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尚人物     
连续出版了三本书后,12岁的蒋方舟又向外界透露,被她称为保守之作的《青春前期》被一家影视公司看中,即将被搬上荧屏。她因此成为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的最年轻的中国作家。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蒋方舟则说:“早熟的苹果好卖”,差不多是一个意思。蒋方舟的出现一度带动了一股“少年作家热”:8岁的高靖康出版了8万字的新童话《奇奇编西游记》;6岁的窦蔻写出  相似文献   

2.
在棉棉、卫慧等人高调地打起“70年代写作”和“美女”两杆大旗浩荡杀人文坛的时候,1976年生的周洁茹不屑地说:“我们这些70年代末生的人……”以区别前者的70年代初的衰老。但很快的,韩寒的走红宣告了80年代写作的开始,18岁的春树、12岁的蒋方舟,18岁的胡坚,都以“天才”、“早熟”、“沉重”,“幽默”的特质让前辈们不安。北大教授曹文轩说,他们已经“失去少年性”,北大教授钱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记者宗蕾)饶雪漫的新作《离爱一个ID的距离》,在金秋9月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该社一出手印了10万册,豪情壮语地要引领“青春状态小说”阅读新风潮。饶雪漫是近年来颇为活跃的年轻作家,她14岁既以“少年作家”的身份从儿童文学的码头登陆文坛,后来和郁雨君、伍美珍结  相似文献   

4.
浅谈大众传媒导向作用的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写作缘起于《报刊文摘》曾经刊登的一则报道。这则报道说的是一个有着沉重学业负担的14岁少年在看了一个电视现场采访节目之后,感觉到周而复始的生命轮回毫无意义,于是留下遗书,饮毒身亡。这个少年所提到节目是一个电视记者对偏僻乡村一个放牛娃的现场采访:“孩子,你在这放牛为什么?”“让牛长大!”“那牛长大了呢?”“卖钱,盖房子”。“有了房子又做什么?”“娶媳妇,生娃。”“生了娃呢?”“让他放牛呗。” 14岁的少年在遗书中这样写道:那天我看了一个节目,记者现场采访一个偏僻乡村的放牛娃。我想到了自己——我为什么读书?考大学。考上大学又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筱赵 《出版参考》2007,(9S):21-21
近日,16岁少年诗人荒鹿在京推出《少年荒鹿诗笺》,这套书里收录了他13岁至16岁间创作的180首诗。荒鹿本名李晓鹿,13岁开始诗歌写作。在《诗笺》上集中,他用自己的真实情感,用一个少年少有的成熟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编织了中国青少年所关注的世界。虽然著名诗人、作家出版社编辑唐晓渡对荒鹿的诗歌给予很高的评价,但与目前流行的“青春写作”,首印数动辄几万册,甚至十几万册相比,荒鹿的诗集首印却只有2000册。[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从军旅作家到军事记者,44岁那年,江宛柳完成了她的华丽转身。12年中,她站在“高人”乃至伟人的肩膀上思考与写作,她的思想和文字在“阳光效应”作用下熠熠生辉。“传媒骄子”:《江宛柳:抵近前沿》。  相似文献   

7.
2004年2月2日的《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用了一个中国的少女作家春树的形象作为封面,并将春树和韩寒等人作为80年代出生的中围新一代的代表。并且创造了一个从中文借来的英文词“qinglei”来形容他们的崛起。这里的“另类”一词其实是一个英文词“alternative”的意译。今天《时代》周刊又把这个词从中文音译回去,也是给了21世纪初的中国的变化一个有趣的注脚,这一报道其实显示了近年出现在中国的“新少年写作”崛起产生的文化意义已经浮上了台面。中国少年的文化经验已经变成了中国的全球化的一个形象。  相似文献   

8.
一想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我心头就涌起一种温馨甜蜜的感觉。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有根源的。我这种感觉的根源大概就是“文学”二字吧。有作家才能有文学。谈到作家,我对“作家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这一句舶来品气味很浓的话,颇不怀好感。我自己的灵魂还没有治理好,哪里有本领和闲情逸致去关心别人的灵魂呢? 我从来不敢承认自己是什么作家,这样崇高的名称,我担当不起。可是天公偏又作美,或者是偏不作美,让我在中学时就遇上了几位极其优秀的国文教员:教文言文写作的是王昆玉先生、教白话文写作的是董秋芳(冬芬)先生和胡也频先生,于是我就同写作结上了缘。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写点短文,搞  相似文献   

