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1983年以来,我们通过多次学习和讨论,逐步明确了农村中学应转到主要为本地经济发展培养各类人才的方向上来,并进行了教育改革。在扎扎实实地上好文化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我校大力加强了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基本劳动技能培养,实行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学生将来从事农村商品经济并向深广方向发展,打下坚实的  相似文献   

2.
我校是一所农村重点中学.1983年春,学校根据部颁教学计划将劳动课改为劳动技术课,将劳动教育发展为劳动技术教育.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和实践,到1984年秋,自编了一套劳动技术课教材.这套教材几经修改,即将再版.在编写这套教材中,我们有这样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我校几年来一直重视对少年儿童进行劳动教育,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三条。一是全面规划,内容、场地、师资三落实。我们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结合农村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加强热爱农村、热爱农业劳动和农业技术教育为重点,全面安排了各年级教学内容,制订了劳动课教学计划。低年级以自我服务性劳动为主,随着年级增高,逐渐增加农业劳动的比例,并不断提高要求。在小学阶段,我们要求儿童初步  相似文献   

4.
我校是一所农村完中,有十六个班,八百多名学生,五十多名教职工。自1978年以来,我们在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规定初中、高一年级学生每周劳动半天,高二毕业班安排一定的课外时间,种蔬菜和参加临时性突击性的劳动,高考结束后回校集中劳动7—10天。两年来上级拨给我校基建费二万多元,我们组织师生参加勤工俭学劳动,如捡石头,挑砂,挑黄泥,打土砖等,兴建了钢  相似文献   

5.
我校是丰南县一所镇办普通初中,自1988年被确定为河北省中学综合教改试点校后,我们坚持以“两个必须”为指针,在实施农村初中办学方向转轨,努力为本地经济建设服务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市、县教委先后三次在我校召开教改工作现场会,中国教育电视台为我校拍摄了专题录相片,1992年我校被评为省级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 一、提高对农村教改的认识,端正农村中学的办学方向 1988年底,我县被确定为国家级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和实施燎计划实验县,我校被确定为省农村中学综合教改实验校。农村初中怎样办才能真正提高  相似文献   

6.
我校地处农村经济发达的马桥镇。近年来,我们在开展劳动习惯培养的研究中,逐步明确了劳动教育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参与劳动的问题,而是一个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问题,它是属于道德品质教育范畴的。因而,我们注重学生劳动习惯培养与德育工作结合,将学生劳动习惯培养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系列,把劳动习惯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抓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校通过开展小种植教学活动,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本校特点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在校生1600多人,校园占地52万平方米,其中有10块园林和6700平方米的劳动基地。1996年,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我校大部分学生...  相似文献   

8.
构建农村综合中学之探索罗兆焕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近年来在开展教育改革、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作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具体作法如下:一、开设职业技术课我校对普通高中班每周安排两课时劳动生产技术课,教材采用《农村实用技术》课本,任课教师为职师毕业的专业教师。...  相似文献   

9.
我们户县二中是一所农村中学。建国30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以前是农业基础知识课),全面地提高教育质量,为当地农村培养了一批农业技术骨干,同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定数量的合格新生。我们坚持开设劳动技术课的做法是: 一、结合相应学科和科技活动进行劳技课教学。我校在1956年就建立了生物实验园地,1958年创办了校办农场,结合生物课和农业基础课的教学开展了以小麦育种和蔬菜栽培为主的多项科学实验活动,先后参加了省、地的小麦、玉米、棉花、土肥、植保等科技协作组织,承担并完成了小麦、玉米、棉花品  相似文献   

10.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近几年来。在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积极开展劳动技术教育,为各级学校和当地农村培养了一大批受欢迎的有用人才,我校的一件编织作品被选送北京参加全国劳技成果展览,我校学生在参加华东地区农村中学劳技竞赛中获优秀奖,在苏州市首届劳技竞赛中获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两个,在常熟市举办的二届劳技竞赛中连续获得团体一  相似文献   

11.
于海洋 《辽宁教育》2022,(19):22-24
<正>初中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教育项目为载体,为开展劳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情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形成崇尚劳动的品质。作为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我校选择以农业生产劳动为重点劳动实践课程项目。  相似文献   

