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绘画作品是幼儿表现内心世界的载体,是幼儿表达情感的特珠语言,倾听这种语言,是教师了解幼儿、帮助幼儿发展的途径之一。带大班的时候,我曾对一名幼儿的绘画表现、绘画作品进行了系列的观察和解读,从而了解孩子,走进孩子心灵,激励他进步。  相似文献   

2.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更好地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将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解读幼儿、理解幼儿的所作所为,理解儿童的需要和经验是促进儿童发展的基本前提。解读幼儿应该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功。只有更多地去了解幼儿,努力走进幼儿的内心,才能设计出更适宜幼儿发展目标的教育活动,为幼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区域游戏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在发展幼儿智力、交往及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和作用,孩子们在游戏中也能自主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创造性地表现。但老师往往对如何确立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主题,创造适宜的游戏环境、解读孩子的游戏行为感到困惑。我们尝试通过"三读"幼儿游戏,了解幼儿游戏的需要,帮助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与其社会性  相似文献   

4.
李桂云  王颖 《林区教学》2023,(4):116-119
幼儿园教师观察与解读儿童游戏的能力,是新时代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是“放手游戏、发现儿童”的重要途径。对幼儿的观察能够体现教师对幼儿的关注与尊重,体现当下合格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与能力,以及作为一名有思想、会思考、能行动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独特视角。从现阶段幼儿游戏观察的弊端着手,重新梳理对幼儿游戏观察的认识,并找到观察与解读幼儿游戏的策略,从而帮助教师在自主游戏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不同幼儿、小组或集体幼儿的具体情况,用便捷适宜的方式方法记录分析,抓住有效信息数据和重点,依托科学的常模理论分析评估幼儿的兴趣基础、经验需求、发展水平与成长趋势,进而推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幼儿对教育内容的解读有时会与教师的预期不一致.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幼儿在解读教育内容的过程中具有主体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在预先解读教育内容时难以把握幼儿解读的各种可能性.该现象启示我们,了解幼儿对具体教育内容的可能解读是了解幼儿的应有之义,教师要鼓励幼儿在解读教育内容时充分发挥主体性.对于具有积极意义的解读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具有消极意义的误读要查找原因,采取弥补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诗经·关雎》中"君子"、"淑女"标准的解读,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男女纯正、健康的爱情观,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有很好的启示,在诗一般的理想境界中,什么样的女子可以称作"淑女"值得去追求,什么样的男子称得上"君子"值得托付终身。通过解读,以期帮助当代大学生们树立起积极、健康、向上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5,(90):193-194
幼儿园老师是幼儿教育的关键之一,我们在一日活动中的不同场合观察解读幼儿外在的行为表现,从而试图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求,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寻找幼儿行为背后的教育生长点,采取适合有效的课程内容加以引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幼儿绘画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幼儿美术教育是探索和研究儿童性格和心理特征的重要线索,对于幼儿绘画作品的解读与分析能够加深与儿童的沟通交流,从而促进幼儿认知和意识形态的正向发展。基于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与分析,探讨对应的教学原则,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费敏华 《时代教育》2012,(18):95+94
绘画是幼儿反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是幼儿对外部世界的感应、触摸和探索。弗洛伊德精神学派的理论认为:幼儿内心无意识的东西是从绘画中反映出来的。细心解读幼儿的绘画作品,能客观地了解幼儿的想法,了解幼儿的心理,了解幼儿健康发展的需要,进而满足幼儿的这种需要。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一次次的教材解读,我们的教材解读能力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初次解读教材,我们克服了吃甘蔗,吃一节剥一节的教材解读方式,基于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对教材中的各单元进行具体的分析。首先,了解和学习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与目标,了解这一单元在教材中的位置与联系,理解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单元知识体系,各单元的重、难点及知识点,再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设计每一课时的教学措施。通过这样的教材解读。我们做到了心中有数,感受到教学时的轻松和有效,尝到了这种解读方式的甜头。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一次次的教材解读,我们的教材解读能力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初次解读教材,我们克服了吃甘蔗,吃一节剥一节的教材解读方式,基于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对教材中的各单元进行具体的分析。首先,了解和学习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与目标,了解这一单元在教材中的位置与联系,理解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单元知识体系,各单元的重、难点及知识点,再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设计每一课时的教学措施。通过这样的教材解读。我们做到了心中有数,感受到教学时的轻松和有效,尝到了这种解读方式的甜头。  相似文献   

12.
陈笑颜 《学前教育》2010,(12):33-34
托班幼儿年龄跨度为2岁~3岁半左右,语言和行为还处于人的发展的初级阶段。新老师在面对托班幼儿时往往束手无策或比较随性,其实试着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入手,试着解读托班幼儿的心理,新老师会积累更多的教育智慧,从而坦然、理智地对待托班幼儿,更好地帮助托班幼儿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也是更加的丰富多彩,可是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我们经常会听到有孩子说:"我不会。"那究竟是老师提出的问题太难了孩子真的不会还是害羞不愿意回答?不管孩子任何情况下说出的"我不会",作为老师都应该正确解读孩子的真正表达的意思,然后给予正确面对。  相似文献   

14.
谭培霞 《小学语文》2011,(12):23-25
我们总是说“朗读既是目标,又是手段”。说它是“目标”,培养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说它是“手段”,是因为作为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朗读可以帮助再现形象,还原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一言以蔽之,朗读能够帮助学生感受语言、感知文本、感悟写法,即帮助学生解读文本。那么,如何通过适切的朗读指导,帮助学生实现对文本正确而深入的解读呢?  相似文献   

15.
学习故事是一种运用叙事的形式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进行评价的方式,它有助于提高教师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针对目前教师撰写学习故事中存在的对幼儿学习行为的描述过于笼统和不够客观、对幼儿学习行为的分析和评价不细致和不准确、支持策略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等问题。我们提出可通过研讨范例,帮助教师理解学习故事内涵;集体剖析案例,诊断问题,提高教师的判断力和反思能力;游戏体验,学会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6.
解读“教育”幼儿时,爸爸妈妈教我们有礼貌,懂规矩;上学时,老师教我们学习文史地政、数物生化,教我们做课间操强身健体;兴趣班上,老师教我们舞蹈、美术、声乐、架子鼓……教育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习得知识、培养兴趣……“教”有教学、指导之意,“育”可以解释为培育、培养,教育开始于一个人的出生并将持续终身.我们要解读的教育则是指有目的地培养、发展社会人,赋予其技能和学识的一系列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最希望孩子们能够快乐地成长。我们似乎同样坚信,幼儿是在享受着快乐生活的。然而,究竟什么是幼儿的快乐?怎样才能获得快乐?我们了解得很少,我发现,幼儿心中的快乐是自主的、全体的,是需要成人精心呵护的。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读者基于各自的背景,对同一部作品的解读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就形成了文本的多元解读,这在语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多元解读能彰显读者的个性,完善主体的生命。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美"味课堂。  相似文献   

19.
王丽萍 《考试周刊》2012,(45):186-186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幼儿对周围环境进行简单的、直观的、粗浅的了解与认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幼儿的教育,使幼儿知道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能够使我们生活得更健康、更愉快,同时能够以实际行动来保护、关心大自然。  相似文献   

20.
了解幼儿已有经验非常有助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的探索搭建适宜的支架,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也正因如此,作为一线老师,我们非常关注对幼儿已有经验的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