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中的对话,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想的交流、智慧的升腾和心灵的碰撞。朗读也是一种对话,是课堂上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对话。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成功朗读与作品、与作者、与生活的一种对话方式。朗读是口头语言的艺术。在课堂上,学生运用普通话把无声的书面语言用有声的口头语言抑扬顿挫地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表达出来,把视觉形象转换成听觉形象,就是这种艺术的再现。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对文章的一种再创造。一、用声去读课文,用心去与生命对话《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优美的抒情散文,…  相似文献   

2.
汉语言是生命跳动的语言,是图景灵秀的语言,是人性灵动的语言,是充盈智慧的语言。所以,对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语词、每一个句子、每一段文字,都需要阅读者用心灵去经历、用真情去解读、用智慧去品味、用生命去体验,  相似文献   

3.
汉语言是生命跳动的语言,是图景灵秀的语言,是人性灵动的语言,是充盈智慧的语言。所以,对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语词、每一个句子、每一段文字,都需要阅读者用心灵去经历、用真情去解读、用智慧去品味、用生命去体验,无论是初入学的小学生,还是学有所成的大学生,概莫能外。唯有如此,方可使它本质张显、生命还原、灵性生成.继而转化为学生的生命精彩与精神底色。  相似文献   

4.
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个学段的目标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它有利于记忆语言.有利于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培养表达能力.有利于掌握规范的语言.有利于陶冶情感。因此.毋庸置疑.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注重朗读是当前阅读教学的共同趋势。俄国作家果戈里指出:“像样地朗读一篇作品,需要同作者分享那充满他心灵的崇高感受,用整个心灵去感受它的每一个字.在朗读者的声音里听得出一种真实的内心的激动、浓厚的感情、生动的趣味、优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5.
<正>关于朗读的论述已有不少,我们应在朗读学、阅读学、教学论的视野中对其进一步全面认识,唯其如此,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加有效。朗读,是朗读者建立在生命意识之上的,依据固有的文字语言,借助朗读技巧创造属于自己的有声语言的精神活动[1]。建立在这样的认识之上,朗读能力的培养应该始终与品味语言、唤醒生命意识、展开丰富的精神活动紧密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其表现形式为用响亮、清晰的用声语言来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它是语言教学中最常见的练习形式。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  相似文献   

7.
邹丽君 《文教资料》2008,(20):120-121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如何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努力探究的问题.只有根据汉语音韵美的特性,在朗读中注重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品味叠音的和声美、平仄的跌宕美、押韵的回环美和语调的旋律美,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从而在朗读中表现文本语言色彩的音韵美.  相似文献   

8.
一、朗读语感的概念张颂教授说:“有声语言造诣,最重要的是语感,即接受和储存语言信息,发出和驾驭有声语言信息的悟性能力。”本文所论述的朗读语感是指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朗读过程中表现出的直觉和悟性。它要求朗读时对有声语言中包含的语音、语法、语义、情感等信息有精细、敏锐的直觉能力,并可凭借着准确的语感熟练地去驾驭语言。目前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特别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悟作用,但对于在理解感悟基础上如何外化的探讨则明显不足。朗读要求学生用直接可感、准确、鲜明、生动的有声语言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审美,再现作…  相似文献   

9.
"语言的力量和美展现在它的音响中,因此要让语言的感情色彩通过感情朗读,也就是通过听觉去感知."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朗读的重要性,在朗读指导的时候,我们通常面临的一个疑问是:感情朗读指导的最佳路径在哪儿?  相似文献   

10.
用富有感情的有声语言,清楚而响亮地去读,这就是朗读.朗读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阅读能力不强,那是决不能朗读得好的.因此  相似文献   

11.
电教手段在朗读教学中的运用王爱香赵秀华一、播放录音,加强朗读训练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是用声音增强原作力量的必要手段。朗读文学作品,是对作品的艺术再创造。它从视觉扩大到听觉,赋予作品以新的艺术生命;它是一种眼、口...  相似文献   

12.
<正>高中语文课堂始终是一门语言学科的教学过程,教师要从语言教学本质出发,分析语文的语言艺术所产生的来源与表现环境,继而帮助学生们提高语文信息的感知能力。朗读是学习语言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教师切不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忽视朗读的教学作用,要将朗读策略运用于语文教学的每一个角落。朗读不仅可以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读汉字读音,辨别汉字正确的字形,教师还可以通过朗读示范的形式教会学生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通过对当前高中生的语文朗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朗读的“火”?俄国作家果戈里曾说:“像样的朗读一篇抒情作品……需要同诗人分享那充满他心灵的崇高的感受;需要用整个心灵去感受它的每一个词。这时在朗读者的声音里  相似文献   

14.
朗读评价语言,是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学机智、口语技巧、教育智慧的外在表现.朗读评价语言运用是否恰当,影响着朗读教学的质量,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在低年级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艺术性的语言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呢?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方式。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其表现形式为用响亮、清晰的有声语言来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它是语言教学中最常见的练习形式。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  相似文献   

16.
谈朗读     
“朗读”是儒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中人物的性格,领会课文的精神,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而且,朗读还有助于正音,明确词义和词的感情色彩,掌握词性,理解句子的语法结构,理解篇章结构,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文字本来就是纪录语音的符号,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语言就是书面语言,书面语言的确比口头语言精炼、有条理,但是,口头语言却具有更直接、更强烈的感染作用,成功的朗读就可以取二者之长,它能以为一般口语所不能及的精炼,有条理的语言直接诉诸人的听觉器官,更有力地发挥作品的战斗作用。作为语文教学的手段之一的朗读,它的要求是较高的,朗读时要注意下述几个问题:按普通话的标准读准每一个字的音  相似文献   

17.
指导学生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借助朗读,可以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形象思维;可以学习祖国优美的语言,提高表达能力;朗读还可以陶冶学生性情,培养美的情操。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和启迪学生智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朗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朗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张焱,程岩朗读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这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的一种阅读活动,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用声音增强原作力量的一种手段。朗读文学作品,它从视觉扩大到听觉,赋予作品以新的艺术生命,是对作品艺术的再创造。也可...  相似文献   

19.
我在中学时代,就十分迷恋朗读,觉得朗读的感觉十分神奇。在我成了一名教师以后,朗读又成了我教学的法宝。过去,我陶醉在我的朗读世界,现在我与我的学生分享着朗读的快乐!我给他们读名著、读诗歌、读精美时文,让每一个学生去感悟语  相似文献   

20.
朗读能力的提高和朗读习惯的养成,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通过阅读悟出来的。因此,阅读教学要加强朗读训练。我们每教一篇新课文,总少不了反复朗读。那如何把朗读这一教学方法锤炼成课堂教学艺术,成为一种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语言节奏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