12.
我校是一所有九个初中班、三个高中班的农村普通中学。按教育部规定,一九八一年秋在高一开设了养兔专业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试点。经过两年时间,这个班的学生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较好地掌握了养兔知识和独立饲养家兔的能力。一九八二年秋,我们又在招收的高一开设了林木嫁接专业课。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农村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使教育更好地为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一项重要措施。农村中学要把双重任务落到实处,必须搞好劳动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3.
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初级中学,现有九个班级。学校为了适应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振兴本地经济的需要,从1982年起,开设了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劳动技术课。从而,使普通中学的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早期结合。多年来在我校培养的学生中,有60%左右继续升学,40%左右回乡。在回乡的毕业生中,多数活跃在农、副、工的各条战线  相似文献   

14.
我校是一所农村全日制中学,绝大部分学生是农民子弟,毕业后,除了一小部分升学外,绝大部分要回家参加农业生产。因此,我校的生产劳动主要有:在校内农场劳动、下乡到生产队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包括家务劳动)等四种。由于农业生产必须适应当地季节,气候,达就决定了学生劳动,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同时,农业生产还需要平时管理,所以还应有部分学生分散在平时劳动。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中重要的一环,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农村小学,我校坚持劳动教育和重视劳动教育,并且在尊重教育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努力创新,形成"立新"的劳动文化。  相似文献   

16.
我校地处江西省弋阳县北部山区,是全国农村教育改革实验联系学校,地区开发校园经济示范校。近年来,在上级党政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本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立足本地,面向农村,以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为农村建设有用人才为目标,引进职教因素,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实验,不断探索农村初级中学深化教育改革新路子。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初步形成了文化教学与劳动技术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闯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办学道路,为农村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 这条道路是怎样走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学校位于农村,学生都是农民的子女,他们从小就跟爸爸妈妈一起劳动,已经懂得一些生产劳动的知识和一些劳动技能;学校里又有园地,有十边隙地,这一切为我们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校各年级的劳动课内容和要求是不同的。低年级不排劳动课,只要求他们在课后能学会打扫地面、抹桌椅等;有时也让他们回去帮妈妈喂鸡鸭,带小弟弟小妹妹等。要他们知道,小孩子从小应该学会做事,会做事的孩子人人欢喜。要他们扫地时能扫到每一个角落,桌位抹得干净。中年级劳动的内容除了进行自我服务劳动外,还在校园里管理蔬菜;在家里帮助割草、放羊等。要他们懂得,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是劳动创造的,在我们国家里人人都要能劳动,劳  相似文献   

18.
我校地处辽东山区凤城市草河经济管理区 ,是一所省教育厅直属的农村实验中学。多年来 ,我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坚持面向农村、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狠抓“实验、示范、实效” ,培养出的学生既有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 ,又有从事农村各业生产或经营的基本技能 ,深受社会欢迎。一、坚持面向农村、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邓小平同志 1978年 4月 2 2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 ,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1月7日,德国教育专家本恩特·桑特哈斯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顾建军博士、江苏省劳技师资培训中心(苏州教育学院)冯圭璋主任一行专程来到我校开展劳动教育调研活动。专家们听取了学校专题工作汇报,翻阅了学校劳动教育档案,观摩了学生劳动技能表演,参观了实践基地和专项展示室,对我校劳动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恩特·桑特哈斯先生称赞:“Sehrgut。”(德语,很好的意思)一所普普通通的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缘何得到中外教育专家的青睐?反思我校的教育历程,我们认为:只有使劳动教育成为一种理论的、技术的、实践的、…  相似文献   

20.
我校是一所新办的全日制农村完小,设立在赣州市郊外。全校有教师十八人,都是解放后从师范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去年下学期,通过大学毛主席著作,教师们深刻地认识到实现革命化劳动化的重大意义,因而迫切要求到工农群众中去锻炼、改造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除坚特组织教师每周参加一次校内劳动外,还分批分期地组织教师每周轮流下厂、下队劳动,现已形成了制度。这一工作,我们是怎么开展起来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