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宋金元哲理诗探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哲理诗是一种具有双重品格的诗,是哲理与诗性的完美结合。宋金元三个时期共408年的哲理诗,在当时诗人们的努力下,使之历史地成为了可与传统的怀古诗、送别诗等媲美的一种诗歌品类。北宋的哲理诗,主要表现出了三大特征,即揭示自然规律,反映人生哲理,表现佛禅义理。南宋是一个理趣诗与理学诗盛行的时代,前者以杨万里的诗最具代表性,后者成就卓著者则首推朱熹。朱熹的理学诗主要分为三类,即"阐说义理类"、"融合渗透类"、"亦情亦景类",各具特点。而借助形象以进行理性思考,并从中揭示出某种社会或人生方面的哲理,用以加强作品内容的深刻性,则是金代哲理诗表现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元代是一个新儒学高度发达的国度,其定理学为官学的举措,不仅为哲理诗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气象,而且使理学家的"学者之诗"一变而为"诗人之诗"。这种变化,是理学诗在元代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其早期新民主义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诗词创作,都能用辩证眼光探察文学创作的审美奥秘,以哲人的智慧和心灵创造出新美的诗词世界,这正是诗人以辩证法为灵魂的心灵世界。诗人善于将辩证法哲理隐藏在诗意浓郁的艺术构图和形象画面中,善于捕捉和创造诗词意象,运用辩证艺术思维营构出超凡脱俗的诗美意境。毛泽东诗词的哲意美源于他创作中辩证艺术思维的诗意显现。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诗词抒情技巧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优秀诗人的创作技巧,决不会是单一的只具备某种特色,而是兼具各种色调。毛泽东诗词创作除思想意义外,艺术上的特点也极其鲜明,以深刻隽永的哲理倾诉情感,以多姿多彩的景物烘托情感,以不动声色的手法表达情感,进而创造新的抒情境界。  相似文献   

