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国家教育部启动了一系列举措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方向,地方高校则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在当前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和金陵科技学院积极筹办软件科技大学的背景下,本文着重探讨了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协同人才培养机制,该机制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在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多层次多渠道的资源和利益共享,达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迫切需要绿色技能人才的支撑,校企合作是提升绿色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市场经济下企业发展的内生需求。协同理论和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系统具有内在契合性,运用协同理论分析发现:企业是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系统的慢弛豫参量;基于教学过程的自组织演化是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发挥校企协同效应可以提高绿色技能人才质量。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系统应该通过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协同、专业设置和产业需求协同、课程体系和职业标准协同、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协同,协同培养绿色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类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逐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基于协同理论,剖析了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参与者的需求,明确各方主体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过程中的责任,力争参与各方主体的利益最大化。从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各参与主体的优势和作用,解决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存在的利益需求冲突。在校企合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长效运行机制下,高职院校可以持续向企业输送符合行业标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断为企业储备后备人力资源。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一线技术技能大师到校兼职优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共同参与课程开发,保障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前沿性,提供实训设备、实习基地充实学校实习实训条件,助推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校企协同共赢长效合作机制有助于扩大校企合作各参与主体的利益交集面,强化协同共赢机制,促进多方价值实现;优化合作运行机制,达成融合协同目标;完善合作保障机制,激励合作长效共赢,使教育、人才和产业链彼此交融,价值取向趋同。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促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推动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探究当前我国地方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现状,以某省某地方高校和企业为调查对象,积极借鉴和发扬已取得的发展成效,但同时对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培养载体与企业配合不密切、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脱节、校内师资缺乏实践经历等,进行改善和调整,以创新育人机制为统领,分别从教育层次机制创新、教育形式机制创新以及教育功能机制创新等三个方面,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新发展、新创造。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协同育人是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新型模式.高职院校要构建紧密、稳定、深层次校企合作育人机制.要从利益驱动机制、沟通协调机制、权力约束机制、利益保障机制入手,校企协同育人可以校企合作理事会为载俸,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发课程资源、校企人员互聘、实训基地“内外兼修”、综合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等方式,实现校企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人员共用、基地共建、质量共评的全方位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植物保护专业是农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和农业高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建立在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需求机制之上的校企协同育人教学和办学探索与改革,其成果惠及高校、企业以及广大学生群体,对于我国高校培养人才改革、教学模式调整、师资力量整合以及校企高效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进一步创新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机制需认真厘清校企协同的基本意涵。当前校企协同培养工程人才存在政府制度规范缺位、企业协同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在建立协同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机制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升责任意识;建立协同联邦,实现利益共赢;行业广泛参与,突破协同瓶颈;主动服务社会,提升协同引力。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当前校企合作存在深广度不足、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校企协同育人、资源共建共享是构建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的必由之路。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通信学院为例,校企共建"江苏省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实训基地"、"信雅达企业培训园"等4个各具特色的基于利益捆绑的校企"资源协同体"案例,提出了联合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长效合作新模式,并从学院和企业两个方面分析了通过资源植入、资源互换,校企协同育人所产生的效益,探索了基于利益捆绑的深度校企合作平台和长效机制建设,对校企协同育人的发展前景作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的成功与否、效果好坏取决于机制建设,必须有一个相对合理稳定的科学机制,其中包括法规、制度和体制模式制构建,强化内部挖潜和外部结合,借鉴国外先进的职教经验,打造我国新型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以此推动和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0.
陈雪  赵胜男 《海外英语》2022,(3):187-188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飞跃式的发展,对于商务外语人才水平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各个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是以企业的需求导向为依据来制定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的。以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切实严格地保证了培养的商务英语人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1.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需要重视体制机制创新,特别是市场配置机制、政策激励机制和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在市场配置机制方面,要正确协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企业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关系,坚持互惠性、互补性、主动性和协同性原则。在政策激励机制方面,要注意营造高校内部和校企外部的创业创新环境,同时制定校内的激励政策和政府的激励政策。在合作运行机制建设方面,要充分把握世界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的趋势,认真理解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深度合作"和"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的思想,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和运行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管理学中的协同理论应用于教育学的研究领域,按照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规格,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优势,探索从双主体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建课程体系和实践基地、共建共享特色教学资源、双导师制班级管理、校企联合打造双导师教学团队、共同制定学生考核与评价体系六个方面,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为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当下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力量,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适应产业变革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就必须要与当下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背景相结合,数字化思维能力、数字技能和数据管理能力、数字化服务能力都是数字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校企协同育人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坚持不懈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坚实推进数字经济引领创新人才培养,围绕产业变革新导向,探索更加多元、开放的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酒店行业的日益壮大,酒店行业的专业人才处于严重不均衡的发展状态,因此,为培养酒店管理专业高层次的"技能+管理"二合一型人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形式越来越受酒店和高校的青睐。以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机制作为切入点,探讨协同育人平台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5.
16.
高校人才培养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不可回避的一个新问题,校企合作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举措.当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理念不足、师资力量不够、创新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应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组织机制、制度机制、管理机制及保障机制,有效对接社会人才需求目标、吸引企业积极参与,促进高校、社会和企业三赢,全面推广校企协同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而校企合作教学的开展能够促进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但是在当前的合作教学中有很多问题限制了协同育人的效果,这就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制订的合理的解决方案,保证合作教学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是高校与企业双方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培养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最佳模式,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途径之一。需要政府部门顶层的设计、扶持(含教育部门对高校评估体系的完善),学校与企业形成共识,加大建设校企合建的人力创新基础的力度,构建“工学结合”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一平台、两重点、三适应、四转变"的工作思路,是校企协同育人的先导。在此基础上,着力构建紧密、稳定、深层次的校企合作育人的运行机制,包括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沟通与协调机制和保障与约束机制,破解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性障碍。按照层次高低,可将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分为项目需求模式、平台互助模式和战略联盟模式,其中在战略联盟模式下构建"五共一体"的校企合作育人体系,是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产教融合背景下,构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是各高校创新教育改革方案得以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之一。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缺乏互动机制和实践平台、合作培养体系不完善、双方合作缺乏项目的依托等问题和不足。从校企合作共同搭建数据平台、构建培养创新实践机制和体系、依托创新型项目发挥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展开研究,为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