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  相似文献   

2.
作为哈耶克法哲学思想渊源的苏格兰启蒙哲学、奥地利学派以及波普尔、波兰尼的思想中,各自蕴含着某种与后现代主义相一致的要素。在此基础上,哈耶克与后现代的理性观通过对启蒙理性的反思消解了理性的至上权威,并将非理性因素推回台前,因此他们的自由主义具备有限理性特质和个人主义色彩。在知识论上,哈耶克与后现代均具有主观性、情境性和默会性的特征,通过对传统知识论的反思,他们阐述了各自对元叙事话语和极权主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3.
约瑟夫·阿伽西继承了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的科学哲学思想,并对科学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进行批判性的理性分析,形成了多元论的批判理性主义思想理论。多元论的批判理性主义是在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探寻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追寻多样性中存在的共同价值,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对话,积极应对文化交流所带来的挑战,最终促进科学文化进步。本文尝试对阿伽西多元论批判理性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展开分析和探讨,目的是阐述阿伽西的科学文化多元论的科学哲学思想和科学的文化向度理论的思想贡献及其科学慰藉的局限性和多元论标准的不确定性的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4.
道格拉斯.凯尔纳是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家,被西方理论界誉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分析者",也是美国最有影响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他的文化批判理论已成为当代西方文论的经典论述。凯尔纳的文化批判理论不仅对于我们以理性的、科学的眼光分析文化批判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有利于我们批判地吸收、借鉴异质文化,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信念,为中国的文化研究构建新的观察视角和理论框架,从而更好地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积极的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刘丽 《文化学刊》2015,(3):187-18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批判性是其本质属性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批判性,这种批判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指出其它事物需要批判地对待,另一方面更强调自身理论体系也需要进行批判。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精神,总结出这一精神对我们当代社会的哲学启示。  相似文献   

6.
历史的真相和对此一历史的评价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在探求历史真相的问题上,唯一的原则,就是尽一切可能实现对历史真实的尽可能准确的描述。勇于直面历史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一个社会对待历史真实的尊重程度直接反映着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先进程度。近来,学界围绕着当年李希凡写第一篇批判"《红楼梦》研究"文章时,是否致信《文艺报》编辑部探询能否发此批判文章一事,展开了深入的、自由的讨论,已引起世人相应的关注和思考。本刊此期发表的几篇文章,都是就"鲁迅、茅盾联名致红军贺信"之有无而阐述自家观点的,希望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思考。是否有"鲁迅、茅盾联名致红军贺信",是个老问题,学界多年纷争,并非没有倾向性意见,但也没有定论。愿鲁迅研究专家和学界有识之士发表见解,以推进这一追询历史真相的学术讨论日益深入。  相似文献   

7.
马克斯·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和社会批判理论的奠基者.霍克海默的技术批判理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与他所处的背景以及前人思想的影响息息相关.文章从其家庭背景、时代背景及其理论的思想渊源三个方面来剖析霍克海默技术批判理论是如何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和国家在发展中根据时代的声音积极进行理论创新,推动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本文将通过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变化过程,加深对理论创新的认识。本文将论述新时代推动理论创新的新诉求,同时提出推进理论创新的实现路径,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西方社会批判哲学历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范畴和基本范畴的演变,与时代的特异性有紧密的联系,不但体现了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精神的重要转折,也反映了西方社会批判哲学思维范式和方法论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把握当代西方哲学在变化的世界之中的动向和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对商品社会的批判、德波对景观社会的批判和鲍德里亚对符号社会的批判为切入点,探讨三者的基本范畴的演变及其内在联系,以期能有助于从整体上更深入地理解西方社会批判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层面的深刻探讨,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和人民属性。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指导地位,分析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探索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互路径,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信仰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深化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让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力量。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以人道主义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阿尔都塞试图强调阅读马克思主义文本的整体性和科学性,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他认为马克思思想具有分期性,主张通过"认识论断裂"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总问题之间的变化,提出"总问题"的概念,强调要在整体性的基础上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阿尔都塞所保卫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扩大了该理论的解释能力,虽对当时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有所批判,但总体来说,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具有深刻意义的,对后世的普兰查斯、赫斯特等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我们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不动摇。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这个理论坚持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提出了关于"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的重要思想理论,指明社会实践、思想理论和人民群众三者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对思想理论的解读,结合我国新时代发展建设的新要求和新的历史任务,得出了理论应该不断地进行批判、理论的发展需要不断用新的思路指导实践,以及不断发展形成的新理论应被运用到新的社会实践中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西方幸福观经历了由感性主义幸福观到理性主义幸福观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对西方幸福论不断扬弃而形成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所理解的追求幸福之人,并不是旧唯物主义所谓抽象的人,而是生活、实践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幸福社会的主要标志的是人全面而自由发展,它的理想状态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幸福思想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正确的理想信仰、价值观及人生观,都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其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主题,即对人的现实生存境遇的一种文化批判,然后提出了"大众文化批判说"。他的批判理论核心对象是文化生活中具有欺骗性和虚伪性的大众文化以及这种文化对人和社会造成的伤害,其目的是希望人民大众能够清醒并且摆脱束缚和控制,重获自由。当今我国社会大众文化中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所以他的这一理论对我国当前大众文化建设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因此我们在大众文化建设进程中要批判接受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以更好的促进我国大众文化的先进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以批判的眼光从大众媒介入手批判和否定了文化工业,认为电影等文化艺术商品有反启蒙的效果,形成了具有批判价值的文化工业理论,此理论是特殊的社会历史语境的产物。阿多诺透过文化工业产品的伪个性化的表象,辨认出标准化和商品化的特质,电影、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介,掠夺了观众的思考和想象的自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极权主义利用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功能。随着工业对文化艺术影响的加深,我们要反思如何在工业时代保持文化艺术原本的独特性和批判性。  相似文献   

17.
田心铭 《文化学刊》2012,(2):163-169
立足于中国实践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已被实践证明的、适用范围包括中国而又不限于中国的普遍真理,都是"基本原理"的某种构成因素。邓小平关于"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的重要论断,同毛泽东在延安整风中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在新的历史下的生动体现。应该运用这一思想来审视我们的理论研究,端正学风。离开中国实际谈论马克思主义,就离开了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没有意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90年来理论和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那些一边批判辩证唯物主义,一边离开中国实践去谈论马克思主义而提出的种种哲学理论,是经院哲学的问题,讨论这样的问题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中国共产党着眼于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战略的思维和世界的眼光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生态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在这一重要理论的指引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迈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引领旗帜,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深入分析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自信"思想。"文化自信"理念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它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同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土壤,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合理性的有效论证。  相似文献   

20.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最耀眼的焦点,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中,充分彰显了其核心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人民性有着基于特定的时空尺度和理论维度的哲学解读,且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深化其具体表现,进而在现代中国产生现实优势并衍生为一种现实力量以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