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Phone 5终于正式发售。一部iPhone 5约等于一趟新马泰旅游,约等于一个钻戒,约等于一个微单,约等于一次豪华艺术照,约等于780升油,约等于1000斤大米,约等于1330斤鸡蛋,约等于12000个包子……真希望不会再有屌丝为之卖肾。敢问iPhone 5来袭的今天,你会作何选择?  相似文献   

2.
我是你的陌生人,只是陌生人。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是陌生人提供的资料,音响里重复着陌生人的声音,而我正手握陌生人制造的笔,写一篇给陌生人看的文章……细想,发现无形之中,陌生人的踪影无处不在,构成了生活。我是你的陌生人,只是陌生人。到底是多少次见识过这样的场  相似文献   

3.
我是你的陌生人,只是陌生人。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是陌生人提供的资料,音响里重复着陌生人的声音,而我正手握陌生人制造的笔,写一篇给陌生人看的文章……细想,发现无形之中,陌生人的踪影无处不在,构成了生活。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正处于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之中,市场经济、城市化、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推动着陌生人社会的到来。转型时期,新旧两种道德体系混合并存,引发了现代社会道德的双重困境,表现为公共生活的私人化、道德冷漠、信任危机和公共性的丧失。现代社会是一个由陌生人构成的社会,我们必须学会与陌生人一起生活,消除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建立一种陌生人间的新型道德关系,建设一个具有人情味的文明社会。道德教育要引导人以道德的态度对待陌生人,改变对陌生人的无视和排斥,把陌生人作为他者尊重,建立与陌生人的契约信任关系,以开放的自我,增进与陌生人的信任型交往,实现与陌生人的共生共益,从而与陌生人团结而合作地生活在一起。为此,须加强法治教育、诚信教育和共生体主义教育,树立一种新的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  相似文献   

5.
在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青少年学会道德地对待陌生人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与社会意义。美国公立基础学校强调平等地尊重陌生人的异质性,即平等地尊重经济异质性、特殊学习需要及文化与价值观差异性;重视关心陌生人的多域实践,如作为同学的面对面非选择性关心及作为社区居民的近距离关心;创设多种条件促使青少年与学校内外的陌生人交往融合,以交往增进对陌生人的知情信任。平等、关心和信任这些互嵌价值观有助于缩小陌生人的心理距离与道德距离,以此为特征的陌生人伦理教育对于我国丰富学校德育、构建良序陌生人社会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陌生人伦理是伦理学范畴,与道德有不可割裂的联系。文章试图通过梳理陌生人伦理的国内外研究,在阐述陌生人伦理的基础上,概述陌生人伦理与学校德育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陌生人伦理如何指导学校德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陌生人”作为一个社会学名词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提出,随之也确定了陌生人研究在社会学领域的合法地位。陌生人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人际类型,已然成了现代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陌生人”愈发备受关注,但其宗教学意蕴却鲜有论及。本文欲从宗教学角度探究“陌生人”的原初意涵,揭示其本原的神圣性特质,并围绕陌生人的神圣性及其生发开来的理论价值及意义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人潮汹涌的世界里,你永远无法独行。由于学习、工作、生活等各种各样的事情,你的身边经常会有陌生人出现。可由于羞怯、内向、孤僻等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总习惯与陌生人划清界限,不敢与陌生人说话。其实,和陌生人说话,你可以发现自己身上还缺少哪些优秀品质;和陌生人说话,你会拥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和陌生人说话,你会发现世界越来越美好。不能错过的陌生人@米子 @邹艳  相似文献   

9.
遭遇陌生人     
穿行在这个世界上,遭遇陌生人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你若紧闭心门,冷眼观之,则陌生人永远是陌生人,你看到的只能是一个个背影;你若热心以待,与人为善,则陌生人很可能就会变成朋友,而你也会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更多美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乘坐公交车,身无分文的我们应该如何向身边的陌生人求得一元钱?周五下午,在北海中学《用微笑温暖陌生人的心》这一堂公民教育拓展课上,学生们扮演不同角色,模拟"一元钱的故事"中的主人公向四位不同身份的陌生人借钱的情景。前三位陌生人都以职业乞丐、骚扰无赖理由拒绝了他,只有最后一位小学生伸出援手:"老师说过帮助是不需要理由的。"表演结束后,学生们有感而发:"父母从小告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的食物等等。的确,个别陌生人会心怀鬼胎地利用小孩子识别能力不强来干  相似文献   

