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的示范     
给学生做示范,对教师来说是责无旁贷的。四五十年前,刚进复旦求学的我在作文中写了这样一句话:"庭院中有一个水池,池中的几条鱼和几枝荷花为环境平添了许多生机与情趣。"教我们写作的教师黄润苏改动了其中几个量词,把句子改成了"庭院中有一方水池,池中的几尾鱼和几茎荷花为环境平添了几许生机与情趣。"与其说黄老师是改作文,还不如说是给我作了一次示范,我看后真是感触良多。如果说,在以后数十年中我  相似文献   

2.
淤泥与荷花     
“出淤泥而不染”,人们常用这句话赞颂荷花芳洁、高贵的品质。可我以为这句话有些贬低了淤泥。在人们赞美荷花时,为什么偏要认定淤泥在荷花下面就是要污染荷花呢?有这样一则寓言:池溏里开满了美丽的荷花,岸边赏花的人们赞叹道:“荷花出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2019年江苏省初中语文名师发展共同体年会上听了三节语文课,各有特色,韵味悠长。会后我很感慨:好课,可遇不可求。今天我来说说第三节课,来自东台市实验中学黄友芹老师执教的"亲情类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很多年前,张家港高级中学的李元洪老师曾经说过几句话,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语文老师要有点学术素养""语文课堂要有点研究元素""公开课要有点新东西"。黄友芹老师的这节课,将这三句话体现得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4.
乔能俊 《师道》2008,(12):13-13
我含着泪水听完了这节课——特殊教育学校的一节语文课。 我听过许多名家的语文课,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动过。这堂课学的是《荷花》,只有六名聋哑孩子和一名手语老师,讲台上放着几枝纸折的荷花。  相似文献   

5.
正在给学生朗读金波爷爷写的《尖尖的草帽》:"我停住脚步。我在草帽下微笑着。我等待着它落在我尖尖的草帽上。""老师,老师,我觉得作者多写了几个‘我’字,可以把后面两个‘我’字删掉。"宾相凯打断了我的朗读。许多同学都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是啊,老师您说过的,一句话里有一个主语在前面就可以了,这里都有三个‘我’了。"我只好停下来。仔细一看,短短  相似文献   

6.
我与肖禹     
多纯华 《师道》2007,(12):4-5
一"多老师,"肖禹龇着两排戴了铁箍的牙齿向我走来,"我有几句话说。""什么事?""你是不是很喜欢古诗?""凡是美好的,我都喜欢。"  相似文献   

7.
杨继红 《中国教师》2013,(Z1):86-86
于永正老师教了近四十年的小学语文,积淀了五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五重教学"。我就自己如何进行情趣作文教学的几个故事讲与大家分享。故事一:泡泡糖装情趣学生进入毕业系统复习阶段了,生活单调,学习任务重,我很心疼他们,想给他们的生活加点色彩。于是,有天上课,我与往常有所不同地提着一个塑料袋走进了教室,这个神秘地变化一下子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这正是我想  相似文献   

8.
学习了这首小公民道德歌曲,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不仅自己有了很大的提高,整个学校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歌曲里有句话:"勤俭节约,自强上进,让老师同学对我充分信任。"就是这句话,我们班同学都刻苦学习、保护学校的一草一木。我们班学习成绩普遍提高了许多。  相似文献   

9.
捞垃圾     
上午,我带孩子们在户外玩大型玩具,不一会儿发现航航不见了。我急忙去寻找,突然发现在养金鱼的水池边有一个小小的身影,定睛一看正是航航,只见他上身挂在水池边,手里还捏着什么,动作甚是危险。看到这一幕,我火冒三丈,跑过去大喝一声:"航航,你在干什么?"航航也许太专注了,被我一喝,吓得连忙站直了身子,手中的东西也随之掉入水中。"老师,没……没什么。""没什么?又在  相似文献   

10.
<正>"十年后我还记得的老师永远不会是那些平平淡淡的老师,只会是那些开了玩笑绞尽脑汁提高我们成绩的老师。"这是一位高三毕业学生写给我的信中的一句话,这句话让我深受触动。原来是否"开了玩笑"在学生心目中是如此的重要。学生的这句话不禁让我反思,我们埋头追赶高效课堂的路上,是否忘了"仰望星空",从"心"开始?我们是否忙于研究教学之"术",却忽略了探究教学之"道"?只有在教学中注意"道术结合""以道御术",采用符合学生心理需求规律的教学之"术"和"道",才能让政治课堂焕发持久的  相似文献   

11.
八年前,我难分难舍,在庭院边徘徊。农转非后刚上班的妻子,决心和田园“拜拜”:“年岁一大把,苦还没吃够?孩子快分配了,还图个啥?”她怎能理解,这片曾维系全家几辈生计的热土,给我课余留下的,难道仅是苦和累? 村支书为我解了围:“远处大田,集体收下了;家前隙地,给老师留下。儿女不在身边,下班来有个精神寄托。”他深请那平凡的黄土赋予人们的岂只是菽豆油棉,瓜果蔬菜。人有情趣,草木水土亦然。清晨锄苗,满眼是破土而出的新芽,蓬勃向上,充满生机,使人心中平添勇气和信心。傍晚浇灌,夕阳染红的枝叶织成瑰丽的画,壮美的诗,为我熨平伏案的疲劳和难言的烦恼。  相似文献   

