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众多声乐艺术形态中,中国京剧中的男旦可谓独树一帜,它的产生与发展为旦角艺术乃至整个京剧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着重以声乐艺术形态中的音质特征、行腔特征、表演特征为切入点,来初步探讨中国戏曲中男旦演唱形态的声乐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戏剧是在散文、诗歌高度繁荣后才发展形成的一种文学体裁,因为有了诗歌创作丰富经验,所以古典戏剧艺术成就是非常巨大的,甚至可以说已臻极致,古典戏剧艺术主要表现在“主脑”,“关目”与“语辞”三个方面,这些成功艺术技巧不仅使我国古典戏剧达到辉煌的创作高峰,也为现代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明清两代是戏曲理论迅速发展的时期。李渔总结中国古典戏剧,特别是明清传奇的特点,提出了关于传奇应该以"团圆之趣"结尾的戏剧美学观点。虽然他在自己的戏剧创作中最终还是难免落入戏剧结尾新的俗套,但他对中国古典戏剧的理论总结和力求创新的创作实践仍将中国古典戏剧的艺术境界提高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4.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境理论出发,以中国古典戏剧代表作《牡丹亭》及其译文为研究对象,尝试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对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译文是否最大程度上传递了原文语境下的意义和功能,以及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应用于中国古典戏剧英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汤显祖戏剧是中国古典戏剧中的经典作品。汪榕培的英译对汤剧的海外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基于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环境、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这几个方面探讨汪榕培的汤显祖戏剧英译海外传播,希望能为中国古典戏剧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研究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6.
杨杨 《黑河教育》2011,(3):58-58
以中国传统戏曲为代表的戏剧艺术和以欧洲话剧为代表的西方戏剧艺术是当今世界戏剧体系中重要的两部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传统孕育了独有的文化和艺术,中国戏剧以写意为主,而西方戏剧以写实为主。西方戏剧理论大师亚里士多德与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大师李渔都曾把结构称为戏剧的第一要素,但中西方戏剧的结构同中有异,西方人在强调情节整一性的同时,还对时间和地点有~定要求,讲究“三一律”。中国人从不谈论戏剧的时空,其情节的整一性与时空有着内在的联系。与其他艺术种类相比,戏剧对结构的要求更多。因为,除了一般所说的剧本文学中几个要素(题材、冲突、人物、语言)外,在情节、时间、地点上的不同处理方法,也构成了两种戏剧的不同结构。  相似文献   

7.
关于戏剧情景,中国理论界7,80年代早已经开始了系统性的研究,其中较为统一的观点是戏剧情景有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事件和特定的人物关系三个主要内容。就中国古典戏剧的艺术而吉.情景是一个各种艺术合力作用下的场。在这个场中各种艺术的手段得到充分展现的空间.给观众一个全方位整体性的心理审美感受。就中国戏剧重情重感知的民族传统来说,观众的心理储备也应是戏剧情景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至少是个必不可少的题外补充。其作用可以弥补中国古典戏剧中的一些不能成立的非逻辑处理.使之成为一个可广泛流传并成功上演的独立艺术个体。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戏剧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和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模式,同样较深地影响了它。从古典戏剧对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情感色彩的克制、中和以及创作方法的杂揉等方面,可以初步发现中和文化对中国古典戏剧的规范与促进。  相似文献   

9.
