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成熟,国内经济和化艺术等同国际大环境融合统一,世界进入多元化的时代,国内各行业面临国际对手,竞争日益加剧。章立足舞蹈艺术本体对国内舞蹈教育、市场、经营、管理等进行了历史与现状分析。从而指出舞蹈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意义和舞蹈艺术事业向市场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趋势及开拓舞蹈市场的重要性,并阐述了专业设置的构想框架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舞蹈术语作为舞蹈专业中一种专属的语言,它在很大程度上能解决一些舞蹈教育的问题,舞蹈术语的使用可以让舞蹈教学中具有音乐、绘画、雕塑等所具有的艺术感,丰富了舞蹈的内涵和开阔了舞蹈思维的发展空间,舞蹈不仅仅只是通过肢体去表达的一种艺术,它还是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才能成立的。本文就对于舞蹈术语在专业之中的应用与普及发表一些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蒙古族舞蹈艺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风格独特,在中华民族的舞蹈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蒙古族人民与生俱来的真诚、善良与热情造就了蒙古族盅子舞舞蹈动作体态的率性而为、自由奔放的基本美学特征,于手舞足蹈中再现了他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格.从节奏上把握好、运用好抑扬顿挫的节奏,当是体现蒙古族舞蹈风格韵律的最基本的要求,这恰是体现包括盅子舞在内的蒙古族舞蹈风格和民族精神气质的基本界定,唯此才能够体现出蒙古族舞蹈多元化、多样化的艺术魅力.同时,盅子舞等蒙古族舞蹈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不断发展创新,站在时代的高度、历史的角度,以发展创新的勇气学习研究继承与借鉴的关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内容的革新和形式的发展问题,力求在新的综合与融合中形成一种崭新的舞蹈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舞蹈是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专业的舞蹈演员不同,专业演员更多地注重技能技巧及舞蹈的表现力,而学前教育专业大多数学生没有舞蹈基础,入学前没有接受过舞蹈训练,严重缺乏对舞蹈的感性认识.该文指出幼儿教师是学生的启蒙教师,更应该具有教学、表演和创编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艺术贵在创新,舞蹈艺术也是如此,只有创新才能有活力和生命.舞蹈创新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生活在前进,时代在发展,人民群众的欣赏水平与审美情趣都在不断地提高,要求舞蹈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创造出更新、更美的舞蹈作品,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舞蹈编导的重任,也是舞蹈编导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相似文献   

6.
舞蹈批评在艺术实践中本身的作用以及价值已经逐渐引起了相关学者对于该项内容的关注,舞蹈批评学在这样的模式下也在逐渐进行细化与改进,这样的全新学科也在进行学理的构建以及跨学科的研究。现阶段,由于当前的舞蹈研究学者对于舞蹈批评的现实内容以及历史研究成果的资料并不完善,这样的问题导致舞蹈批评学的学科构建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很大的困难。但是由于国家对于舞蹈的关注程度不断加强,当前的舞蹈艺术中其内在艺术批评事业也有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对于其体制以及机制模式也有了更好地保障,这样的发展背景更加推动了艺术批评与文艺评论的发展。本文就舞蹈批评与当代舞蹈发展的历史书写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培养具备全面舞蹈艺术素养的专业舞蹈人才,是高校舞蹈专业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所以在舞蹈专业教学中,要求学生既要具备进行艺术表演的专业舞蹈技能,又要有进行教学和舞蹈编创的能力。编导课是高校舞蹈专业高年级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在学生舞蹈学习的过程中,编导课程是培养其进行独立思考与创新思维意识的重要方式,而编导课程中的即兴编舞又是舞蹈编排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舞蹈艺术的创作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灵感枯竭的时候,而此时即兴编舞就是达成舞蹈编创目的的一条小路。另外,即兴舞蹈编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得学生释放自我,加深对舞蹈艺术的认知,提高独立思维能力以及对肢体动作的组织能力,促进学生整体舞蹈艺术素养的提升。对于舞蹈即兴的研究,国内相关理论与课程研究较少,相关书籍也比较欠缺,基于此,我国青年舞蹈演员与舞蹈教育工作者赵知博翻译了美国琳恩·安妮·布洛姆和L·塔林·卓别林共同著作的《动作的瞬间:舞蹈即兴》一书。该书对于舞蹈专业即兴编舞教学极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戏曲,保存了中华民族艺术诸多历史文化特征。中国戏曲是在文学、音乐、舞蹈各种艺术成分都充分发展、相互兼容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对话、动作为表现特征的戏剧样式。其中它在发展中吸取大量吸取了舞蹈艺术,又通过艺术的传承对古代舞蹈发展产生影响。本文即从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入手,通过对舞蹈艺术在中国戏曲中的表现形式的研究,进而将戏曲舞蹈对传统舞蹈的继承与发展做以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9.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不仅集戏曲、音乐、美术等艺术门类于一身,还吸取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之精华。随着舞蹈教育的普及,优化舞蹈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现在,重视舞蹈表演,轻视舞蹈教育的现象特别严重。而由于舞蹈教学的特殊性,所以,舞蹈教育者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技术技巧,更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舞蹈意念”、“知识舞蹈”、“心理品质”的意识,有责任扭转长期以来对舞蹈专业人称之为“小脑巨人”和舞蹈欣赏“曲高和寡”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舞蹈与传媒技术交互"形式的艺术实践是20世纪以来新媒体舞蹈的结晶之作.从艺术形式上来看,新媒体舞蹈艺术是通过媒体技术将现代与后现代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良好的展现形式.从技术应用方面来分析,新媒体舞蹈艺术是通过网络、影视等方面的媒体技术进行相关的艺术创作.这种新媒体舞蹈艺术具有传统的电视剧、电影、剧场舞蹈等方面各类艺术形式所不具有的独特性的属性.  相似文献   

