中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等操作活动,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是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主活动紧密结合的过程.教师要从挖掘教材文本资源,延伸拓展教材,挖掘生活资源,关注社会资源等多方面去优化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1,(37):79-80
在目前的小学基础教育过程中,数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再加上数学学科中蕴含着很强的逻辑性,所以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而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又需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数学基础和积极性,但是事实是有很多学生在实际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并没有表现出太明显的积极性。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数学教师还没有充分开发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课程资源。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生活素材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主要对生活素材对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影响展开了分析,希望能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数学文化作为文化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教学阶段的应用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对小学生未来的生活学习有重要意义。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制定合理的数学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系统化的数学文化熏陶。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对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有效渗透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够通过数学文化资源的有效应用,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丰富传统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数学文化。  相似文献   

7.
钟志德 《新课程研究》2009,(11):151-15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文化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能开发与利用好这一资源,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的熏陶,感受数学丰富的方法、深邃的思想、高贵的品格,领略数学发展过程中的五彩斑斓,就能让数学教学超越其知识本身,散发出独特的文化魅力,彰显其丰富动人的内涵,使每个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8.
错误会使人进步,这是毋庸置疑的。从初中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学生会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很多错误,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和试卷进行批改的过程中也会发现很多错误。错误越多,潜力越大。只要能够正确认识到错误的重要性,同时重视错误的改正,就能够对数学学习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引导学生建立个人错题集,最大限度地发挥错题资源的作用,挖掘错题资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载体和依据。数学课程实施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与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本文从语言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实践、快乐数学游戏、课堂生成资源、丰富历史文化以及有机学科整合六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善用教材资源,激发低年段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科蕴涵丰富的人文资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去领悟,去获取,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要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其途径有:充分阅读,咀嚼词句,获得启迪;发挥想象,再现文境,诱发情愫;挖掘资源,学科融合,艺术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让他们从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获得人文价值观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我心中的"五味"数学是指:体现数学教学本质的"数学味"、关联数学与生活的"生活味"、体会数学知识文化背景的"文化味"、品味数学教学潜移默化而熏陶的"美味"、凸显数学学习的"趣味"。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有效整合,努力构建"五味"合一、"多滋多味"而又充满魅力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提出了重视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和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最高层次,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塑造“数学学习主题化”的教学文化,激活学生;塑造内涵丰富的数学文化,熏陶学生;塑造以“爱”为核心的教师文化,感染学生.在激活、熏陶、感染学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数学文化研究成果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三十年来,从事少数民族民族数学文化研究的研究者,从挖掘某一民族的数学文化,或是理论上探讨民族数学文化等视角等对少数民族数学文化进行了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少数民族在计数、历法、度量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少数民族的数学文化又存在一些相同点;少数民族数学文化充分反映了中国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及各民族的古代数学成就.充分挖掘和展示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数学因素,关注数学发展的文化多元性,重视课程资源开发,使民族数学文化进课堂,为民族学生数学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文化背景是数学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心中的“五味”数学是指:体现数学教学本质的“数学味”、关联数学与生活的“生活味”、体会数学知识文化背景的“文化味”、品味数学教学潜移默化而熏陶的“美味”、凸显数学学习的“趣味”。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有效整合,努力构建“五味”合一、“多滋多味”而又充满魅力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1,(6):68-69
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的时候,挖掘、融入数学史,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激发学生的兴趣,辅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使学生受到数学学科文化品质的熏陶。文章从数学史的挖掘、数学史的融入时机和融入方法这三方面入手,就数学史融入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我们数学老师,要以数学活动为抓手,力求探寻数学文化的内涵,挖掘蕴藏在数学之中的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熏陶,欣赏数学之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构造数学模型,进行数学交流.同时接受人格品行的教育,充分发挥数学文化强大的教育功能.“让数学变得文化些,还数学以文化之本来面目”,是我们数学教育须关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重申“数学文化”,呼吁“还数学以文化之本来面目”,就成为数学实  相似文献   

17.
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本文从深入挖掘教材,感受传统文化精髓;利用语文教学,展示传统文化资源;利用节日熏陶,感受传统文化氛围;利用文言教材,继续传承传统文化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让学生继承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得到充盈,使中华传统文化永远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8.
青岛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7~9年级)既体现数学的科学性和应用性,又体现数学科学中蕴涵的文化.在编写教科书时,把数学文化定位于让学生通过数学文化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知道数学与人类文化息息相关;学习数学家的精神,为创造人类文明发愤学习;了解数学发展的历程,体会数学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为了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的文化传播功能,该套教科书结合课程内容进一步挖掘其文化内涵,结合课程知识向学生展现中国古代数学及其理念、思想、方法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的数学文化熏陶.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1,(54):60-61
数学是具有育人性的学科。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要求数学教师立足数学学科的育人性,多途径地挖掘德育资源,多策略地应用德育资源,将德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过程中,受到德育熏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践行良好的道德品行,实现有效发展。在文章中,笔者将以自身的教学经验为切入点,详细阐述挖掘德育资源、应用德育资源的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实现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教学借鉴。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不仅反映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各种缺陷与不足,也映射了学生在数学思考与数学实践中的思维轨迹,其中蕴含了他们灵动和创新的智慧结晶。从错误中探寻亮点、发掘价值,教师就需要真正地沉下心来引导学生正视错误,在挖掘和反思中完成知识结构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