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教育家吉诺特说:“在学校当了若干年教师后,我得出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式和每天的情绪是影响学生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获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创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学生丢脸,也能使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看到这句话时,我深有同感。  相似文献   

2.
在我任教的第一年,为了让学生守规矩,我用尽了一切办法。无论是制订记录学生行为表现的表格,还是让学生自己拟出个人计划;无论是态度严厉还是态度温和;也无论是激励、威胁、奖励、哄骗还是惩罚,能想到的招儿都试过。总之,我绝望了。学生的纪律问题令人精疲力竭,所有的教师在工作中都无法真正摆脱。大多数教师认为,一个好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好的训导师,必须控制好学生的行为。只有当你的课堂在控制之下,你才能开始教学。我不同意这个看法。教师没有必要等到学生得到控制后才开始讲授有意义的内容,实际上应该反过来。经验反复告…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有青十几年教龄的 教师,也是一个7岁男孩的母亲, 自认为对教育比一般父母知道得 更多一些。父母们也经常向我取 经、求助。我经常能口若悬河地讲 一番教育理论,让父母们赞叹不 已。平日,对那些问题学生,我也 能耐心说服教育,对症下药,做好 思想转变工作。十几年来,我受到 了学生和学生父母的称赞。可以 肯定地说,我是一个称职的教师。 但是,作为一个母亲,在儿子 眼里、心里,我却是不称职。 儿子和其他男孩一样,淘气, 顽皮,脑子反应快,但却从不把学 习放在心上;加上经常“犯错误”。 又摊上我这么个暴脾气的妈;平…  相似文献   

4.
我的课一定把学生吸引住1985年7月,师专毕业的我初登讲台,就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我的语文课一定要把每一个学生吸引住。”怎样才能让每节课都吸引住学生呢?教育教学的实践告诉我:要让自己的每节课都吸引住学生,教师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二是教师高深的学识;三是教师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要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我是自信的。因为我爱学生,爱我的工作。工作中我也赢得了学生的“敬”与“爱”。正是由于对学生的爱,我才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说到教师的学识,我有切身体会:课堂…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最包罗万象的学科,教语文是最辛苦劳碌的。然而语文又是最具人性的学科,教语文最能感受人间冷暖;语文也是最美的学科,教语文最具美感享受。于是,作为语文教师,我在辛苦之中有着与学生的心灵交流,享受为人师、为人友的快乐;有着与文本的触摸对话,享受在文学殿堂徜徉的愉悦。语文让我更睿智,让我更有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6.
王春妹 《天津教育》2013,(13):106-106
高效教学强调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落实规定的教学任务。即,学生能当堂学、当堂会;教师能保落实、减负担。英语是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门主要学科,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在课堂上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的有效性。在长期学习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我逐渐对高效课堂形成了如下认识:以让学生喜欢参与为基础,以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为目标,以让学生自我发展为根本。本文谈几点我的做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禹 《吉林教育》2004,(9):33-33
在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要强化主体教育,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教师必须尊重和信任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权。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决不包办代替,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自己解决的让学生尽力自己解决,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自己能弄懂的、学会的内容,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学  相似文献   

8.
我不止一次听我校老师说,低年级聋哑学生比较听话,到了中年级就开始变了,特别是高年级的聋哑学生不听话,个别学生很不听话,而我却持有不同看法。我认为,只要我们教师能用真心爱聋哑学生,一定能换得学生的爱;只要我们教师循循善诱,摆事实、讲道理,也一定能教育好聋哑学生。  相似文献   