11.
在彝族悠长的历史发展中,舞蹈艺术永远伴随着彝族人民生活的转变而成长与发扬.艺术形式的演变往往揭示着一个民族社会的进化状态,而舞蹈艺术恰好最能充分展示一个民族的基本风貌和民族精神,所以舞蹈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社会思想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众所周知,舞蹈的呈现是综合性的,身体作是它的主体媒介,运用身体语言(动作律动)来进行舞蹈活动,同时结合身体辅语言(舞台、灯光、布景、服装等)元素共同呈现舞蹈表达的特色风貌.  相似文献   

12.
敦煌舞蹈源于壁画,换言之,敦煌壁画是敦煌舞蹈的母体。从横向看,敦煌壁画内容涵盖历史、文化、艺术和医学等诸多学科,受到时代、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壁画内容、造型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丰富的壁画形态给予敦煌舞特殊的多弯多曲动作特点,不同的舞姿造型背后,都有其历史背景、文化积淀,也是各个民族不同时期,历史、文化、艺术的载体,具有多元化特征。从纵向看,敦煌壁画始终沿着历史这条主线在传承,它的发展具有统一性。而作为一门舞蹈艺术,中国古典舞的流派之一,在流派体系的层面敦煌舞无论在静态造型还是动态走势及整体韵律上都是具有统一风格、统一内涵的舞蹈种类,它的传承和发展又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13.
音乐与舞蹈自古以来就是同源的,二者互相衬托、相映成趣。舞蹈艺术离不开伴奏音乐,伴奏者专业水平的提高将更有利于舞蹈的学习,舞蹈的艺术效果也会产生明显的变化。文章就钢琴教师需要具备的专业水平与实践教学经验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梅静 《华章》2010,(19)
本文从音乐素质与舞蹈艺术的特点入手,从舞蹈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素质,以及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艺术表现力三个方面论证了挖掘舞蹈专业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性,为舞蹈专业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艺术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苗燕 《中国高校科技》2019,(10):104-104
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的灵魂部分,更是艺术之母,为了更好适应舞蹈教育的发展需求以提高学生对艺术内涵的认知,需要寻找更贴进当代教育的方式,深化艺术教育改革。由谢飞所编著的《舞蹈动作开发与编舞技法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通过图片、文字和练习题等方式,对舞蹈编导技法中的单、双、三人以及群舞进行了编创讲解,并针对其不同特性进行了对比解说,在舞蹈表演、舞蹈教育等方面总结指导,为相关专业学生开辟良道。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舞蹈的历史,是中华民族舞蹈史上最富于创造性的历史。它以自己精彩纷呈的历史面貌和极其丰富的艺术创作收获,表现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在近20年来,中国舞蹈艺术的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主流,舞蹈编导的主体创作意识前所未有的得到伸张和强化。舞蹈语言的革新成为时代的风气,传统舞蹈已经开始了大胆的变革,在许多以民族舞蹈素材为基础的舞蹈和舞剧中,舞蹈语言的风格问题显得特别地突出,现如今,整个中国舞蹈的发展,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局面。现今发展的舞蹈可谓是枝繁叶茂,鼎盛之至。舞蹈编导们大胆创新,勇于探索,产生的很多舞蹈都让人出乎意料,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17.
舞蹈进入市场产业化,才能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正确引导舞蹈产业市场化导向.推动舞蹈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对我国的舞蹈艺术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程瑾 《现代企业教育》2008,(24):245-246
伴随着高校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茶的进行,顺应社会发展多元化的进程,舞蹈专业这一曾经只是存在于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专业,现已如雨后春笋般设置于各类高校特别是体育院校的艺术学院之中,并不断发展壮大,培养出大量专业性的舞蹈人才.然而,由于起步晚、经验不足、社会因素影响过为强烈等因素,我国体育院校艺术学院的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发展不够完善,许多环节还较为薄弱,人才素质培养不够全面,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及市场的需求。同时,其急躁的发展进程更不利于自身科学有序健康地发展。由此,我国体育院校舞蹈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吕婷 《广东教育》2006,(1):35-35
舞蹈艺术是时间与空间的艺术.舞蹈要在有限的音乐、时间内表达出思想、情感,以优美的舞蹈动作、肢体语言塑造具体的舞台形象.  相似文献   

20.
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除了演员高标准高质量的舞蹈动作之外,还离不开舞蹈演员的表现力,可见表现力在舞蹈艺术当中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意义,指出我国舞蹈教育现状,其中包括舞蹈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舞蹈种类繁多两大特点,紧接着本文指出舞蹈教学中影响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因素,包括艺术天赋和对舞蹈的理解力、人文素养、身体素质和舞蹈教师教学水平;最后指出了在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策略,包括挖掘学生艺术天赋,注重学生对舞蹈的理解、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加强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以及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希望可以给各位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