9.
"80后":徘徊在市场与文学、追捧与冷落之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2000年出版《三重门》开始,“80后”写于开始陆续登场,短短几年时间。从文学界到出版界,“80后”现象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当然,就在这些少年写手的文字在同龄人中间广为传播的同时。对“80后”写作的批判也始终没有间断。 在大文化的语境中,“80后”现象究竟如何正确客观地看待?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本期,梁晓声、白烨、曹文轩等作家、学者以及“80后”的“本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王晓珍 《青年记者》2017,(21):72-73
人类从孩提时代起就对故事如饥似渴,因为故事是一种最容易被人类大脑接受的信息组织形态,讲故事的新闻写作手法,符合读者的阅读心理.作家陈忠实在给一家少儿期刊写评论时提出“谁有故事谁即胜出”.李希光教授说过:“新闻学传授的是寻找故事和写作故事的一门学问.”写出好故事,首先要找到好故事.《齐鲁少年》从2007年至今,一直摸索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笔者参与了每一期新闻故事的采写和编辑,就如何找到好故事,怎样写出好故事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1.
对于作品研究,文学界历来有“作家生平本位”和“作品本位”之争。前者认为作家生平是作品形成的内在依据;后者则认为,作家将最好的东西都放在了作品里,作品是作家进入写作状态的“另一个自我”的产物,此时他所面对的才是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最近30个省级作协正副主席参加网络写作大赛,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不仅因为参赛者地位非同一般,还因为这批平均年龄将近50岁的传统作家大多是第一次触网。网友们像看热闹那样看他们到底适应不适应。果然问题来了,由于新作上传的速度太慢,网友已经忍不住大呼:“主席,您快一点儿!”  相似文献   

13.
书业内外     
据《大河报》报道,目前,文坛有不少靠哗众取宠和出卖个人隐私赚钱的人,他们摇身一变而成为写作人群中的“贵族”。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阿来认为,这群“写作贵族”在文坛产生了非常恶劣的示范效应,许多作家人心思动,跟风而入,如作坊生产般制造出大批毫无个性、毫无价值的“作品”。经典遭到蔑视,真  相似文献   

14.
“青春读物”这种说法是近年才有的,它们传递和表达青年人尤其是大、中学生的思想、感情,所以约定俗成地才有了这种称呼。近年来,伴随着一大批少年作家的崛起,“青春读物”不但成为时下图书市场的“新宠”  相似文献   

15.
韩寒少年成名,拥有天赋、才华、名气、梦想,因此也带着迷人的危险。写作对于他来说,是不是玩票,可能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当年参加萌芽首届新概念大赛时,人人都以为他会是个沉迷于写作的少年,但他却一再地拒绝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生活。就在有的人认为韩寒面临80后作家如过江之鲫之际要激流勇退时,他却将3年来漂来漂去的日子,用自己最率真的态度和语录级的文字,呈现给读者。该书的责任编辑陈苗苗坦言:当初初涉这个文稿时,有期待也有压力。作为年轻的畅销作家,韩寒有他非常庞大的读者群,虽然他不常曝光,但是从当年的《三重门》开始就培养起来…  相似文献   

16.
陈新 《新闻记者》2005,(6):51-51
《报刊文摘》今年2月25日摘登了台湾作家龙应台《(四郎探母)显示文化的力量》一文,说龙的父亲16岁在湖南乡下“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从此70年不曾再见来不及道别的母亲。但《知识文库》今年第2期摘自台湾《中国时报》的文章是.父亲“在路上碰见国民党政府招兵.这16岁的少年放下竹篓就跟着去了”.与龙应台的原文是一致的。《报刊文摘》将“跟着去”当兵,改成被“抓了壮丁”,意思完全不一样了。这样的改动,我以为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7.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当红青年作家兴安说,国内小说市场低迷,无法达到足够的发行量,缺乏真正“类型小说”作家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国外,每个“类型小说”作家后面都跟着一大批忠实的读者,而我们的作家好像永远搞不清楚在为谁写,给谁看。我看作家最需要一次大规模的调整和分流。不要看不起“类型小说”,因地制宜,脱胎换骨,因材“写作”,搞好了照样能成为大师。丁  相似文献   

18.
“80后”诞生于幸福时代 提及“80后”一代的写作才华,我们很少会问:20年前的少年为什么就写不出如此出色的文字?我们忘记了写作才华与时代质量的关系。近十几年在中国发生的语文观念与作文观念的巨大进步,使我得出一个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三位“80后”写手推出一套号称“告别80后”的文 丛,公开表示要撕掉“80后”这一标签,还原少年作家的文学本 色。自此,轰轰烈烈地告别“80后”的活动进入公众视听,数十 位知名“80后”写手集体签名要告别“80后”这个群体。 针对“80后”写作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的出现与发展,本刊 今年第一期采访过文学评论家白烨,发表了一组文章进行过讨 论,而这次的“告别”宣言究竟意味着“80后”的集体告别还是 又一次商业炒作?本刊再次走访白烨请他对此发表看法,并发 表眉睫的文章及“80后”作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初,我曾采写了一篇稿件《“小作家”作文不及格》,讲述了这样一个新闻事件: 谷阳是位女中学生,她15岁时就在青少年刊物上连载发表了10期、约3万字的短篇小说,16岁时又写出了12万字的中篇儿童科幻小说。谷阳所创作的小说广为小读者喜爱,其宽阔的写作思路和驾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