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7年高考以后,江苏出现丁一篇《怀想天空》的争议作文。此文最初得34分,复查阶段,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发现这篇争议文,又反复读了三遍.最终打了54分。“终审”比原先的评价高了20分。先将这篇文章转录于下,然后再行析说。  相似文献   

2.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3.
程立海  许织云 《班主任》2007,(11):20-22
高考作文历来备受关注,今年不仅被关注且引起讨论,讨论是由两篇作文——《怀想天空》《必须跨过这道坎》在阅卷过程中几位教师给分的分歧而引发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江苏省的《怀想天空》一文,第一位阅卷老师给了36的及格分(满分为60  相似文献   

4.
好文章的标准是什么?无论我们站在什么角度,有一点是不能回避的,那就是好文章应该“文质兼美”。我们强调“兼”,就在于这两者所担负的“形式”与“内容”互为倚重,不可偏废。考察古往今来名篇佳作,无不显示了二者的完美结合。而那些被人们反复传诵的经典之作,除了在表现形式上具备匠心之外,往往更讲究思想内涵的深度掘进。事实上,大凡优秀作品,在形式上并不过分追求奇巧绮丽,恰恰以质朴晓畅取胜。像汉赋与宫体诗的迅速衰微就给我们提供了反面的例证。而像我们学过的《过秦论》、《六国论》、《劝学》、《师说》等名篇,如果没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和让人豁然开朗的洞见,是很难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章第一要义就是要追求与众不同的见解和启人心智的思想。至于表现形式,其美的评价标准应该以简约素朴为主。就作文而言,需要我们对生活留心观察,这样才能提炼出好的写作材料。如果缺乏睿智的眼光,不能深入挖掘生活所赋予的积极内涵,那只能是材料的罗列与堆积,而失去了灵魂依附的作文,只能是一具“文”的皮囊而已。但是现在,有不少作文一味追求花哨的形式和华丽的辞藻,却掩饰不住内容的苍白与认识的肤浅。我们在阅读这类文章时,往往被这种披着一层漂亮外衣的假象所迷惑,而忽略了对其思想内蕴的推敲与考问。这种作文评价眼光严重助长了华而不实的文风,遏止了为文返璞归真的倡导。因此强调明白晓畅的健朗作文风格,摒弃“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浮华之作,应是作文评价发展的健康方向。  相似文献   

5.
“万事开头难”,我们常用此来表达作文开首的不易。实践也常常如此,只要作文有了一个好头,余下的部分就很容易行云流水般完成。古人用“凤头豹尾”来评价作文的优劣,就是说好的文章开头要写得有姿有色,像凤头那样精致秀丽,具有吸引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怀想天空 一考生 家乡的游云,游云中的飞鸟,飞鸟下的大枣树,大枣树下的竹藤椅,竹藤椅上的奶奶……你们,都好吗? 小时候就爱坐在树阴下,仰望天空,天空中白云在变幻着不同的姿态,鸟儿自由飞行.就这样呆呆地看着,就像很久以前的父亲.父亲看天,看出了门道,像是领悟到了什么.于是,他离开了.不久,又接走了还未领悟的我.随他来到这个城市,见了世面,可我的天空换了,没了那么白的云,那么多的鸟,却多了那么多的白眼,那么多的嘲笑.  相似文献   

7.
高艳哲 《新高考》2011,(11):4-5
笔者参加了河北省的高考语文阅卷工作,阅卷时遇到三篇争议作文,现将由这三篇作文想到的有关作文写作的一些感悟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感悟一:作文的关键得分点还是"切题"先看前两篇争议文。第一篇为《单选题》,该文一评42分,二评20分,三评42分。最终得分42分。  相似文献   

8.
漫步于姑苏城的石桥流水间,看着那青瓦白墙的庭院.闻着院子里传来的阵阵香气,眼前总会浮现那抹忙碌的身影……正值暮春.万物复苏,给人们以生机勃勃之感,走在熟悉而陌生的巷陌之间.被一缕熟悉的桂花香吸引。抬头时.已站在阿婆的院前。  相似文献   

9.
拒绝平庸 你正站在一面镜子前.打量着自己的模样。也许你会为自己过于普通的外貌而捶胸顿足——别急,普通并没什么.仔细想想是否平庸吧!  相似文献   

10.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原本栖息在洞壁上的蝴蝶,因蜡烛些许的光芒和温度,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而使他们移居更深的洞壁,不禁让大家感慨: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忧与爱 一如既往地,一头扎进厨房中,弯着背,双手不停地在水池与锅铲间来回移动,见我过来,便习惯性地抛出一个微笑。可我分明见到,在今目的微笑中.夹杂着些许特殊的神情。  相似文献   

12.
在这里,我们要讨论~篇被打捞起来的高考作文。这篇文章,初评为36分(及格分),二评为42分,三评为39分。复查阶段,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反复阅读后“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比初评高出18分。同一篇应试作文,判分出入如此之大,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何教授认为: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这份来自现实生活的质朴已经是久违的文风.  相似文献   

13.
窦立强 《物理教师》2009,30(1):19-19,21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8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的阅卷工作,几天的阅卷经历使我感触颇深,本文想结合阅卷(第15题)的一些体会,以及与其他阅卷老师进行交流得到的一些认识,谈谈在备考中应重视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  相似文献   

15.
《中学理科》2009,(9):9-11
评析:读了这篇文章之后,阅卷老师也不禁哑然失笑。这篇文章写得太生动,太形象了。轻而易举的就获得了阅卷老师的“芳心”:我们从标题“唉!这群男生”来看,不难发现文章写的是男生的群像,文章主要着眼在两个方面来“塑造”男生:一是男生“可恶”的一面,一是男生可爱的一面。且每一面都有总结性的话“呀,可恶的男生”“嘻,男生有时也可爱”,这样把这两面分开,层次显很清楚。  相似文献   

16.
我读了这次福建语文高考优秀作文,并不为之喝彩,而埋藏在心底的一种隐忧却涌上心头。阅卷者所提供的所谓优卷一律都是追求华丽,巧于“炫示”。这是好现象吗?所谓“炫示”.就是故意展示自己的才华,显露文章技巧以悦人,炫示思想,炫示积淀,炫示语言。从这次人选高考优卷来看,几乎全是“炫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2006年全国的高考作文命题,对多年以来使用的话题作文形式作了探究,着重分析了话题作文给目前中学作文教学带来的影响:话题作文使学生思维受到禁锢,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话题作文使学生为人失去诚信,不利于思想品德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绿色生活 蜗居一隅。剥落的朱红,凌乱的书架。飘摇的老屋……这一切,与理想中的绿色生活太不相称。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位老师与我争论,认为"真情实感"不应该再成为中学生作文评分的标准,只要想象合理就行.我大吃一惊,难道"真情实感"这一条评分标准也将不合时宜了吗?作文是在培养一种把谎言说得漂亮的技巧吗?这是现代社会的大势所趋吗?  相似文献   

20.
廿一世纪的第一个年头的七月廿二日,从江苏省高考阅卷点上传出佳话,在作文评卷中一位考生用古白话写就的作文,不仅让阅卷老师一致拍案叫绝,给出了满分,就连对录取工作中一向严谨的南京大学在阅读这篇作文后,当即拍板,表示愿意采取特殊政策破格录取该生。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