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论一方面表现出与英国现代文学批评关注政治的传统之间的传承关系,另一方面也是英国现代文学研究传统向文学的文化研究转向的一个表征,审美意识形态论是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发展。审美意识形态论在70年代主要表现为文本意识形态论,在80年代主要表现为批评理论的意识形态论,在90年代主要表现为美学理论的意识形态论和文化理论的意识形态论。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存在着关于意识形态的众多定义.伊格尔顿认为,文学属于意识形态,并有审美功能.其基本立场是站在审美话语的精神内涵上探析审美意识形态的张力意义.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明显存在宽泛化的倾向,应该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3.
在文学本质问题上,伊格尔顿不仅是一个解构者,更是一个建构者,而"意识形态"可以说是伊格尔顿讨论文学本质问题的关键词.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具有历史性、复杂性、实践性三个突出特点.通过考察历史上人们"文学观"的演变.伊格尔顿发现种种文学观都是由某种"意识形态"所支配的,并由此得出了"文学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结论.透过"文学是什么",伊格尔顿所关注的实际是"当前文学研究应该研究什么"这一问题.根据"促进人类解放"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总体目标,伊格尔顿认为文学研究的核心任务是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无论是传统的文本批评还是新兴的文化研究,凡是符合这一任务要求的就应当提倡,否则就应当反对.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意识形态是一个具有现实关怀立场的批判性理论范畴,伊格尔顿也正是继承了意识形态的这种特点。他在文学和美学领域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坚持关怀现实,力图揭示意识形态生产的文学背后的社会权力关系以及审美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现象的各种复杂机制。这为文学批评和研究带来两点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伊格尔顿对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成就十分突出。他试图建立以意识形态生产为核心的"文本科学"和"审美意识形态"范畴,重新赋予了意识形态批判的力量,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的当代价值。本文从文学和美学两个范畴分析伊格尔顿文艺理论中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继阿尔都塞开创了从文本-意识形态的离心结构去研究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新模式之后,马歇雷进一步突出文学性因素,揭示出文本中意识形态"在场-不在场"的深层辩证结构.伊格尔顿则运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克服了他们的唯心主义倾向,深入阐释了文本-意识形态的复杂性,从而建构起了"文本的科学".  相似文献   

7.
美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维护和巩固社会秩序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美学是一种有关身体的话语,美学是作为沟通感性与理性的的媒介而产生并发挥作用的。重建唯物主义美学,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回到起源,从身体的视角出发重新思考一切,恢复身体话语的基础地位。身体话语的建构过程经历了马克思、尼采和弗洛伊德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师伊格尔顿认为文学并没有一种恒定的本质,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支具有与生俱来的政治性,它与其它次结构(sub—ensemble)的意识形态保持着距离,社会语境的变化会影响到对文学的认识。他的反本质主义思想启发我们摒弃僵化的文学观念,以一种灵活、务实的态度对待文学———在当下,以文学批判社会的同时充分丰富文学在形式方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历史上种种意识形态理论的分析,伊格尔顿提出了意识形态有认识论与存在论两种形式,并认为意识形态的实质是其承担的阶级职能.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学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意识形态生产的六个范畴,这些范畴从某种意义上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但由于他没有弄清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因而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缺位的前提下建构的所谓审美意识形态理论是难以完成其提出的解放功能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以不同路径和方式继承了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其中本雅明技术决定的艺术生产论改变了文学艺术的构成方式及其与大众的关系,为现代艺术发展指明了一个目标,即如何处理文学与图像的关系;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生产论体现出对文化现实和政治处境的关注,预示着有界的文学向无边的文化推进。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生产"到文化的"政治实践"变迁所引起的文学媒介化与文学边界的移动反映了传统文学的惯例、规则遭遇的解构。  相似文献   

11.
文学生产本质上就是意识形态生产,当政治意识形态统治走向商业意识形态统治时,文学生产机制也相应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在文学背景上由一体化转向全球化;二、在生产方式上由体制化转向资本化;三、在传播机制上由纸质化转向网络化。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批评可以说是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尤其是阿尔杜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学派首要的理论。二者在文学批评上各占一隅,新批评方法重视作品本体的内在研究,后者注重意识形态性。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发生以来,经历了发生、发展和深化、挑战与出路三个阶段,引发了文论界激烈的争论,推动了文论工作者对文学本质问题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特里·伊格尔顿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杰出学者,他的理论体现出从文学研究到政治文化批判的思考轨迹。他对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作了独到的阐释,并对后现代主义作了深刻的批判,要求文学在当代文论转型中回归意识形态的家园。  相似文献   

15.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is disoriented.Using Terry Eagleton’s ideological criticism the paper analyzes British literature and Chinese literature’s development and gives the definite answer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文类中的意识形态指涉--弗莱的意识形态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言与文类两方面,论述了弗莱学说中的意识形态资源。弗莱认识到语言的结构作用,它在时间与空间上结构我们的意识。语言的集体性与历史沉积性特质,为隐喻及隐喻中的意识形态指涉提供了基础。詹姆逊曾在弗莱的文类批评中发掘出其意识形态功能,并针对弗莱的文类批评,提出了“意识形态素”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以文学形式为切入点,以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为理论起点分析作为意识形态生产的文化现象,是伊格尔顿文学观念的理论核心。在伊格尔顿看来,现代文学话语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它的生成及转变与西方社会和历史的变化有着内在的社会关联,这种关联不是体现在文学内容上,而是体现在文学形式上。打破文学的自律性幻想,引入文化研究的思想,进而在深层次上突破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观念是伊格尔顿文学观的现实指向。作为“左”派理论的重要代表,伊格尔顿的文学观念具有鲜明的反本质主义色彩,但也体现着这种“左”派理论的泛政治倾向。  相似文献   

18.
审美意识形态论是目前我国文论界占主导地位并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文学理论,对这种理论,当前学术界展开了一场比较大的论争,人们提出了各种很有见地的观点。这场论争既推动了学术界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反思,又促进了当前学术界对文学理论当代发展的思考。因此,梳理这场论争中发现的问题,发扬学术界的真知灼见,对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文艺意识形态性问题的讨论应回到马克思恩格斯原典,首先弄清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一问题上是如何论述的,有些什么观点。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讨论才有统一的依据和标准。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一问题上的论述有五个要点:文艺属于观念的上层建筑,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经济基础是文艺存在和发展的最终根源,但不是惟一根源;文艺作为意识形态形式还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文艺是一种远离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同属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又各有其不同的特点。这五个要点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艺意识形态性理论有待于我们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把握。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受到文坛内外的广泛关注,这与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生产机制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消费文化语境下女作家的身份、文学期刊杂志以及出版社的角色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这一转换深刻地影响着90年代女作家的写作行为,并进而决定着她们文本的命运,与此同时也使得读者对她们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生产机制的积极介入在给女性写作带来繁荣景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女作家写作中的女性主义的意识形态感召力,使女性写作陷进了消费主义的陷阱里,并使其文化政治意义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