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传播工具     
本刊上期《论新闻》中说过,新闻现象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事实,一般会被人们所知觉.但并不是任何事实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一个事实会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一个事实的变动和人们关系的程度.凡是这一事实的变动涉及到人们的利或害,那么他们必然会去了解这种变动.既然人类社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信息的沟通,伴随而来的就是传播的方式问题.传播的方式和信息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
李欣怡 《新闻传播》2024,(2):110-112
现阶段,我们已经全面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之中,各种科学技术高速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整个社会发展也呈现出了全新面貌,信息传播方式也在悄然无息中发生变化。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信息传播经历了多个阶段,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尤其是在如今时代背景下,人们信息传递速度更快,可以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便利,这都是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新闻传播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人们开始学着通过新闻来建立信息的平台,来将其作为一种公开信息的交流手段,从某种程度上看,新闻传播是当前人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传播只有在传承文化的同时,还有可能被文化所牵制,只有让新闻传播者熟悉各个国家和地方之间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在跨文化中实现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4.
传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之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传播是人类确立自我意识,人类社会活动得以建立共同的行动范式,具有共享的文化意义的前提,是人类历史文化赖以建立、生成和延续的基础。传播通过意义的构建活动,建构人类社会文化。传播观念的变化、技术的革命、制度的变迁,直接影响到人类文化的结构和形态。因此,对传播问题的考察,如果仅限于对信息传递的物理运动进行观察和描述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得回到传统形而上学的老路上去,考察传播的本质问题。所以,我们仍然不得不追问“什么是传播”这类基本概念的内涵,解答什么是“传播的意义”的问题,这将有助于我们反思传播的本质,以建立传播学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选择:文献传播的普遍属性和重要法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卿家康 《图书馆》1993,(3):16-18
选择,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似乎可以说,选择不仅为人类和各种生命活动所具有,而且在一切物理一化学系统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存在。选择乃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普遍具有的一种属性,也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法则。选择,同样是文献传播的普遍属性和重要法则。在一切现实的文献传播活动中,为了实现“传播”的目  相似文献   

6.
王善忠 《新闻窗》2013,(1):90-91
我们应当知晓:这个世界上永恒不变的就是变化!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时代都在变,每一个时代正因为它的变化而极富特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时代感。而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特征,可谓是一个“策划”的时代。今天,我们无不体会了策划对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是如此的重要及如此的需要它。那么,人们每天离不开的新闻更是如此,好新闻尤其需要策划。所强调的是:我们策划的并非是新闻事件,那我们面对新闻事件发生时,所需要策划的就是我们的新闻文稿。  相似文献   

7.
翻开人类社会发展史,我们不禁发现,人类传播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类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不断创造和使用新的传播媒介,使社会信息系统不断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手机实现沟通交流,而且可以工作、娱乐,可以通过手机的方寸屏幕了解天下大事。  相似文献   

8.
通常意义上,对外传播是指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针对另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所开展的信息交流活动,其目标是要信息接受国了解信息输出国,培养其友善态度和合作愿望,并创造一个有利于信息输出国的国家环境,取得最高程度的国际支持和合作。对外传播是一个国家树立国际形象、奠定国际地位的重要手段。“话语权”是传播政治学概念,即指媒介对受众产生传播效果的潜在现实影响力,对社会现象的“解释权”。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能将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表达出来,并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一直伴随着话语权的争夺,可以说,传播的实质就是人类的话语权之争。  相似文献   

9.
一个偶然的机会,与社会学院的同事们在一起研讨新媒体。社会学者们对我们嘴里冒出来的各种新名词诸如"掌上媒体"、"移动终端"、"媒介融合"表示不适应,认为我们有些过于紧跟技术潮流了。对此我们当然可以做出各种辩解,但我以为更为必要的是自我反省,那就是新闻传播的学术研究是否必须像新闻报道一样追求时效性。  相似文献   

10.
自视频出现以来,人们开始关注新闻摄影的未来问题。今天,我们走在大街上就会看到拥有数码相机或手机摄像头的人们。身边无论发生了什么,现场总会将它随时记录下来,并将照片提供给报纸。职业新闻摄影记者与业余摄影者的界限因此而被打破。摄影开启了人类的影像史新闻摄影的历史,就是影像应用于大众传播的历史。1839年8月19日,摄影术诞生于法国。从诞生到今天,摄影术的历史不过173年,相对于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来讲,摄影的历史实在是很短。但是,它给人类传播活动所带来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人类视觉传播活动的巨大进步,在人类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今天,人类社会生活的  相似文献   

11.
传播范式与传播生态--评大卫·阿什德的《传播生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志择 《新闻记者》2003,(12):59-60
在今天这个信息技术渗透社会每一个角落的时代,人类的所有行为几乎都已经被信息技术中介。大卫·阿什德的《传播生态学》(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以下引文均出自该书,不再一一注明。)就是探讨在信息技术空前发达的情况下,传播与文化的互动形态以及由此对整个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网络启示:后传播时代的到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把我们带到了后传播时代。在此之前,人类的传播史可以划分为前传播时代和后传播时代。在后传播时代,传者和受众的极限被打破了。从理论上说,每个人几乎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传播机构和个体受众的区别也被缩小了。网络对传媒的舆论把关人角色是一种解构。按照传统的概念,传媒至少应该是一个组织机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单位,而网络既可以是一个组织,又可以是个人。过去的传播大多是由组织向个人传播,或者是群体对群体的传播。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是:网络是不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媒体?网络是不是最理想的传播工具?网络是不是用形式“颠覆”着内容?网络是不是使大众传播变成了小众传播或者分众传播?  相似文献   

