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分析马拉松运动的特点和能量供应方式,探讨马拉松运动员的营养补剂补充方案,为运动员的营养恢复提供合理建议,为提高马拉松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水平、建立合理营养补充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拉松项目是运动项目中的传统项目,拥有非常久远的历史.马拉松运动能够将人的力量、速度、耐力展现出来.随着马拉松运动的不断发展,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不断提高,马拉松竞技比赛的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这对于运动员而言,不仅要拥有超乎常人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要讲究战术的运用以及实际比赛中的状态发挥.由于马拉松运动是一项以人为本的运动。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是人体必不可少的成分。蛋白质的需要量与机体劳动强度、肌肉量的多少、年龄及营养状况等条件有关。一般人每日摄取50克左右蛋白质就可满足需要,有的人认为正常成年人蛋白质的需要量应以每公斤体重1~1.5g为标准。由于运动员在运动时蛋白质代谢加强,因此运动员蛋白质需要量应高于一般人。目前对于运动员蛋白质的需要量尚无统一标准,有人认为每公斤体重的蛋白质摄取量应为2.5g才能满足需要,否则会出现体内蛋白质分解,红血球、血清蛋白被消耗等情况。另外运动项目的不同,运动员对蛋白质的要求也不同,例如举重、摔跤、…  相似文献   

4.
从马拉松运动项目特点、体能训练内容、方法与手段进行深入探讨,旨在表示马拉松运动员科学体能训练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体能可以促进竞技能力最优化的发展,同时为提高马拉松运动员体能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耐力项目,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乳酸阈和跑步经济性水平是决定该项目运动成绩的最重要的指标。本文通过认识马拉松项目的生理学决定因素,以期对科学提高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参考。一、前言全程为42.195公里的马拉松运动,是一个极限耐力性比赛项目。自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开设男子马拉松比赛项目以来,至今该项目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体育科学家和运动医学专家认为,与运动员年龄以及从事的运动项目相适合的营养,在青少年训练阶段特别重要,这是促进他们的运动成绩发展的基础。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符合需要的营养可以使竞技能力提高约15%。相反,错误的营养会使运动员很快到达他们能力的极限。 在竞技体育中应增加碳水化合物。通常,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比例为2:1。在耐力项目的比赛时,甚至可能增加到9:1。马拉松跑运动员和铁人三项运动员在比赛前的几天甚至只吃谷物类食物。  相似文献   

7.
一、耐力型项目运动员的营养要求 长距离游泳、自行车、滑雪、划船、马拉松、长跑、竞走等耐力型运动项目的运动时间长.运动中无间隙,运动员的物质代谢以有氧氧化为主,热能与各营养素需求较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马拉松运动在我国田径运动中是比较强的项目,如何保持和再提高这一优势,选材是重要环节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优秀运动员与同龄青少年身体特征指标的对比分析,提出了马拉松运动员的某些体质指标,可供选拨马拉松运动员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从70年代末开始,女运动员才开始真正涉足马拉松运动。从那时起,随着她们对此项目兴趣的增加,使女子马拉松项目的成绩大幅度地提高。 现代运动员的独特素质在马拉松运动中明显地表现出来,这使得马拉松成为一个独特的项目,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1992年世界最好成绩的排名前20名中,仅有三名女子选手既进入10000米的前20名,又进入了马拉松的前20名。马拉松项目既不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相似文献   

