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溪 《华章》2011,(22)
文章从学习了中国文化养分并扎根自身文化特质的日本的传统文学巨著--紫氏部的<<源氏物语>>谈起,讲到日本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川端康成的<<雪国>>,粗略地分析了日本文学"从取之于世界到走向世界"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2.
《文山学院学报》2016,(1):48-52
行旅是白居易一生的重要活动,前期行旅充满忧伤,行旅是个人私事,行旅原因是随父漂流和参加科举,行旅目的地是父亲任职地与科举考场;后期行旅有忧伤也有快乐,行旅是公事,行旅原因是被贬、量移、任职、出使,行旅以长安、洛阳为中心。行旅中,忧伤悲愤刺激创作,悠闲有助于创作,地域美景引发创作,历史文化启示创作,驿馆题诗激励创作,所以白居易创作了大量的行旅诗。  相似文献   

3.
羁旅行役是诗歌创作的传统题材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旅诗的创作处于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大量的诗人作家都开始关注个人的荣辱得失,开始寻找自我的生命体验。谢朓作为这一时期的伟大诗人,由于受到人生际遇的影响,开始创作行旅诗,他所创作的行旅诗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色彩,并且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萧统在《文选》中列入了他的9首作品,可见对谢朓所创作的行旅诗的肯定。以谢朓的被收入《文选》的这几首行旅诗这类文体作为立足点,从行旅诗的概念界定、思想情感和成就等方面,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语文建设>>2008年12期刊载的<<"不知所踪"应是"不知所终">>一文,认为"现在报刊上常把不知道结局或下落表述为‘不知所踪',……‘终'有动词的用法,而‘踪'显然是名词,不能作动词用,故不能写为‘不知所踪'."经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语言事实并非如此.故略述陋见,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名利场>>和<<家,N次方>>是不同时代的作品,但利蓓加和赵雯却同样笼罩于名利、虚荣、攀比心之下.她们在主观心理方面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性格特点、价值观和爱情观三点.在品尝了名利场的滋味后,她们均顿悟到了"浮名浮利,一切虚空"的道理.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因其对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描写的淋漓尽致、行去流水般而流传于世,书中处处不在的悲天悯人之情无不预示着悲剧的必然性和浓重色彩.本文尝试着从性格特征着手,就<<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的必然性谈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7.
初中阶段,阅读教学尤显重要.而在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又是检验着阅读教学效果的优劣.笔者根据<<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词汇的教学要求,讨论英语教师在阅读课中词汇教学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学想象是基于对文本知识的符号加工、图像表征和意义建立的认知过程,是语文学习特有的意象思维过程.语文学习需要想象的参与,通过文学想象促进学生文本理解、形成形象思维、丰富语文学习的情感体验.从文本理解到文学想象的发生,促生了学生的文学审美活动,实现了文本所蕴涵的对学习者的审美期待.文学想象以感知文本意象为基础,主要包括人...  相似文献   

9.
雷宁 《华章》2011,(22)
从内容结构入手,逐层分析白居易<<琵琶行>>的思想内容;结合琵琶女的歌伎形象特点,着力分析诠解了诗作对于琵琶女高超演奏技艺的描写.继而总结<<琵琶行>>的艺术性,深化对诗作内容的解读.由是,从思想内容、结构形式到艺术特点对全诗进行了全面透彻地分析鉴赏.  相似文献   

10.
愚溪先生作词,王世光作曲的混声合唱曲<<梦里失落的家乡在呼唤>>[1],是交响清唱剧<<霜降之歌>>的选曲.作品饱含了离乡的台湾游子对大陆母亲的深切思念之情,词曲旋律感人至深.通过对合唱旋律线条与伴奏、歌词深刻内涵以及对词曲结合巧妙手法的分析,解读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与原乡情结.  相似文献   