4.
理趣诗又名哲理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类型。理趣诗的创作不乏高手,苏轼之作尤具特色。苏轼的一些诗词极富理趣,大致有在咏物中寄寓理趣,在说理中蕴合理趣,在写景中包孕理趣,在叙事中穿插理趣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宋人哲理诗的巧妙和方法是大大有别于西方哲理诗的“中国式哲理诗”的新样式,它以“哲理之理”和“事理之理”入诗,使得诗歌突破了“以情动人”的唯一表达模式,实现了“以理服人”的含蓄化,这是宋代诗人才气的表现,也是他们在唐代诗歌艺术巅峰面前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管华 《现代语文》2006,(5):46-47
丘逢甲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志士、卓越的教育家、名诗人,他一生诗作甚丰,就其诗遗产而言,无疑是中国近代学中值得重视的精神财富。丘诗在过去,已为其同时代的人所推崇,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这样评价丘逢甲:“若以诗人之诗论,则丘仓海(逢甲)其亦天下健矣。”这是极高的评价。“天下健”是丘逢甲诗作主体精神的直观显现,其诗作基本特色是浓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苍凉悲壮的诗歌风格。丘诗的思想艺术成就,首先源于他本人是位具有强烈民族意识和丰富化素养与生活阅历的爱国,同时也和他有较明确独到的创作思想有关,其诗学观念最终呈现为一种诗风格与境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张文苑晚年致力于旧体诗词的创作,他的诗词以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了诗人的真挚情感.其诗词创作艺术成就也灿然可观.虽然鲜为人知,但对于研究或写作旧体诗词的作者,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古今诗人都十分重视炼意,追求主题的新颖与深刻,而哲理层次则更胜一筹,是诗歌的更高境界。河北乡工诗人张从海选择农村和城市里的异常事物,挖掘出深刻而朴素的哲理,并将哲理同人类的共同情感以及个性鲜明的形象融为一体,使他的诗丰满而蕴籍,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代言体”辨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言体诗歌是诗歌创作中颇具个性和特色的诗歌体式和类别,所谓代言体是指诗人代人设辞,假托他人(多为女子)的身份、心理、口吻、语气来创作思,表面上是诗人代诗中抒情说人公言而裨上是诗中抒情主人公代诗人言的一种诗歌体式、创作模式与表现方式。“代言体”诗在标题、人称、形式、内容、表现有度、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着鲜明的特征,代言体诗的形成也有其政治、艺术、审美等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最高的哲学和公理,常常倾向于诗化的表达;而最高成就的诗篇也往往升华到哲学的境界。诗美向哲学靠拢,思辨向诗情渗透,已成为历代诗家在诗歌美学观念上的一种自觉追求。我国古典诗词就像一个缤纷灿烂的百花园,哲理诗则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对于刚刚从生命的朦胧状态步入自我觉醒的青年学生来说,一些含意隽永的哲理诗尤其能帮助他们提高人生体悟能力。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是英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其撼人心魄的瑰丽戏剧和柔婉细腻的曼妙诗歌数百年来魅力经久不衰。他的十四行诗和其它形式的诗歌不仅格律谨严、蕴意深远,而且烙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记。本文从分析诗歌中的自然和哲学因素入手,对莎士比亚的诗作进行另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12.
苏轼诗歌对整个金代文学影响颇深,文人作诗"大旨不出苏黄之外"。金元之际,"遗山接眉山",一代宗匠元好问在肯定苏轼诗歌的卓越成就之余,对其"俳谐怒骂""为风俗所移"之弊进行了指正。他的作品在诗风、诗理、诗句三方面表现出对苏诗的自觉承传,并通过复归传统雅正格调、革新长篇歌行体裁、注入历史反思精神完成对苏诗的发展,从而诠释了《论诗三十首》中雄浑、雅正、自然、创新等诗学主张,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弗罗斯特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大多是以农村为背景,语言简洁凝练。对家乡自然景观的迷恋,这一主题颇受生活在19世纪的爱默生的影响。但是弗罗斯特又不完全复制,而是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即透过诗歌的表层,你可以感受到他乐观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4.
徐子苓为清朝重要的文学家,诗文兼工,尤雄于诗笔,著有《敦艮吉斋诗存》,其诗学杜,诗风鸷悍,内容则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揭示了晚清社会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悲凉以及自身生活的困苦与挣扎,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不乐仕途却爱交游的率性、真诚的一面。《敦艮吉斋诗存》为徐子苓自定稿,影响深远,后世对其评价极高,因而也奠定了徐子苓在诗坛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黄药眠是创造社后期重要的诗人和诗论家。黄的早期诗作 ,既有独特的风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又体现了创造社不同时期的文学特征 ,因而在创造社文学倾向发展历程上有重要意义。在艺术特征上 ,黄诗突出表现了浪漫主义的生命创造、理想追求和个性表现等特征 ,但黄诗的浪漫主义既不像郭沫若那样雄强自信 ,也不像郁达夫那样一味的悲观感伤 ,而是一种在理想与个性带动下的既有飞扬的遐想 ,又常在现实生活的挤压下迸发出铿锵强音的兼具感伤与感奋之意的浪漫主义。因而黄药眠的早期诗作在我国现代文学的浪漫主义流派中独具特色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北宋中期的诗人梅挚生平虽不煊赫,但为官清廉,正直敢言,堪称循吏。其人喜吟咏,擅文章,虽作品大多散佚,而生平尚可据当时史籍和名家别集的相关记载加以考索。他与欧阳修等一同主持了北宋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嘉祜二年科举考试,与欧阳修、梅尧臣、王珪、韩琦、文彦博等人多有唱和,且与王益、王安石父子为两世之交。他的政绩、品格以及交游连同创作一起所引发的历史影响值得后人珍视。  相似文献   

17.
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步古今的地位是时代赋予他的,他文词的雄健,思想的深邃与洒脱是我们传扬千年的精髓。他生活的年代是中国传统儒、道、佛思想融合完美的时期,他深受时代的影响,他的词作中透出无牵无碍的禅意便是最好的证明,他的词源发于词人内在对自然自由地向往与追求,又不断自省企图超越自我,达到内心恒久的安乐。  相似文献   

18.
盛唐气象在孟浩然诗中的表现,既有时代主流之属———开阔壮大、蓬勃向上,也有个性之音———恬静安乐。但是,作为一个独特的诗人,在其作品中表现“安以乐”的太平气象,始终是孟浩然自己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的思想,除积极入仕之外,还有自适的一面。诗人在永州时期创作的自适主题的诗篇,其自适思想,经历了怨愤中的自适、失望中的自适、积极中的自适三个阶段,变化过程反映出诗人在这一时期思想由怨愤、郁闷、失望到重新燃起希望之火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20.
李峤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特色与成就。大致说来,其诗歌善于隶事用典,且巧为骈俪偶对,同时具有富丽恢宏与清绮秀美兼善的特点。从文学史意义上说来,李峤诗歌促进了律体与七古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