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理念认为,人生而平等,学生是独特的、稚嫩的、具有独立人权的人,学生是学做人,求发展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和教师应该互相尊重,共同探讨、共同学习。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尊重学生呢?  相似文献   

2.
计玉丽 《上海教育》2011,(20):60-60
在现代教学中,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开始成为学习的主体,因而在教学中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学生是教师的教育对象,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的人",他们又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被视为教师服务的对象。教师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在要求学生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教师还要善于采取诱导式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学科学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尊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尊重学生的课堂行为和表现,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意外"和错误,尊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和事实,使小学科学课堂成为尊重与被尊重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形成。教师要在散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想像联想,产生情感体验;品味语言,获得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5.
后进生在学校里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自卑感强,学习差,这就要求教师要关心、尊重他们,"一视同仁"是教师取信于学生的最好方法。学生最反对教师不能一视同仁,尤其是后进生。因此,教师决不能以学生的好赖定"亲疏",要一碗水端平,让他们体会到爱,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董颖 《宁夏教育》2011,(4):48-48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应该赋予学生必要的自由活动时间和自我发挥空间,尊重学生的内心思维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这样才能求得课堂实效。一、让学生"动"起来——允许学生说话说话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讲过"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主导。"其实,学生学习数学也是如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充分发掘和利用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这才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杨建彬 《成才之路》2012,(21):17-17
在信息化时代,教师不应忽视上门家访的重要性。上门家访时教师应该充分"备"好家访的期望值、学生的了解度、教师的语言力、交谈的方式等。教师直面家长,沟通还需再真切些;直面学生,尊重还需再包容些,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英 《成才之路》2011,(11):22-22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量不断增加,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职责也悄然变化。教师不再是学生信息的唯一来源,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信息,学生有大量的"间接老师"和"平行学校"。所以,当前教师的职责应是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风格。  相似文献   

10.
一、以"诚"动情 情感是最好的老师,情感的交流是对学生爱的表露。当代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教师的职业状态应该是:"情感投入、和谐一致,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11.
教育提倡"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学生得到教师的尊重,就会怀有感恩的心,就会形成良好的人格,乐观面对生活,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赏识教育的艺术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赏识教育是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孩子越夸心里越亮堂,学习和生活就越有奔头。反过来,越是批评,反感越强烈。棍棒之下无孝子。一句和风细雨的表扬,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一句恶语定会中伤一个孩子的心灵。人才的成长过程是漫长的。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又应该如何给自己一个标准的定位呢?因此,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眼睛里经常看到的是学生如何优秀。教师教育学生经常使用的方法应该是赏识、表扬。赏识是对学生的尊重,是对人的尊重,同时也是对教育事业的尊重。  相似文献   

13.
尊重是现代社会中人和人交往过程中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尊重学生既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守的基本师德要求,也是制约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意味着教师不体罚学生、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要使尊重学生的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学会低下身子倾听学生,学会赞赏学生,学会宽容学生,并且能将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对待。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强调应该以和谐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可见,和谐的教育过程应是师生平等相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民主合作的过程,教学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处于一种和谐状态,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曾经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个性、与成人完全平等的人。你尊重学生,学生自然就愿意尊重你、接纳你,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一个人尊重别人,实际上也是尊重自己,从承认自己和别人都有平等生存发展的权利和责任出发,去理解和承认其他人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权  相似文献   

16.
一、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内涵 新课程改革早已全面铺开,其主要理念之一就是"以学生为本",其核心是尊重学生。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是最要紧的。其次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再次,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应是课堂的设计者、指导者,因此现代的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和信任,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从阐述"尊重的理念"入手引向"关注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并采取大量的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分析了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和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提出了"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尊重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责任是人的一种普遍需求。青少年学生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需要为师者给予史多的尊重。尊重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心态发展。一个好教师应该去研究学生“尊重需要”的心理,懂得如何去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19.
王斌 《考试周刊》2011,(29):10-10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考重在考查"三基"及教学能力,愈来愈来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体验。所以教师应该树立大教育观点,除了教学知识技能,更要注重在复习课上教学行为的转变。下面我就此谈谈认识。  相似文献   

20.
高小燕 《考试周刊》2012,(71):174-175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坚持生本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要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把学生看做是简单的认知体,而要把他们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