11.
文学是语言艺术,作为对“想象的世界”的表现,文学语言和普通的实用语言的不同,在于其情感性、多义性,在于其联想的丰富和多彩。文学作品的形象是通过间接的方式,通过想象的过程呈现给读者的。文学文本中语言符号与意义的分离与偏转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和空白,为欣赏者留下了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欣赏者需要依靠想象的能力对空白进行独特的、创造性的填充和确定。因此,把握文本的思想深义,感悟艺术形式的表现技巧,最重要的首先是对文学文本层面的认识,然后经过想象、联想的作用,唤起具体可感的个人艺术世界,即创造性的艺术形象世界。艺术形象沟通了作品的浅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鲍照的行旅诗承载了许多感伤因素,少峻洁之气,厚涩深沉,很少抒发高蹈理想,行路难的思想贯穿鲍照的整个行旅诗创作当中。鲍照行旅诗体现出沉郁深秀、凄清苍凉的风貌。鲍照行旅诗抒发了羁宦倦旅的愁绪,表达了思乡归隐的心情,生动地展现出寒士的真实心理世界。  相似文献   

13.
迪斯尼公司选取了优秀的题材作为故事蓝本,成功地将文学经典变成了卡通剧本:一系列经典童话在卡通屏幕上的重现使迪斯尼成为儿童世界的精神乐园;莎士比亚等名家作品的动画演绎则将儿童视角投射到成人经典文本上,构造了成人与儿童的双重视界。迪斯尼卡通始终表达和传递着生命、爱、正义、自由等积极向上的主题与精神,凭借丰富的想象、细腻的情感、浪漫的童话理念的充分运用,其开拓了一个无限延伸的异想世界。  相似文献   

14.
鲍照的行旅诗承载了许多感伤因素,少峻洁之气,厚涩深沉,很少抒发高蹈理想,行路难的思想贯穿鲍照的整个行旅诗创作当中。鲍照行旅诗体现出沉郁深秀、凄清苍凉的风貌。鲍照行旅诗抒发了羁宦倦旅的愁绪,表达了思乡归隐的心情,生动地展现出寒士的真实心理世界。  相似文献   

15.
苏玉惠 《教育艺术》2009,(12):36-37
想象作文是以想象为主体的一种作文形式.它要求学生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为基础,以合理、科学性为准则,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作文世界里自由飞翔.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呢?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宗师--英国诗人艾略特和德国作家卡夫卡的创作风格迥异,但笔下的情致却有相似的意趣--表现现代社会的混乱、冷漠,反映置身其间的现代人的孤独、痛苦与困惑无奈.卡夫卡的<<变形记>>和艾略特的<<荒原>>在表现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方面既有共同的出发点--现世的苦难,也有不同的归宿--卡夫卡是由苦难到绝望;艾略特是由苦难到拯救.  相似文献   

17.
苏童是个说故事的好手,他借助文本来表达心中的这种复杂的感情,从而依靠想象来获得现实。在文本世界中他借用许多的意象来成就自己的感情,在意象群中体现了对审美的自觉追求。他在想象的文本世界中虚拟自己祖辈的故乡,还有香椿树街少年的生活,在想象中飞翔,也在想象中失落了。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世界学者对苏轼文赋的研究和题画诗的研究,不如对苏轼其他文学成就的关注那么广泛和深入。本文从英语世界的苏轼《赤壁赋》研究概述、"赤壁赋"的英译、《赤壁赋》的英译注释与评论、苏轼《赤壁赋》原文本的解读等方面对英语世界学者对苏轼《赤壁赋》的译介做了梳理,并对译介过程中出现的误读、误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课文,基于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以饱和的感情、高超的艺术、丰富的想象和精美的语言,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想象和自由表达的空间。它召唤着细心的读者去那里徜徉,去想象作品的意蕴空间,品味文本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这就要教师要创造性地活用教材,以课本为依托,引导学生舒展内在的想象和情感,探寻作品的意义和精神灵魂,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和领悟。一、品味词句,在想象中感悟文本的真情  相似文献   

20.
自然界因人的介入而呈现三重性:想象世界、对象世界和客体世界,其中客体世界成为人的创造对象。创造力便是往返沟通对象世界与客体世界的能力,由此形成的可逆思维构成创造力的基本认知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