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网络词语的谐音及规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讨论网络词语的谐音及规范问题。文章对网络词语中的“谐音”现象进行了分类,并从树立语境、语体观念、制定网络语言规范管理办法和强化规范意识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谐音词语及其与谐音双关、谐音析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谐音词语是一种特殊的词语现象,人们利用谐音手段把本无联系的两个词联系起来,在特定环境中使本词与本词的谐音词的意义建立了稳固的并行关系,造成一个语形中并存两种意义的结果。谐音词语主要有祈福谐音词语、避讳谐音词语、谐趣谐音词语。谐音词语和谐音双关、谐音析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追求经济、快捷及方便的表达要求,网民们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创造词语。其中,使用谐音手法创造的新词占了网络新词的很大一部分。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网络谐音字词进行探究,即谐音字词的分类、网络谐音与传统谐音的区别、谐音字词产生和流行的动因分析。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谐音现象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网络数字谐音词语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网络数字谐音词语有招呼语、简单的日常用语和表示爱情的词语等三类。数字和社会化没有关系,和所谐汉字也不一一对应。它适应网络交际的简约性,又和汉族人的谐音化相联系。互联网的开放性和青少年的求异求新心理促成了它的广为传播。  相似文献   

5.
网络词语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探讨了现代汉语网络词语的产生动因,认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社会大众心理等因素催生了网络词语。归纳了网络词语的来源,即:谐音、外来词、方言词、旧词新义、简缩造词、自创新词。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网络词语问题作了一定程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网络语言的谐音现象是网络词语生成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网络语言中新的变体,本文以网络语言的谐音为切入点,分析了汉字的谐音手法在网络语言中的运用探讨了面对网络语言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分析了网络流行语英译过程中出现的词汇空缺类型,包括:简缩类词语空缺、谐音类词语空缺、"象形"类词语空缺、叠音类词语空缺、方言类词语空缺;同时探讨产生空缺的原因包含社会生活环境不同造成的空缺和语言结构形式差异造成的空缺等。  相似文献   

8.
皮亚  肖筱 《考试周刊》2014,(64):21-22
网络新兴词语的产生和快速发展主要是社会因素和语言本身的幽默性综合发展的结果,但网络新兴词语的幽默性通常在于谐音错字和谐音错音,这就要求民众辩证取舍。本文分析网络新兴词语的分类,语言特点及其幽默效果,并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从社会因素制约、人群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三方面分析网络新兴词语出现和流行的原因,让人们更客观辩证地看待这一社会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9.
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间与空间以及一定的主客体中流行的词语。网络流行词作为流行词汇中一部分,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显得更加有研究的价值。而网络流行词汇主要又有缩略词、谐音词、分合音节词、会意词、象声词、字母缩写词、移用词七大类,通过研究这七类网络词汇的现状、影响及发展趋势,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网络流行词汇。本文选取了网络词汇中谐音词为此次研究的重点,主要分析谐音词在网络流行词汇中的分类、成因与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时代的更新,网络新词层出不穷。成语作为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网络新成语以其独有的特征成为当下最流行的网络语言之一,与传统成语相比,网络新成语有新的特征。其构成方式主要有旧词新解、词语缩略、汉字谐音和用典。合理规范网络新成语有助于语言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谐音造词在汉语中大量存在,北京话这方面的词数量多,具有代表性,但其中很多词的谐音理据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刘敬林、刘瑞明二先生近作《北京方言词谐音语理据研究》对此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三项重要成果:为“词的理据中断”补充出“谐音造词法”新类型;论证了汉语谐音造词法中存在“三曲折”的特殊类型;为“语流音变”补充出“同音兼并”的新类型。  相似文献   

12.
佤语谐音词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两种:声母相同,变韵母;韵母相同或相似,变声母。从意义上看,谐音词是在词根词素的基础上表示"泛指、概称"等意义,同时还带有一些表卑的附加意义,谐音成分本身并不表示任何词汇意义。此外,形容词词素谐音词主要起强化作用,动词词素构成谐音词具有表名物意义的语法作用。谐音词在日常口语中通常连用,但在熟语、祭词等口传文学用语中,为了句式工整的需要,常常可以把词根词素和谐音成分拆开使用,但这并不改变谐音成分的依附性。  相似文献   

13.
英汉语谐音仿词分为同音仿词和近音仿词两大类。分析两类谐音仿词的运用,并运用语言学相关理论研究谐音仿词新奇、幽默和简洁的修辞特色,在英汉语言的众多构词法中,谐音仿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奇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隐实示虚,是有意把词的真实用字换成借用的谐音字,形成理解的趣难。各地方言都有一大批这样的词语。文章试图辨析和欣赏乌鲁木齐方言隐实示虚趣难词。  相似文献   

15.
“口彩”(吉祥话)是极富民俗特色的语言形式,是民俗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构成方式看,主要是谐音“口彩”;就其使用来说,可用于各种民俗场景。  相似文献   

16.
大量使用汉字谐音,是目前网络语言的一大特点。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是现代汉语在网络世界中的新的变体。文章以汉字的谐音手法在网络新造词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分析网络汉字谐音词的分类、功能、原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语言是网民在网络社区通用的一种语言变体。模因论是阐释语言现象的新理论。语言是模因的载体之一,模因也被寓于语言之中。以模因论为视角,通过某一谐音模因进行构造、借用外来语言模因仿造、直接使用某一方言模因进行构造、缩略模因进行构造网络词;用标点符号的“超常”书写,忽略大小写规则;以固定句式去诠释不同的内容解读网络语言的变异,为研究网络语言创新了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8.
谐音衔接作为一种语篇衔接手段,可以分为“显性谐音衔接”和“隐性谐音衔接”两大类。文章运用从网络上收集.到的“杯具”及衍生的谐音流行语,对这两大类谐音衔接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谐音衔接在本质上是语义的,语音只是衔接的表层手段,深层目的是实现篇章的语义连贯。  相似文献   

19.
鲍士雪 《沧州师专学报》2009,25(1):30-31,38
文章对火星文中的谐音新词进行了分类描写,并分析其繁荣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