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突发公共事件,或称重大危机事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而严峻的问题。英美俄日等国家的新闻媒体在报道本国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承担了多样化的社会角色,媒体既是事实报道者,又是参与处置者,还是舆论的影响者,各国媒体在突发事件的报道原则、方法和策略上,也形成了一般性共识,媒体已经成为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政府认可、公众信赖的社会公共力量。国内发生的"8·12天津港爆炸案"就给政府处置和媒体报道  相似文献   

2.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的舆论引导有利于相关部门重视事件,及时采取措施督促、预防、整改、治理,减少事件发生频率.文章概述了突发公共事件中舆论引导的作用,讨论了突发公共事件中舆论引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外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不断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及其方法研究日益显得重要和迫切。然而,在我国新闻研究历史上,关于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成果较少,已有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并呈现出理论上的缺失和对实践指导上的滞后状态。  相似文献   

4.
正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判定的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国际媒体的广泛报道。媒体的报道除了应按照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外,还应遵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媒体报道原则。本文从国外媒体报道实践考察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媒体报道原则,以期我国媒体在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界面视角是指从语言的一个层面出发探究分析语言中另一层面的问题。研究运动事件及其习得,不仅可以调查学习者如何学习表达运动事件,还有助于深入理解语言与思维的界面问题。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汉语学习者运动事件的习得是一个典型的界面现象,其涉及语言与文化、思维之间的界面,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近年来在中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已逐渐成为国际舆论焦点。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国际传播,对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好中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重点外宣媒体对外报道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说明,在新媒体时代,突发公共事件的国际传播具有更强权威性、更快时效性、内宣外宣相统一的新要求,在这一背景下,需要在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渠道等方面探索切实可行的策略和实际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近年媒体公共突发事件报道,分析了媒体在公共突发事件报道中对新闻图片的使用情况,说明新闻图片在此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媒体在使用新闻图片时出现的问题,研究了在公共突发事件中新闻图片的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化社会里,大众传媒充当了人们主要的信息源,因而大众传播媒介在危机事件中的表现,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危机的演变和进程。本文拟结合拉萨“3&#183;14”事件、“5&#183;12”汶川地震和“三鹿奶粉”事件报道,来分析新闻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和危机公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媒体报道国际新闻的困境,不仅是记者层面的问题,也是生产常规、媒介环境维度的问题。提升中国新闻媒体的国际报道力要从微观层面提升从业者职业素养,通过思维转变与职业认同建构完成从驻外记者到全球记者的转型;从中观层面完善报道机制,优化国际报道的管理机制与模式,从从业者与机构制度两个维度探讨完善中国媒体的国际报道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曹东霞(本刊第三编辑室主任):各位专家大家好!相信你们已经通过纸媒和影视传媒,对"三漉奶粉事件"的始末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今天把各位从百忙中请来,就是想针对"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的问题,从企业文化的层面请大家进行一次理性的剖析,找出事件深层次的原因、应对措施,给相关企业和部门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公共危机事件频发,我国也同样处于公共危机事件的多发时期。2003年的"非典"公共卫生事件、2008年南方遭遇的百年难见的雪灾、2010年西南特大旱灾、2016年三星爆炸门,等等,公共突发事件屡见不鲜。本文主要在回顾三鹿奶粉事件的基础上,以公共危机和公共形象的概念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在公共危机中有效地塑造领导者的公共形象,塑造一个被公众理解和支持的公共形象。  相似文献   

12.
刘波 《职业圈》2011,(29):124-124
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较新的编辑艺术和技术 从总的来讲,要想编排好电视新闻。还必须懂得与宣传心理学、宣传艺术学密切相关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及如何将“规律”行之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来。现在许多编辑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还多少有些认识上的误区。对于怎样进行新闻编排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电视新闻编排中对受众“心理”的关注和传播效果的追求,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接收“最新的有用信息”并最大限度地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地震、水灾、空难、火灾、爆炸、放射性物质泄漏、‘疫情、恐怖主义袭击、暴力冲突以及社会骚乱等等难以预料的各种突发性公共事件不断发生,给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也给各国政府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我国国内,从拉萨暴力事件到新疆打砸抢烧,从汶川地震到南方雪灾。从非典到H1N1禽流感,虽然政府在第一时间对各时间进行了积极地处理,但也暴露出政府在针对此类事件管理存在薄弱的一面,因此加强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认识,发现应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对政府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日前揭晓,英文消息《拉萨发生暴力事件》从众多候选稿中脱颖而出,荣登一等奖榜首。这条消息于事发当晚就独家向全世界披露了事件的暴力性质,被国际主流媒体作为暴力事件的证据反复引用,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华文媒体还将其译成中文刊登,为我国政府对事件定性作了及时有力的注脚,也为我国媒体类似突发事件报道开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这既是一次特大自然灾害,也是一次大规模的公共危机。从危机事件的分类来说,这是一场产生全球范围内舆论效应的自然危机,具备了大规模公共危机的所有特点。  相似文献   

16.
试论电视节目的编排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节目编排策略是一项重要环节,对电视台节目进行合理有序、科学规范的编排,不仅可以使节目实现有效传播,达到最佳传播效果,电视工作者不仅要重视电视节目的制作,而且还要重视电视节目的编排.文章探讨了电视节目的编排技巧.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点国家,土耳其在中国外交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探讨中国国家形象在土耳其的传播现状是值得关注的议题。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学界此类研究较少,并且缺少从总体层面对土耳其媒体报道与中国国家形象展开的研究。本文拟以土耳其媒体涉华报道热点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土耳其媒体报道所呈现的中  相似文献   

18.
<正>以往对于公共外交的应用,大多数是国家层面的外交战略和国家形象战略规划的一部分,但是随着2016年公共外交学界对于"新公共外交",即非政府层面普通民众的公共外交活动的密切关注,公共外交具备了拓展其应用场景的条件,可以成为推广城市形象的有力工具。在这个过程中,切实发挥城市外宣部门"牵头抓"的总作用,整合城市品牌信息和相关职能部门工作,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对外传递出统一的、持续的、有效的城市形象内容,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在湖南出现了冰冻灾害及平江县“疑似华南虎”事件。湖南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迅速启动了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应对机制,积极主动引导媒体和社会舆论,以透明权威的信息发布掌握了舆论主动权。  相似文献   

20.
运动会的编排和成绩统计工作由于统计项目较多,一直是一个让学校头疼的事,很多业内人士开发了相关的编排软件.但由于专业性很强且价格不菲,学校一般都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编排及成绩统计.采用Excel电子表格来完成,成本低,不易出错,比较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