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有些学校尤其是一部分农村学校的教师在教学中仍然“穿新鞋,走老路”,在如何领会课改精神、如何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如何科学地利用教材、如何把课改精神贯穿于课堂教学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许多教师知识老化、结构不完善,这成了推进课程改革的羁绊。在课改实施过程中,笔者听了不少的课,其中失败的公开课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教师的知识面不广、深度不够,在课堂上给人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有些教师不仅缺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更缺乏深厚的学识和人文素养,这就导致了他们的教学语言苍白,教学气氛沉闷…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中,教师备课不仅要重视课前备课,更要重视教学过程和课后反思:不仅要关注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也要关注教师自身的发展,同时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师生双方生命力的焕发。因此,教师备课要关注自身的准备,即“备自己”。笔者以为,教师要备好自己至少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新”教师专业素养的特征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具有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一是本体性知识,即特定的学科知识,丰富的学科本体性知识是好教师的必要条件。二是条件性知识,即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学生学习评价  相似文献   

5.
当前,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教学案例,作为课改的一只“麻雀”,用来时时地解剖,成了推进课改精神进课堂的抓手。  相似文献   

6.
很幸运我们赶上了课改的头班车。人们常说,机遇常常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成功不会青睐浑浑噩噩之人。面对新课改我们需要每日四省吾身,那就是:今天,你学了没有?做了没有?思考了没有?写了没有?  相似文献   

7.
8.
最近 ,我看了《小学教学设计》第6期上刊载的一篇李正火老师关于艺术课课堂教学的设计 ,感触颇深。李老师以浙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美丽的蝴蝶》一课为例 ,为我们展示了一堂艺术综合课的新的教学模式。这堂课 ,从始至终都让人感觉到一种和谐、自然的气氛。《梁祝》音乐贯穿始终 ,使学生一直在教师营设的气氛中进行学习 ,没有强硬的灌输、枯燥的讲解 ,也没有师道尊严的压抑 ,处处体现了自然、民主。一堂课将音乐、地理、美术、语文、思想品德、信息、舞蹈等知识自然地融在一起 ,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接受教育 ,提高了学生的多方面…  相似文献   

9.
张挥 《师道》2003,(6):38-38
前天,我读小学一年级的女儿从学校带回两张明信片,一到家作业没做就急着要填写,寄给她的老师。她先填了第一张,由于有字写不出,寄语里只写了这么六个字:“彭老师,祝福你。”我觉得这是孩子一个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方式,于是我鼓励她,并且帮她寄出去。没想到昨天她又在埋头写她的第二张明信片,在大部分字写不出来让我在一旁现教的情况下,她艰难但却顽强地写出了可能是她平生第一次要说的那么长的一段话。起初她还遮遮掩掩,不想让我看,但一边要问字一边又要写,所以最后她还是极无奈、极不情愿地给我看了。她写了一段什么话呢?还是…  相似文献   

10.
A校长到新的学校上任后,决定从抓课堂教学人手来助推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当他第三次到中年教师S的课堂听课后,对他说:“我发现你的课堂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理解落实得很好,但是在作者对语言的运用,以及学生对语言的运用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关注。”S老师听后很平静地答道:“这么多年来都这样,习惯了。”“习惯了!”A校长上任两个月来,已有不止10个人对他说过类似的话。  相似文献   

11.
在谈论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时,众多的议论,却无一不把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形象勾勒成一副凶神恶煞的嘴脸,更有甚,把课程改革中许多由于社会政治、资金投入、地理环境、考试制度等造成的问题都归咎于教师和学校教育,这让教师们实在担待不起;与此同时,课程改革中充分体现“人本主  相似文献   

12.
自我国开始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试验以来,不断有人在各种会议上、专题报告中、在课改论(章)中提到“教师是新课改成败的关键”。这一提法是否准确?笔有点困惑。认识准确与否,决定着工作重点准确与否,决定着怎样处理工作的轻重缓急,决定着人力、物力的主要投放方向。新课程改革成败与否。应该是以是否顺利地开展和是否取得被社会认可的效果这两个指标来衡量。  相似文献   

13.
当下教育正处在调试、磨合的境遇。和新课程匹配的教师民主文化尚未完成存在主义的建构。在教师未经审查的先验行动理论中,对抗与斗争仍是主流教育文化的存在方式。强硬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教师文化依旧弥漫于校园。大多数教师的共识是:孩子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孩子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对学生“横眉冷对”,而很少鼓励、表扬和肯定,把严爱解读成了冷酷到底。当孩子好不容易获得一次成功,他们得到的往往还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训诫。不把学生看作有尊严的生命,不考虑学生的心灵感受,不重视过程和方式的人文性,注定我们难以成为学生喜欢的人。  相似文献   

14.
15.
沈志勇 《数学教学》2005,(12):12-14,9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发展,新课程理念已经渗透到教师心田,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实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进入了一种新的模式: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16.
曾经有一次,我在批阆学生日记时,看到一个女生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老师,我喜欢上你的课,因为你每天都是面带微笑给我们上课,同学们都说你好美好美……”回想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过的课堂,一起笑过的日子,真的觉得无比快乐!在我的教育教学中,微笑给我带来了好心情。它使我的生活充满阳光。  相似文献   

17.
一、“懒”教师带出了勤学生记得1999年执教《开国大典》时,为了能让课上得更加成功,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看电视、剪辑录像、查报纸、阅书刊……忙得不亦乐乎。可由于个人时间、精力有限,整整忙乎了两个月才告完工,真是为“课”消得人憔悴。去年,再次执教这一课时,我试着偷懒,于课前两天布置学生到课外查找课文有关资料,也就是仅仅两天时间,学生把各式各样的资料摆在了我的面前:有报纸杂志,有网络下载,有电脑光盘,品种繁多,琳琅满目。使我吃惊的不止是这些,更令我意外的是,一些以往在课堂上不爱发言的孩子,在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时,…  相似文献   

18.
把课上“活”,这是每一个教师的追求,这种追求的心理犹如对腾挪跌宕、一泻千里九曲黄河的景仰。现在新课改理念中提倡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其实也就是倡导把课上“活”。  相似文献   

19.
20.
教师博客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充分发挥了网络方便快捷、信息共享的优势,架起了教育教学沟通的桥梁,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密切了家校联系。但是,教师博客在给广大教师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却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才能做到正确使用教师博客,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博客的优势?本期话题邀请各位嘉宾畅所欲言,来谈谈教师博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