13.
按通常的理解,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信息交换和沟通均称之为传播,它是人们相互联系、结成社会关系的基本方式。新闻传播作为一种信息交换活动,毋庸置疑是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人类社会传播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且从新闻的五要素来看,新闻传播应是最客观、最真实、最严肃,也是最具说服力的一种信息交换活动。但事实上,现在我们从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上所看到的新闻却并不那么严肃,或说是相当的不规范,有一种媚俗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人类的传播形式及消息的传递方式都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当前,在自媒体平台迅速普及的背景下,人类的信息传递空前便捷,消息的种类丰富多样,与受众的互动性极强。并且,在这自媒体大环境中,新旧两种媒体正不断发生着碰撞和融合,都在寻求着自我改变,传统的新闻传播也发生了变化,自媒体的出现给传统新闻传播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从自媒体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自媒体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传播的异同,并探析了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所带来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信息时代与媒介素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骐 《新闻与写作》2004,(11):28-29
我们今天正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信息的种类与数量都飞速增长,信息科学也同步迅猛发展。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中,作为社会信息重要来源的媒介同样经历着迅猛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获取知识有两个最重要的来源,那就是学校与媒介。如果说学校给人们以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那么媒介则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们潜移默化,它所传播的各种信息也同样影响着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看  相似文献   

16.
纵观人类历史文明长河,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绝大部分与城市的发展有关。在中国改革开放后迅猛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和当下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城市形象传播的作用日趋重要、方式呈现多样化。但其中不乏出现了一系列的值得分析和解决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看,城市与传播的关系密不可分。以网络为媒介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更是加深了城市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大众媒介所构造的"拟态环境"相较于以往能够更加真实地再现实体城市。传统的实体城市与新媒介所营造的虚拟城市正在呈现高度融合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城市形象传播也突破了传统的陈旧模式,呈现出各种传播形式相互融合的传播态势。现如今,城市形象传播已经成为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议题,而在这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就是城市文本研究。要说到城市文本,就不能不提到文本。那些能够帮助人们生产出自身、社会、信念及其附属意义的客体都可以视为文本。例如:媒体文本。文本是意义的载体。而如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城市就不仅仅是一种地理性的空间实体,它还是一系列以时空为载体的抽象符号。城市文本产生于城市,存在于城市,它在时间上呈现着稳定性和周期性并能够帮助人们生产出关于自身、社会和信念的意义的客体。城市文本在我们所身处的社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物理空间的组成,也是意识空间的再现。这一点它与媒介文本的绝对再现性不尽相同,因为城市文本既是一个个物质性的载体,也是一系列意义的集合,同时还是我们研究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对象和素材。本文希望从城市形象传播的视野入手,参考以往的城市传播理论和城市文本研究理论,对不同类型的城市文本进行分门别类地探讨,并结合广告的作用理论来解释城市文本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分析总结后对这些城市文本的更新策略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与见解。最后,本文将从城市形象传播的视野出发,探究城市文本与城市形象传播之间的联系。针对当下与城市形象传播相关的一些现实问题,例如,城市文化价值的突显、城市文化原型的表达、城市形象品牌塑造、旧城改造等问题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城市文本更新策略,为城市文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社会谣谚承担着记录古代社会发展轨迹、彰显人们生活习俗、传播历史文化的重大作用。舆论是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语言传播形式,与谣谚具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中,笔者将对以上提到的几种传播特征进行详细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今天感受的媒体融合是现代信息技术所推进的,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和形态模式的界限改变。技术的发展推进着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我们今天在体验着互联网所有的技术性功能的同时,正在感受到它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的影响.感受着它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注入的巨大推动力量。互联网平台所承载的信息采集技术、信息导航技术,信息整合技术,信息诠释技术将把每个社会成员与人类的数字世界连接起来.从而推进每一个生命的能量与整个人类文明能量之间的沟通与交互。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间传播形式与特点历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传播行为都是基于其经济发展程度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成、展开的,环境因素在传播研究中的介入使得人们认识到社会环境对人类传播行为的深刻影响.民间传播作为社会传播的一个分支,有其自身的独特形式和鲜明特色,考量这些特质亦应该将其置于固有的环境中,以显示其个性.  相似文献   

20.
我们今天感受的媒体融合是现代信息技术所推进的,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和形态模式的界限改变。技术的发展推进着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我们今天在体验着互联网所有的技术性功能的同时,正在感受到它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的影响,感受着它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注入的巨大推动力量。互联网平台所承载的信息采集技术、信息导航技术,信息整合技术,信息诠释技术将把每个社会成员与人类的数字世界连接起来,从而推进每一个生命的能量与整个人类文明能量之间的沟通与交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