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文试图将王实味、萧军、胡风“、三家村”等人,从重重的政治、文化批判中剥离出来,通过对其杂文的创作动机、文本功用、重新阐释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其杂文思想进行梳理与把握,从侧面勾勒出(1942—1976)年杂文被批判的原因、模式、教训的某些历史线索,窥探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文化心理与时代精神状态;把握其审美观念和文化心理结构的发展脉络;进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路向提供某种程序的反思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自1979年邓拓获“平反昭雪”之后,“三家村”的杂文随笔受到一些历史学家和文学史家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应有的正面评价。本文主要从“三家村”主将邓拓的多重身份一政治家、学者和文人入手,通过对其杂文创作的深刻意义进行梳理进而了解“三家村”杂文创作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杂文最能体现国人的人格变化。建国后杂文创作的几度沉浮都清晰地反映了当代中国文化人格的嬗变,同时,这种嬗变也直接地影响着杂文的品格。无论是“坚毅反叛”型人格,还是“三家村”人格,抑或“嬉皮士”之风莫不如是。从文化人格视角上考查当代杂文,利于找出国人人格中的利弊,同时为杂文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夏衍、巴人、徐懋庸都是现代著名的左翼杂文作家.文章剖析了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十七年"左翼杂文作家的艰难转型,这种转型各有路径,显示了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施之通 《文教资料》2013,(20):59-60
文章分析了作文教学的现状、当前学生作文不成文的原因,并提出了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减少束缚。活跃宽松氛围;以生活为师,道法自然;日日读学写,功到自然成;提供舞台,激发习作欲望的变“榨文”、“杂文”为“美文”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赋”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诗人们常用它铺陈故事.抒情言志。现在有不少杂文家也喜欢用它来编织杂文,指摘时弊。下面略举数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杂具有哲理性。但是,倘若把杂的“理”说得平庸乏味,肯定是失败之作。本由语言表现入手,揭示杂作为一种独立的体,有着独特的韵味,在于杂的语言富有“杂味”,体现理趣之美.精深之美,动人之美等三个方面的美感特征。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先生在其著名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思想,其后三育即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都与大学生的精神教育相关。而当今我国大学教育在这三方面由于欠缺人文高度、专业深度及精神和谐度,其教育结果往往与教育实施者的意愿与目标相左。  相似文献   

9.
“风骨”是《文心》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本文在广泛参阅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文心》的理论体系,从艺术思维的角度对其“风骨论”提出一己之见。认为刘勰的“骨”实指凝结在作品中的艺术思维所达到的一种表达效果或力量;由于刘勰的“杂文学”观念的作用,“骨”尤指艺术思维中的理性因素所达到的一种表达效果或力量。由此出发,文章还以新的视点探讨了刘勰风骨论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1949年至1976年的杂文创作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次理论探讨,两次创作高潮和两次政治重创.三次理论探讨的核心都是杂文在新时代的合法性问题,其中第二次理论探讨是借引进"苏式小品文"以激活本土杂文创作.两次创作高潮的结果分别是"反右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参与杂文创作的主要作者或成为右派,或受到其他名目的政治迫害.整个"文革"十年,真正意义的杂文创作进入潜在写作状态.  相似文献   

11.
12.
《文心雕龙·杂文》篇末提到的“汉来杂文”,涉及了四种汉代以来出现过的不同的“杂文”观。“典诰誓问”是先秦古老文体,在汉代以来已经失去生命力,在《文心雕龙》中附入《史传》和《诸子》。“览略篇章”与一般的文体有明显的性质差别,属于类文体,附入《附会》和《练字》。“曲操弄引”指琴曲歌辞,是琴曲的陪衬,附入《乐府》。“吟讽谣咏”泛指富于情采的诗赋,在西汉被视为小道,《文心雕龙》附入《明诗》《乐府》和《诠赋》。它们都是曾被边缘化的文体。正确认识《文心雕龙》所称“汉来杂文”,对于我们理解汉代至南朝齐的文体价值观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杂文这种文体客观上存在着多重社会效益,抒情性政论杂文的勃兴、匕首投枪型杂文的不断涌现、“显微镜”与“解剖刀”的妙用和知识类杂文的方兴未艾等,是当代杂文社会效益多重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以叶澜教授为代表的"新基础教育"试验是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流派之一,他们所倡导的"生命·实践"思想经历了长期实践,已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革新典范,同时成为了世界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中国式经验。"新基础教育"主导的"人的新形象、转型的学校、主动生命的创生",体现出"生命·实践"学派的变革精神,它深刻地启示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必须在"求变"和"求新"的道路上可持续地前进。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中,有不少恰为四项: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  相似文献   

16.
“酒神精神”是德国哲学家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提出的哲学命题,也是尼采美学与文艺思想中的一个核心范畴,而“魏晋风流”则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个专有名词,它主要指我国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酒神精神”与“魏晋风流”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精神,却有着许多共通之处。两者都基于生命悲剧性的体认,承认生命的悲剧性本质,却同样都蕴含着对生命的肯定,反对权威与理性对自然人性的束缚,并主张超越苦难的人生。  相似文献   

17.
1949年至1976年的杂文创作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次理论探讨,两次创作高潮和两次政治重创.三次理论探讨的核心都是杂文在新时代的合法性问题,其中第二次理论探讨是借引进"苏式小品文"以激活本土杂文创作.两次创作高潮的结果分别是"反右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参与杂文创作的主要作者或成为右派,或受到其他名目的政治迫害.整个"文革"十年,真正意义的杂文创作进入潜在写作状态.  相似文献   

18.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悠久文明孕育的中国精神。梦想是美好的,中国梦的美主要在于中国精神所体现的美的意蕴,即仁义至上的理想人格之美、逍遥自在的幸福生活之美、自强不息的开拓进取精神之美、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之美及和而不同的世界和平之美。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我国数学"双基"教学应该与时俱进,并提出将"双基"发展为"四基",同时,新课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四能",由原来的"两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为"四能"。本文以两个教学案例为例,旨在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四基""四能",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诗性"具深浅两层涵义:浅层指艺术作品的抒情性、形象性、节奏性;深层则指的是文章之魂,是作品的精神底蕴,一种含有诗化哲学意味的整体气氛。在"匕首投枪"的外貌下,鲁迅杂文实则包藏的是一种独特的生命形式,一种深层的诗性,即"诗性品格"。它是由浓烈的诗性精神、诗性情感与发达的诗性思维共同熔铸而成的。独立不倚、大爱无伪、天马行空是鲁迅杂文的诗性精神的最主要的3个方面;而诗性情感和诗性思维,则是鲁迅杂文诗性创造过程中最重要的两大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