10.
正当今马拉松项目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最好成绩被不断刷新,这都得益于训练观念的更新和训练方法、手段的创新。对于马拉松项目而言,耐力是基础,速度是核心,力量是保障。目前,越来越多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逐步认识到,马拉松成绩的提高不单纯是耐力的此拼,要想有所突破,必须重视力量素质的发展,不断加大力量训练的比重。一、力量训练对马拉松项目的重要作用以往的陈旧观念认为,马拉松运动员不需要进行力量训练,因为力量训练会使运动员的肌肉增粗,体重变大,不利于成绩的提高。但是实践证明,力量训练对马拉松运动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只要方法、手段运用得当,就能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力量训练对马拉松项目的重要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点,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一般力量水平,有助于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第二点,力量训练可以有效发展运动员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高水平运动员的营养补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有赖于“运动、营养、休息”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本文就糖、脂肪、蛋白质及维生素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在运动中的作用以及运动项目与营养素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运动员的运动专项不同,所需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科学合理地摄取营养是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适应高强度运动训练最基本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商业 《中华武术》2022,(5):56-58
由于马拉松运动的复杂性,技术性,难度性,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要求很高,在参与过程中机体的能量消耗极大,会对身体产生强烈的影响。因而,对于营养的补给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对于运动营养补给方面的知识匮乏,因此,关于运动营养补给方面的知识普及非常有必要。尤其是要解决在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进行针对性的补糖、运动功能饮料、矿物质、维生素、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对运动员能够科学地参赛、完赛、以及赛后的恢复意义重大。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文献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河南大学学生参加郑开马拉松的营养补给情况展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1 前言艺术体操是一个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这一项目的最大特点之一是要求运动员体型美。运动员体型美首先是通过选材的自然淘汰作用,然后是对运动员在比赛与训练期间进行合理的膳食搭配,达到控制体重与保持体型的目的。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膳食与营养不仅仅是为运动员在比赛训练中提供足够的能源,而是进一步研究如何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的特点,科学地利用营养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和形成理想的体型,所以运动员营养是营养学中一个特殊而重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综述法,根据武术项目特点,从武术运动员能量的需要特点出发,掌握武术运动员营养需要特点和营养现状,对运动员进行合理膳食营养搭配,发展运动员的素质;提高成绩、竞技水平、保持标准体重和体脂,增长运动寿命;同时,针对目前武术运动员营养现状,加强运动员营养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由于女子的解剖生理特点,运动能力相对较男子弱,一些较激烈,对身体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被视为女子的“禁区”。随之体育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禁区已被逐渐打破,马拉松、拳击、足球、举重……这些运动项目女子的进入,导致了对女子体育运动适应能力的重新认识,为女子体育运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下面就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女子体育运动作以介绍。女子马拉松在历届奥运会上,马拉松一直是女子运动员的禁区。马拉松跑程长,对身体、尤其对心肺功能要求很高。由于女子的心肺功能较男子差,因而女子长期被排除这项竞赛之外。1967年,美国运动员凯瑟琳·斯威策为了打破这个禁区,她女扮男装,跑完了波士顿  相似文献   

16.
速度和灵敏素质是当今世界优秀冰球运动员必备的重要运动素质。运动员若想在激烈的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就应该加强速度和灵敏素质的训练,不断地发展和提高速度和灵敏素质。第一,加强相对力量的训练。所说相对力量是指每公斤体重所产生的最大力量。这对经常要突然加速的冰球运动项目来说,至关重要。要求教练员和运动员科学制定力量训  相似文献   

17.
马拉松全长42.195公里,从事马拉松项目的运动员无论是在训练中还是在比赛中体内的营养物质都将被大量地消耗或者流失。因此马拉松运动员必须通过科学的营养补充来恢复消耗的能量和物质。  相似文献   

18.
正众所周知,马拉松跑是最富挑战性的运动项目之一。当今,马拉松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开展,除了奖金最高和参赛运动员水平最高的"马拉松大满贯"6站赛事外,在我国内地,每年都有近20场的马拉松赛事,越来越多的马拉松爱好者投入其中,它已经成为全民健身的一项重要运动形式。马拉松运动是一项超长距离的极限运动,对参赛者而言,不仅是体力、耐力的考验,更是生理和心理上的挑战。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9.
体重的调节     
运动员体重的变化取决于营养,能量消耗和神经系统的状况。营养起补充能量和修补的作用。首先是为了肌肉的增长和修复从食物中摄取蛋白质的。运动时蛋白质的消耗很大,运动量越大,对蛋白质的的需要量就越大。非运动员一昼夜的蛋白质需要量为50—70克,运动员则高达350—370克。  相似文献   

20.
一、世界优秀男女马拉松选手的身高与体重男女运动员在身体形态上的差别,是否是造成运动成绩上的较大差距的原因,为了弄明这一问题,我们将世界十名优秀男女马拉松运动员的身高和体重进行了比较,见图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