12.
《荷花》第二自然段中有一个包 括3个分句的长句子:“有的才展开 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 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 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 破裂似的。”学生读这句话后,我问: “这句话写的是什么内容?” 生:写的是荷花的不同形态。 师:作者怎样写荷花不同形态 的? 生:先写才展开的,再写全展开 的,最后写未展开的。 讲到这里,一个学生突然问道: “老师,这三种不同姿态的荷花,要 么按全开的、半开的、未开的顺序 写;要么按未开的、半开的、全开的 顺序写;为什么作者先写半开的,再 写全开的,后写来开的呢?”  相似文献   

13.
<正>此时已是深夜,漆黑的天空中零零散散地挂着几颗星,不由得让我想起小时候经常玩的对话,问:"为什么星星会闪?"答:"因为一闪一闪亮晶晶。"想到这,不禁心情舒畅起来。不知是不是心情变好的缘故,感觉今晚的星星格外迷人,好似给这夜空平添了一份生机。我抬头望着星空出神。记得小时候,每当有星星的夏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优秀课评比中,最优奖获得者刘英春同志《海滨小城》的教学,颇有新意,现节录于后。……师:本课中的“小城”部分,可分几段?生:按“庭院”、“公园”、“街道”可分为三段。师:不错。第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说的各是什么意思?生:共有四句话,第一句话说小城的每个庭院都栽了许多树。第二句话举出一些树的名字,具体地说明树多。第三句话说桉树叶子散发出香味。第四句话说凤凰树花开得很热闹。  相似文献   

15.
教学片断师:荷花的形象那么美丽动人,荷花的清香那么幽雅迷人。面对这满池的荷花,作者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大屏幕出示句子)师:同学们,读了这段文字,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生:我不明白为什么把这一池荷花称作“活的画”?生:我想知道“那画家”究竟是谁?生:我想知道为什么说“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师:你们提的这几个问题很有价值。这样吧,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四人小组展开讨论)生:因为每当有风吹过池塘的时候,荷花就会随风摇摆,好像活的一样,所以把这一池荷…  相似文献   

16.
哈哈镜     
语法转换老师:"请把‘马儿跑了’这句话转换成疑问句。"小伊万:"马儿跑了吗?"老师:"正确。很好!现在把它转换成祈使句。"小伊万:"驾!"妙解一次语文课上,老师向同学们解释"惊惶失措""不知所云""如释重负""一如既往"四个成语。恰巧,某学生正在呼呼大睡。老师一  相似文献   

17.
童声一笑     
奇怪的姓一学生进办公室向老师问好:"赵老师好,李老师好。""你怎么不问我好呀?""老师,我不知道您姓什么。""那我来提示你一下:口天——。""哦,吞老师好!"深感无奈老师:你到底有没有用功读书?每次数学考试都只有这么几分!学生:老师,我也不想呀。但数学这东西,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剩下90分就真的没办法了。想象老师问孩子们:"想象一下  相似文献   

18.
正1988年,我读研究生时上第一节英文课,老师用英语说了一句话,然后翻译说:"费尔巴哈说:‘在历史的转轨时期,得益的总是小人,吃亏的总是君子。’因为君子做事有原则,而小人做事没有底线。"20余年过去了,我常常后悔当时没有询问老师这句话的出处,但我常常引用这句话,因为耳闻目睹的许多事可以为这句话作注脚。其实,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转轨时期,恰恰需要  相似文献   

19.
片段一 师:同学们,请把预习《荷花》一课的成果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生:我把课文读熟了. (生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 生:我自学了课后的生字,认识了"荷""莲""蓬""翩""仿""佛""挨""胀""蜻""蜓""裳""蹈"这些生字. 生:我认识了生词"荷花""莲蓬""翩翩起舞""仿佛""挨挨挤挤""饱胀""蜻蜓""衣裳""舞蹈". 师:真棒!你们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词的呢?学习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  相似文献   

20.
正"亢老师,给你两张纸条。"下午放学后,担任我们班数学课的郭老师走进办公室。我伸手接过纸条。"这是我上数学课从你们班学生手上抢过来的纸条。"郭老师接着说。"谁这么调皮,这么不遵守课堂纪律呀?一定要严厉批评一下。"这时我看到一张纸条上用两种笔迹写着"我的玩具车不要了,卖给你40元,30元也行。""我不要,偷不着。""这是谁写的?还偷不着?"我向郭老师询问。"上面是赵乐写的,下面是钱小春写的。"郭老师说。"我一定得找他谈谈,什么叫偷不着,肯定是想偷家长钱,一定要把学生这种想法扼杀在萌芽时期。""这张纸条呢?还大哥,难道我们班还有小团体?""这是孙玉写的。"我仔细一看,只见上面清晰地写着:"大哥,你把朱可顺叫出来,他不听话,我们打他。"不敢置信,这句话竟然出自大家公认为忠厚老实、好学的学生之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