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数学总复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化知识的理解,弥补学习过程中的缺漏,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小学数学内容的本质,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关键,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研究“关系”的学科。教师应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数学课程内容。不同学段、年级、领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之间都存在关联,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数学知识内部寻找关联,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学科知识的本质,感悟数学基本思想,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增强结构化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金勇 《宁夏教育》2014,(5):33-33
小学数学毕业复习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化知识的理解,弥补学习知识的缺漏,并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小学数学内容的本质,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很多教师把"复习"与"应考"十分功利地捆绑在一起,孩子们学的苦,教师教的累,笔者认为小学数学复习应关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张卫星 《河北教育》2009,(12):20-22
数学思想方法是人们对数学内容的本质的认识,是对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的进一步抽象和概括,是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本质体现,它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绪祥 《小学生》2010,(9):16-16
根据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在认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与转化中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内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获取数学经验。这是新课标的内在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关键。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努力追求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传统的数学作业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这种数学学习的需求。相对于传统数学作业的统一内容,写数学日记不再要求学生“一二一.齐步走”。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内容来写,它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更富有个性与人情味。传统数学作业重视呈现解题结果.写数学日记更注重学生的自身体验,更多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促进学生学会反思,学会学习,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数学实践渠道,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7.
如何灵活运用好现行数学教材 ,发挥教材的潜在意图和优势 ,使教学内容不仅体现未来社会的需要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科学的思考方法 ,而且还要求体现在生活中学数学 ,在活动中用数学呢 ?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谈点粗浅认识。一、教学内容结构化 ,促进学生自主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为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造知识 ,使知识结构化 ,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其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串线”、“结网” ,建立问题模型。尤其在一个单元知识教学后 ,要引导学生把本单元的知识内容从头至尾逐一清理 ,总结教材中的基本概念 ,明确概念间的基本…  相似文献   

8.
从数学美感的产生看数学美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数学美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从美学的美感理论出发,为了使数学美教学顺利展开,获得好的效果,数学教学中应在采取多给学生展示数学美的特征策略之外,最好选择学生熟悉的数学内容开始;多方面联合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情感;重视知识的"留白"作用,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重视情感的引导和带动;重视成功数学美感经验的回顾和总结等.另外,教师和学生还应当注意多了解数学美知识和美学知识,注意积累数学美感的体验,选择恰当的时机和环境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第二轮改革到今年已有3年多了,纵览整个普通高中阶段的数学教材,为了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将学习向纵深推进,充分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体现“现实问题情境一建立数学模型一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的每一章节都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串时应注意什么?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数学新课程与旧课程相比,新增和变化的内容,主要体现出如下的作用:第一,有利于突出数学的主体思想,注重思想的渗透,不过分追求一些形式化的定义,要求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性和广泛性.第二,注重对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引导和强化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让学生深刻感悟数学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初中数学复习课的重要意义初中数学复习课作为数学教学环节中一环,有着其本身特别的重要意义.首先,复习课的针对性强.教师通过复习课教学,使部分学生遗漏的知识得到弥补,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梳理数学知识系统,提高对数学内容的再认识、理解、掌握和应用.其次,各个章节习题的练习,教师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给学生引导和帮助.再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理念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内容必须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并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试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提倡思维多样化,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数学教育重点在于发展学生数学理解、逻辑推理、分析思考过程等,该目标的达成需依赖具体的知识学习.研究从知识内容、知识呈现、目标要求以及与知识学习匹配的数学问题4个维度探讨澳大利亚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特点.结果表明,澳大利亚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学习内容在数量上变化不大,但空间、数的内容所占分量较大,推理、策略方面的内容是教材中重要的内容;教材编排体现了目标要求与学生知识学习心理顺序的一致性;在知识应用上,数学问题呈现强调生活情境;在问题的性质方面,有意义问题随年级递增,机械性问题递减.  相似文献   

14.
钟坚红 《时代教育》2010,(9):180-180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把握知识的整体精髓,悟出其中的规律和实质,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认识体系,以促进各种数学形式间的相互迁移和转化;引导学生关注知识形成过程中,隐含着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手段和策略,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采用正确的手段、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蔡燕 《考试周刊》2013,(12):51-52
<正>《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数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数学素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提问要注意目的的明确,提问应体现4个方面,检查、巩固已学的知识;引导学生接受新知识,调动学生思维;要集中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7.
“问题串”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有3年多了,纵览整个普通高中阶段的苏教版数学教材,为了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将学习向纵深推进,充分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体现“现实问题情境一建立数学模型一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教科书的每一章节都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串时应注意什么?怎样合理地使用问题串开展教学?使用问题串教学时应注意什么?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内容领域。增加这一领域的最重要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数学的用途,探索数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存在,沟通了现实世界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之间的联系;促使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构成一个整体;使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成为必需的学习内容和必备的数学素养。这一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渠道。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数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一个好的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识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体现它的价值呢?  相似文献   

20.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认识比例之前新增的内容。从这一单元来看.比例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放大或缩小,一方面能为学生直观地理解比例的意义提供支持,有利于学生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