男旦艺术是远古“雌雄同体”神话原型的折射和映象,符合艺术创作中“双性同体”的心理机制。反串表述的民族审美心理是中国戏曲舞台上男旦艺术形成和发展的特定化背景。梅兰芳为首的京剧男旦突破了魏长生时代男旦的表演局限而臻于极境。当今男旦艺术面临着断层的困境,但仍有其存在并发展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西方现代主义戏剧在中国剧坛的两次回响,对中国戏剧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使带有浓郁现代主义色彩的戏剧在中国风靡一时,而且促进了中国戏剧观的更新,促进了中国戏剧的现代化和民族化进程。“五四”时期,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既促使中国戏剧完成了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又促使艺术家们开始了对话剧“民族化”的思考与探索。新时期以来,西方现代主义戏剧彻底打破了中国话剧原有的美学体系,使话剧艺术从写实性的再现艺术向假定性的表现艺术转化,向中国戏剧传统回归,促进了中国话剧的“民族化”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戏剧文学欣赏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中国古典戏曲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她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现行诸版本中学语文教材中编选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戏剧篇目。然而,在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日本在文化方面一衣带水,在戏剧艺术上更是渊源深厚。虽然两国古典戏剧拥有不少相似相依之处,但是,仔细分析中日古典戏剧我们也很容易发现,中日悲剧其实不尽相同,特别是在能剧的代表题材“梦幻能”之中更加呈现出“澎湃圆融与哀艳幽玄”的不同美学风格,展现了中日古典戏剧不同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叙事诗艺术由古典向现代形式转规范的转型及审美趣味与习惯的嬗变,集中体现在本时期"诗界革命"及"小说界革命"等新的文学变革运动之中.外国文学作品及美学理论的影响,叙事美学观念的崛起与中心位移,各类叙事诗歌、剧诗的试验性创作活动,直接冲破了中国古典叙事诗艺术的传统美学规范,并为五四文学革命中的"白话叙事诗"创作及"诗体大解放"理论,以及中国现代叙事诗术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艺术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诗歌一直是西方文学中的主流,它对其它的艺术样式都产生过不同的影响,而对戏剧的影响尤其深刻。西方古典戏剧在自己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不断接受诗歌的潜移默化、浸润滋养,不可避免地带有诗歌的艺术特色,这主要体现在西方古典戏剧的语言艺术、题材内容和叙述方式上。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世界三大戏剧理论的斯坦尼体系、布莱西特体系和梅兰芳体系实际上有许多相融的地方.如对现实主义的共同追求,注重表演的真情实感,寓教于乐等等.这三大体系对中国当代戏剧理论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焦菊隐融斯坦尼与梅兰芳体系于一身,创立中国自己的演剧学派,黄佐临则把布莱西特和梅兰芳结合,创造出既现代化又民族化的中国戏剧形式,徐晓钟融会三家,创造了从"再现美学"向"表现美学"拓宽的戏剧艺术,从而使中国当代戏剧理论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古典戏剧中的双关现象进行了探索,并分析了双关对中;国古典戏剧的美学作用以及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17.
1920年代,中国现代戏剧理论中正式出现了艺术本位论,以余上沅等人的理论为代表,立足艺术本位和戏剧本位两个基本立场,对中国传统戏曲、西方戏剧进行了重新评述,并试图从现代性、民族性、艺术性等方面规划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方向。中国现代戏剧理论中艺术本位意识的形成,既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戏剧观的影响,也是当时中国知识界对审美非功利性的认同从文学领域延伸到戏剧领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戏剧的特点决定了戏剧翻译不同与其他文学作品,译者除了忠实于原剧内容以外,还应特别注意戏剧翻译的特殊规律,即不仅供人阅读,更要为演出服务。古典戏剧是中国文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比较评析中外三位译者的《牡丹亭》部分章节的英译,探讨戏剧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历史源远流长,其艺术理论为古典园林设计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从中国画和古典园林的历史渊源入手,阐述了中国画与古典园林设计的异同点,并以扬州园林为例,深入剖析中国画在古典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旨在总结经验,以期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20.
中西古典悲剧中的主人公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完全不同,西方古典悲剧中的主人公表现的多为阳刚之美,而中国古典悲剧中的主人公表现的多为阴柔之美。这种不同,与西方文学属于海洋型文化而中国文学属于内陆型文化的文化传统和西方戏剧属于贵族文学而中国戏剧属于平民文学的文学特征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