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贯彻出版专业硕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实践导向,完善"校企双导师"的培养模式,强化学界与业界的联系,尤其是了解当今出版行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编辑出版系于2012年12月22日召开了该年度四川大学全日制出版专业硕士生行业导师的第二次工作会议。来自四川新闻网、四川党建期刊传媒集团、四川  相似文献   

2.
针对社会及公众对当前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生招考及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议论,诸如"缓解就业"论、"收益"论、"差生"论、"换汤不换药"论、"招考模式雷同"论等质疑,提出自己的看法。文章以四川大学出版专业硕士生培养个案为例,阐明四川大学出版专业硕士在培养过程中的种种做法,并力图在实践中纠正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从而以自身实际行动回答社会及公众对专业硕士培养中提出的种种质疑。  相似文献   

3.
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开创了我国出版人才队伍培养的新局面,但长期存在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一方面,出版业人才紧缺,另一方面出版专业毕业生却无人问津。业界与学校合作进行制度设计与教育变革应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但真正的结合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在政府指导下,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应该发挥产业界的主动性,分类培养人才,三方合作进行人才价值评估。  相似文献   

4.
刘玲武  曹念童 《中国编辑》2022,(8):75-81+91
通过梳理18所高校培养方案等信息,可以将我国出版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归纳为综合型、实践业务型及特色型三类,其中特色型培养模式又包含科研教学型、国际型及区域型等人才培养方向。整体来看,我国出版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明确培养定位、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建设,以此提升出版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效果,推动出版专业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5.
根据现有的资料,目前国外有26个国家的124所大学开设了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国外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可分为基础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实践课程三类,模块化课程教学、项目式学习是其特色。通过对这些高校开设的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国外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呈现出了专业设置丰富多样,并呈良好发展态势,与出版产业联系密切,国际化、合作化程度普遍较高的特点。我国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可从加强学术型出版硕士培养、加强课程与行业对接、引入项目式学习等实践课程、提高国际化合作与发展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6.
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存在着“先天不足”的薄弱性以及“后天失调”的迟滞性等弊端,使其难以与出版业融合发展的鲜活业态合拍,所以出版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方式必须进行变革创新。CDIO理念作为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创新型教育培养思维与模式,对出版专业硕士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指导性。在如今媒介高度融合和研究生教育融通创新改革发展的背景下,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工作可以遵循CDIO理念,结合当下实际,进行包括体系化的项目细分、共通性的课程组织程序、改进与完善成绩评价方式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探索,走出一条出版专硕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7.
梁容梅 《兰台世界》2006,(10X):44-45
近几年,全国各地档案部门都是在“双套制”政策指导下开展工作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发现“双套制”归档工作实行起来困难不少。现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实行情况来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8.
孙韵 《现代出版》2014,(3):33-35
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依然存在着供需脱节的矛盾,需要不断地进行编辑出版专业教育改革。一是明确专业理念,加强学生专业精神培养;二是加强课程改革,打造复合型出版人才;三是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实践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互联网+"的底层含义,对出版和出版业进行了重新解读,提出出版业应在新的价值网中重新定位,还提出了"项目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主张项目教学贯穿教学的始终,使学生通过教师主导的真实或仿真的项目以及学生自主开发和运作的创新项目,实现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人才需求的目的;6.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双套制”与“双轨制”对电子文件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文件档案以其信息传输的优越性,对传统的纸质档案的运用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目前的电子文件无论从法律保障还是从安全性角度而言,还不能完全取代纸质文件,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不可避免地在一段时间内相依共存.因此,探讨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制定“双套制”与“双轨制”管理的规则标准,拓展传统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  相似文献   

11.
陈洁  陈琪 《编辑之友》2022,(6):26-32
“双减”政策下,教育需求从地震的教培行业涌入教育出版业,对教育出版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双减”直接影响着教育出版的教材教辅布局,而素质教育、智能硬件、托管政策等新兴赛道同样推动着教育出版的内容素质化升级、数字融合及服务转向。面对“双减”带来的教育新生态,教育出版应以优质内容打造为基点,以纸数融合的教育服务为抓手,参与构建良好的教育出版生态。  相似文献   

12.
“双套制”下档案管理理念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文件以其信息传输的优越性,对传统的纸质文件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现阶段由于人们对电子文件的安全性还普遍存在怀疑态度,使得电子文件只能与纸质文件共存发展。这种双套制运行模式虽然更加安全但也给档案部门带来了不小的负担,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子文件终将完全取代纸质文件,档案管理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赵文竹 《采.写.编》2023,(12):152-154
本文主要以“双减”政策下教育出版作为研究内容,先分析了“双减”政策下教育出版的新变化,然后对“双减”政策下教育出版的发展机遇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深入总结和论述了“双减”政策下教育出版的使命与担当,主要包括加强校园阅读拓展服务、加强出版社品牌建设、调整出版结构、建构精准课后服务课程体系、重视人才建设等,以此来促进教育出版行业的健康发展,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更好地渗透与融合“双减”政策,使其与教育出版行业紧密联系。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就此课题开展深入分析,争取更好地改进和完善“双减”政策下教育出版,为推动我国教育出版行业发展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出版专业办学历程,描述了其办学实践在面对产业变迁、学科转型、教育改革的三重压力时,如何从初创时专业定位的游移困境中挣脱,走上了先“去出版”而后“再出版”式的专业发展之路。“去出版”意味着要深刻理解产业现实及人才需求;“再出版”则意味着要理顺专业内涵与办学实践的关系,找到建设专业特色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5.
傅韬旭 《今传媒》2024,(3):71-74
家庭教育类图书出版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供科学的指导。“双减”政策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顶层规划,为家庭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给家庭教育类图书出版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对家庭教育类图书出版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类图书出版的新机遇进行了剖析、研判,并在解读困境与机遇的基础上,从推动出版专业化、打开增值思路、打通营销、技术加持四个方向探讨了“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类图书出版的升级路径,旨在推动家庭教育类图书出版长足发展,助力“双减”政策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6.
17.
高职广告专业是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提高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业能力,这是摆在所有高职院校广告专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工作室"制教学是一种促使学生与专业岗位实现"零距离"接触的教学模式,是推动高职广告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我校广告专业坚持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构建以"工作室"制为核心的实践性教学体系,进行了一系列大胆尝试和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刘滢 《出版参考》2023,(1):39-41+50
教育出版是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业的重要参与者。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本文综合分析出版和教育相关政策对教辅出版的影响,并对教育部办公厅分5批发布的102个“双减”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各地各校纷纷将“双减”的重点聚焦于作业设计,本文尝试在此基础上分析教育模式变革新形势下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的方向,以便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9.
当前出版产业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从地区分布、学校类型、办学层次和培养学院等维度,分析了我国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状况与趋势。基于26所高校培养方案内容分析,结合实地访谈材料,从培养目标、办学定位、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考察了当前出版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着眼职业胜任力、探索精准施教、洞察行业趋向、做足特色培养、做实专业实践等层面,构建新生态下出版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提升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数字出版专业教材建设研究,促进数字出版专业人才培养,助力“十四五”时期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现有的数字出版专业教材的建设状况,分析数字出版专业教材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包括内容建设的系统性和时效性不足、数字化建设滞后、应用推广效果不佳等,从紧扣国家战略方向、优化教材结构、拓展教学平台、吸引优秀人才四个方面提出具体推进路径,为“十四五”时期数字出版专业教材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