9.
点石成金     
刘军平 《教书育人》2007,(12):56-57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溅。——题记 那年我接的班级,班里有让原班主任、科任老师、及政教处的老师十分头疼的“四大金刚”,没有人愿意做这个班级的班主任。校长最终决定让我来试试,他用信任的眼光看着我,希望我能接下这个班级,并希望通过我的“魔法”,能将那些顽石变成金。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有效的思品教学?首先,能吸引学生和教师一起进入教学内容;其次,能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想说,也能说出一些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独到的见解;再次,能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思考后能自觉地审视自己的想法,纠正自己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言行,实现“知、行、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唐金龙 《教书育人》2006,(12):60-60
1999-2001年我在南京师范大学学习,三年的学习培训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吸收了不少新的知识、见解、观点。在学习期间,同学们相互交流自己学校的先进做法,畅谈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有同学提出的“学生选教师”的做法让我眼睛一亮。心想,这样的做法肯定可以促使教师更加自觉地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提高教学水平,而不能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否则,如果教学水平差,分数提不高,学生自然就不喜欢,肯定会被学生一票否决。这样做可以使教师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急迫感,打破教师“铁饭碗”的思想;学校管理者也可以轻松驾驭,不再需要“按住牛头吃草”;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参与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12.
王玉林 《考试周刊》2012,(88):116-117
信息技术课作为新开设的学科,教师该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让学生“动起来”是关键,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消除恐惧心理.解放学生的思想,使其“敢动”;恰当用好网络资源,满足学生心理需求.让其“想动”;适时用好小助手,让学生“会动”,促使共同进步;精讲多练,优化习题,使学生“多动”,就有更多的动手时间.如果教师做到了以上几点。就能逐步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生转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特定的情景,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心情舒畅地接受知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请谈谈您理想中的学校。 我理想中的学校应该是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的地方。具体来讲,我理想中的学校,应该是学生成就自我的圆梦乐园,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得到个性的发展;是教师升华自我的温情港湾,让教师在价值实现中享受关怀与温暖;学校里,每一个生命都怀着多彩的梦想,每一个心灵都载着绚丽的期盼,人性的纯净与美好相逢,和谐与进取载着信念抵达彼岸。  相似文献   

15.
学生害怕作文,究其原因是缺乏自信心。如何才能使学生充满自信?首先要加强对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指导,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其次是要善于挖掘素材,让学生多练笔;再次就是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少加限制,让学生真诚地与教师交流;最后还要把学生的佳作展示出来,以增强其成功感。  相似文献   

16.
只要有了爱,世界就不会孤独。爱对于教师尤为重要。因为,爱是开启教师工作大门的一把钥匙;爱是教师成功的一块基石;爱是教师迷惘时的一个指挥棒。今年我接任了初二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我知道,让学生接受一个新老师无异于让孩子接受一个新妈妈。其次,他们会从各个方面来排斥我,一切都认为前任老师做得对。他们常说:“以前怎样怎样。”为此,我就没有提自己的教学要求。一切仍按前任老师的做,唯一的改变是作业量减少一半;而且也不批评他们,尽量按他们的意愿教学。  相似文献   

17.
答疑的基本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哈尔滨市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李娜答疑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的质疑做的回答。它是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具备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正确而有效,及时而恰当的答疑能将教学顺利地引向深入,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也能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处于最...  相似文献   

18.
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应该怎么办?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教师不能置身事外,不能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处于无序状态,又不能干预过多,而局限学生思维。教师应该是学生的组织者、指挥者和评定者,同时又是学生对知识意义的构建者、促进者,还应该立足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能力及习惯的帮助和培养。在学生学习的动机上,促使学生想学;在学生学习的意义上,要帮助扶持学生能学;在学习策略上,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在学习的意识上,培养学生坚持学。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以下五个“主导点”: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主要工作。而能上好作文课,更是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想尽办法培养学生作文兴趣,要让学生“乐”写。如何才能使学生喜爱写作,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20.
我们一直期待着在语文课堂上能看到情感与情感交流、智慧与智慧碰撞的局面。然而现实却是教师与学生难以沟通,学生与学生无法交流;即使教师留时间让学生质疑交流,学生也无话可说,学生总是期待着教师的提问和讲解。是什么造成了学生的“集体失语”?是什么遮蔽了学生发现的慧眼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