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和骆驼一辈子谁走得远? 你或许会立刻说:“是马,一定是马!这问题简直低估了我的智商。”然而,新东方当家人俞敏洪说,是骆驼。 他相信“骆驼定律”。因为马跑一会儿就会停下来,而骆驼一旦开始走,如果不让它停,它是不会停的。  相似文献   

2.
骆驼     
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长?”骆驼妈妈说;“当风沙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以让我们在暴风中都能看得清方向。”  相似文献   

3.
《红领巾》2008,(6)
在动物园里,小骆驼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长?”骆驼妈妈说:“当风沙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让我们在风沙中都能看清方向。”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  相似文献   

4.
在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长?” 骆驼妈妈说:“当风沙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让我们在风暴中能看得到方向。”  相似文献   

5.
成功的骆驼     
骆驼背负重物,要去远征沙漠。驴和马都来劝阻。 “别去了吧,”驴嘲讽骆驼,“你长得那么丑,还走那么远的路,是想让全世界都来欣赏你这副尊容吗?” 骆驼不理会驴的嘲讽,执意要去。  相似文献   

6.
哭泣的骆驼     
以明 《学习之友》2008,(6):24-25
你穿羊绒衫吗?你知道什么叫生态难民吗?你可见过骆驼的最后一滴眼泪? 今天,我只想让大家知道一些事情,能在看完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北京大学的百年大讲堂,我有幸参观了一个摄影展,主题叫“骆驼的眼泪”。  相似文献   

7.
骆驼     
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长?”  相似文献   

8.
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长?”骆驼妈妈说:“当风暴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以挡住风沙。”小骆驼又问:“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骆驼妈妈说:“这个叫驼峰,可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 几天的无水无食。”小骆驼又问:“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骆驼妈妈说:“那可以让我们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在软软的沙子里,便于长途跋涉啊。”小骆驼高兴极了:“哇,原来我们的身体这么有用啊!可是妈妈,为什么我们还在动物园里,不去沙漠远足呢?”  相似文献   

9.
袁冲 《教书育人》2004,(4):14-14
我读到这样一个故事: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长?”骆驼妈妈说:“当风暴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以挡住风沙。”小骆驼又问:“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骆驼妈妈说:“这个叫驼峰,可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的无水无食。”小骆驼又问:“为什么我们的  相似文献   

10.
1.骆驼与兔子的隐喻 有人将快速成长的中国企业比作“兔子”,而将国外优秀跨国公司比作“骆驼”。骆驼因为骨架大,必须保持平衡;而兔子跑得快,速度是获胜的前提;骆驼有驼峰,有营养储备,可以几天不吃不喝,兔子则需要在奔跑的同时不停地吃草,以补充营养。因此,中国企业不能像西方跨国企业那样做营销和管理,不能再用牵“骆驼”的方法牵“兔子”。  相似文献   

11.
一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长?”  相似文献   

12.
苍茫时刻     
一、一只骆驼,两只骆驼我太太的外婆曾经告诫我,如果我真碰上那件事了,我就试着念她教的咒语:“一只骆驼,两只骆驼……”事实上我只经历了两个时代就开始遭遇了他。我对我经历的第一个时代———石器时代是不知不觉的。我问他们:“那时我什么样?”他们就笑着告诉我那时我就能够分辨出洪荒年代的玄武岩了,我听他们讲“我”的故事仿佛听他们讲一只猪的故事一样,而当我受提醒那头有见地的猪是自己时,就不自禁地恐慌起来。我太古代的外婆在一次炼丹实验中,不小心将我喂猪的罐子和她的木簪掉进了她的煤炉里,取出看时,却成了另一种蓝…  相似文献   

13.
骆驼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动物又何尝不是这样?
  阿拉善这片广袤的大地,似乎与生俱来就是骆驼繁衍生息的天堂。南方的一些动物园里也有供游人观赏的骆驼,被圈养在动物园里,失去了往昔的神采,在那里,它的标签只是一个身形庞大的动物,风头完全被那些善于哗众取宠、聪明灵秀的动物比了下去。生活在阿拉善的骆驼则完全不同,它们神采奕奕,沉稳大气,受到当地人民的讴歌与尊崇,它更不屑与狗兔之流争宠夺爱。  相似文献   

14.
文脉探索◆文中是怎样描写骆驼的性格的◆你能体会出文章的感情基调吗◆写一篇读后感几十字或几百字都可以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另外一个拉骆…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1.设疑导入。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2.提出学习要求。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  相似文献   

16.
幽默专卖店     
小王和小张同是来自沿海某渔村的大学生,可是经过四年的学习,小王成了网络工程师,而小张却没有。教授不解地问小张这到底是为什么?小张回答说“:小王能成为网络工程师,是因为他原来就有家庭优势,而我却没有。”听到这,教授不解地问小王有什么优势?小张说:他家是织渔网的。”“那么你家呢?”教授又问。小张答道:我家是专门拆渔网的。”优势明显“孩子们,谁知道骆驼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点?”一片沉默。老师略作沉思,进一步启发说“:也就是说,骆驼有什么东西是其他动物所没有的呢?”学生答:有,是小骆驼。”骆驼的特点顾客“:服务员,这只烤鸡怎么…  相似文献   

17.
联想的形式     
联想就是由某人或某事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由某概念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联想常常用“他想”、“好像”、“仿佛”一类的词引出来。其形式,常见的有下述种种。一、比喻联想。如“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桂林山水〉)作者由洼林山的千姿百态,联想到“老人”、“巨象”、“骆驼”。这里,联想与比  相似文献   

18.
回到原点     
有时候,走得太远,常常忘记为什么出发。尼采的“精神三变”认为,精神应该先变成骆驼,再变成狮子,最后变成婴儿。骆驼意味着接受知识和训练,储存充足的能源,只是接受,承受着传统的包袱;狮子不必像骆驼一样接受人的指令,而是自己决定,唯我独尊,但是勇敢、勇猛的背后却要担当,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婴儿意味着“完美的开始”,是未来和希望的象征,是超越之后的释然和高度,是一种原点的回归。回眸我们的教育,经历各种变革和质疑之后,是否达到了婴儿的精神境界?是否应该回到原点?  相似文献   

19.
(骆驼和羊)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通过骆驼和羊比高矮的事。说明看问题要全面,对自己不能只看长处,对别人不能只看短处。教学这篇课文,要根据“看图学文”课型特点,引导学生将看图和学文紧密结合起来,一步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一、指导看图,了解图意学文前,先指导学生观察三幅图,大体了解讲了件什么事。可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观察:①第一、二图画着谁,他俩准高准矮?②骆驼个子高有什么好处?③羊个子矮又有什么好处?④第三幅图增加了谁,为什么他们会在一块儿?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在学生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初读课,解决…  相似文献   

20.
“界”是句尾助词“了”的核心意义,其功能是表示“状态的变化”。对《骆驼祥子》两种英文译本的有关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表明,句尾助词“了”可以翻译成目的语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这进一步证明了句尾助词“了”并非“时”的标志,翻译中“时”的选择主要依赖于时间词语和其他语境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