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感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改变这些教学现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过程设计、学习方式、教学手段的选择上要"活",从而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从而让数学课堂更高效。但是,一些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的课堂提问却存在随意发问、一问到底的现象,使课堂变成了问题的堆砌。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课堂提问更有效呢?一、紧扣重点——把握提问的精度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满堂灌",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听众",在课堂上只是被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班班通"已在各学校普及开来,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和软件也不断涌现出来,"洋葱数学"作为一款数学学习软件,被很多教师跟"班班通"整合起来应用于教学,不仅减轻了教师负担,而且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深受数学教师和学生青睐。本文以多年课堂教学经验为基础,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概括,并以此来说明"洋葱数学"引入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4.
初中数学教学引入"问题导学"模式,可丰富教学启动契机.初中生大多好奇心重,教师设置悬疑问题可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活学生数学思维.教师运用"问题导学"创设思考情境、厘清课堂主线、启动数学训练,可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实践证明:科学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段数学教学整合,引导学生"快乐学习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甚佳。"快乐学习"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提高学习与记忆的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经常引导学生进入"快乐学习"的状态。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小学低年级段数学教学的特点,就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快乐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抓住重要认知点展开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对教材的学习内容进行深度剖析,对学生的学习实际有清晰把握。这样才能将课堂教学环节落到实处,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数学课堂教学要重点抓学生思维训练契合点、实践操作技能开发点和应用训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点,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踩点"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分析,找到学习的关键节点,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所涉及内容较为简单,要想完善现有小学数学教学体系,首先就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问题导学"法在现代化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备受关注,正确的教学形式能够丰富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问题导学"主要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学习形式,本文将会针对"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等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8.
数学经验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数学经验。通过"2、5、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教学的分析与探究,教师应变复习旧知为梳理经验、变新授教学为分享经验、变巩固总结为优化经验,从而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积累、完善自己的数学经验。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师生积极互动、主动参与、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舞台和时空,使学生在学习中有广泛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真正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科学地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收"与"放"的关系,有效地调控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课堂呈现一片"繁荣"的背后,形式主义已产生泛滥的迹象,表面繁荣并不能掩盖教学效果的苍白。教师教学环节设置程序化,学生学习缺乏创造性的现象呈现日趋严重之势。因此,我们要正视教学现实,还原数学课堂教学的"数学味"。一、思考味,彰显课堂教学本原属性思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第一味,也是数学学科本质属性的根本体现。数学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思维,对数理进行主动思考,整合各种教学因素,理清数理概念和相关内涵外延,形成数学新知,通过学习探究体  相似文献   

11.
"数学思考"是数学核心素养,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思考既是学生智力的起点,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推动力。要实现教师与学生间思维的和谐统一,教师必须注重从"思"入手,想方设法"诱思""深思",最后让学生"反思",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思有所学,思有所得,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却会使数学课失去本身的意味。教师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组织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勤于思考、乐于表达,让数学学习多一些"数学味",从而还数学课以"理性"之美。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在数学教学中力求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是数学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教学的根本保障.在新课程实验推进过程中,学生的操作、探究等活动愈来愈多,这似乎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俨然成了学习活动的主人.但透过这些"繁华"现象,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活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的缺失.下面从课堂教学巾采撷几个镜头供大家反思.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阵地,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创设新型的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思考的问题。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呢?笔者通过实践,认为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要做到"三新"。一、教学理念要新理念决定实践,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受传统数学教学理念的影响,数学教学只是把学生当作一个被动接受的容器,教师单方面的灌输,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中,教师要激活数学课堂,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主动参与实现自我发展。"趣味数学"课题的实践研究,让枯燥的数学课堂迎来新的活力,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真正带来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在改变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学本教育"的教学思想,而"学本教育"思想立足的是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素质教育的宗旨,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为本、以学生会学为本,自始至终围绕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学本教育"思想在小学高段数学中应用,产生的效果与过去的教学方法相比,更能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就"学本教育"这一思想,探讨了在高段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82):72-73
在素质教育前提下,在新课程改革中,虽然整体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向着更为成熟的方向发展,但是很多教师还是追逐形式,没有考虑数学探究学习本质。小学数学课堂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抓住学生认知与知识点的结合点,丰富课堂,优化教学流程,剔除死角,开展综合化"全程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课堂效率。鉴于此,作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数学课堂开展"全程探究"的教学实践理论,愿与各位同仁共同探索。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学 生的课堂参与度十分关注,需要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 参与热情,以此提升教学效果。本文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从参 与式学习的内涵入手,讨论参与式学习的价值,并分析如何在 小学数学教学中打造“参与式学习”模式,希望可以进一步提升 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教学提问,需要"借力"其他教学辅助手段,创设学习情境,激活学生学习思维,为教学提供重要资源。课堂提问含金量的高低,不仅反映教师学识水平和语言评价素质,也能体现出教师组织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20.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与研究,得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影响数学课堂有效体验的两个重要因素。为此,本文着重阐述创设体验情境,从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