11.
<正>小时候,在我眼里,爸爸只是一个"陌生人",一个会给我带来好吃的和新裙子的陌生人。但更多时候,他是一个不容易接近的陌生人,一个喜喜欢抽烟喝酒的陌生人,一个发起脾气来会打我的陌生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个陌生人的恨在我心中慢慢生长。一天,他检查我的功课,因为我的心不在焉,他狠狠地打了我两巴掌,吼道:"我没有你这样  相似文献   

12.
你是否还记得,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告诉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讲话?是否还记得,我们被告知不要吃陌生人给的糖果,不要搭乘陌生人的汽车?但是,当我们和父母在一起时,对陌生人不礼貌,我们又会受到父母的责备。现在,已为人母/父的你,又会如何教你的孩子应对陌生人呢?  相似文献   

13.
命题原创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幼儿园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给陌生人开门";我们在家中叮嘱老人:"陌生的电话号码不接"买东西不听陌生人的推荐";银行门口摆放着提示牌:"不给陌生账户打款";社区警务站贴着海报:"陌生人搭讪,轻易别理睬"…… 材料二:我们常说"熟人好办事",美国知名学者弗里德曼却说:"陌生人扑灭我们的火灾,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陌生人在收音机、在电视或报纸上告诉我们陌生人的新闻……"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 瓢虫 五年前的秋天。医学院脑神经外科的陆翔风教授在他的实验室里会见了一个陌生人。陌生人是陆教授的助手姜地带来的。陌生人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说出的话却令人吃惊!  相似文献   

15.
从道德关系理论中的熟人道德关系和陌生人道德关系视角出发,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滑坡现象进行理性分析,进一步厘清校园中熟人关系的亲疏性、实用性、单向义务性、道德双重性等特征,以及当今大学校园中陌生人道德关系发展的滞后所带来的"道德排他主义"盛行、道德信任危机频发、道德责任感落寞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建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校园熟人道德体系,倡导"无论生熟,平等待人"的道德原则,博爱宽容、理性自觉、公私分明的道德要求;同时积极构建校园陌生人道德体系,克服道德排他主义,不以自己为标准同化或排斥"陌生人",接受"陌生人"的差异性,建立与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感,尊重"陌生人"的道德权利。  相似文献   

16.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遇到了一个陌生人,他要向你问路,你可以告诉他.可是,如果陌生人要你领着他去,你可一定要小心,有可能陌生人要在你身上打主意.  相似文献   

18.
题目:《陌生人》。写作要求:体裁、写法不限,字数800字左右。【命题目的】:考察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悟能力。【思路设计】1文章的重心放在“我”对陌生人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上。文章的开头可以从认识这个陌生人开始写起,写刚开始的时候自己对他的种种猜测、看法,然后,再着重写几件与他交往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有助于展现这个陌生人的性格品质等内在的东西,最后写自己不再将他看作陌生人,而是当作朋友了。2文章的重心放在“陌生人似曾相识”这一主题上。文章的开头可以由议论引发,提出“陌生人并不陌生”这一不同寻常的观点,然后,着重叙述一件好…  相似文献   

19.
从小到大,爸爸妈妈都在告诫我:不要随便答理陌生人,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我总认为外面的世界充满危险,外面的世界不可信任。可是昨天发生的一件小事,改变了我对世界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一年有近三分之二的日子在学校,我和孩子们四目相对,忽然莞尔:来,约会去!上学约等于约会,上班约等于约会。我努力创造着教育的美好与诗意,与孩子共享日常生活中精致有味、充满感动的细水长流,也让我们的每一天都长成了“约会”的模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