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本文以体育教育作为切入点阐述了体育与人才素质的关系,提出了体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渠道,高素质人才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高尚的人格力量。现代社会呼唤有体育专长的创新人才。要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人才储备库。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成为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创新显得特别重要,社会、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但是在我们目前的教育中还存在许多与创新人才的培养不适应的方面,所以,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核心应当是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目标来进行。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与企业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促进的关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直接为企业一线服务的,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生产一线是职业教育的最佳实习课堂,企业的发展会促进人才的需求、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也将面临如何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尤其是技师这类高级技术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只有坚持教育创新,积极探索校企结合的教育和培训方式,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培养出高素质的技师队伍。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创新人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结合工程图学的教学实践,探讨从严谨细致的工程素质教育,注重美学教育,加强设计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全面强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文章阐述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并对教育如何从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两个方面进行创新,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高素质人才做了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如何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我样在深化教学改革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改进高职院校发展现状与前景的关键,是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和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世界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进代,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开矿对知识的创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高等学校回应时代的挑战,应当转变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南教育模式,强化育人功能,努力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并使教学、科研有机结合,加快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培育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9.
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变革与发展,顺利实现大众化教育的发展目标,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注意解决高校连续扩招给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通过教育创新实现创新教育,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10.
论高师教育之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关键是靠高素质的教师。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必须进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高师院校教育创新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高师院校要实现教育创新的目标,必须从教育观念、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教育技术手段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文章就高师院校如何改革与创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浪潮席卷全球,未来的竞争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职业教育应适应时代的要求,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新路子。本分析了当前学生创新能力欠缺的现状,结合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要求,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一世纪是发展的时代、知识的时代与竞争的时代。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基础教育已发展到全面培训人才素质的新阶段。江泽民指山“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要创新,就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适应培养具有人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江苏省从2005年起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而新课改能否成功,其关键因素是教师能否适应课改的要求而实现角色的转变。作为历史教师如何在新形势下,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找准自己的角色,笔谈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视阈下课程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关键,课程体系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文章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视阈下的课程体系建构内容与实施措施,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4.
适应新世纪的教育发展,高等教育需要更新观念,核心是注意培养高素质富有个性化创新型的人才,以适应新的社会竞争环境。强化问题意识,突破创新思维障碍,培养创新人才,文理渗透,注重学生的创新教育,无疑是培养个性及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周源 《双语学习》2007,(10M):43-43,45
当前社会,动漫人才十分短缺,我国高校每年毕业的动漫专业相关学生不能很好适应市场是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动漫人才的发展及其人才培养标准出发,结合高职教育新发展的方向,探讨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如何进行动漫专业的课堂教学创新和改革,探讨通过教学创新和改革培养出高素质的动漫人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也是教育的目的所在。本分析了介绍了我校、史、哲国家科基地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方面所进行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阙胜利 《考试周刊》2012,(91):116-117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才能是培养高素质、现代人才的重要条件,而体育教学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促进学生创造的资源。本文结合初中体育教学,就如何培养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创新人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发展,新课程的实施,都要求教育必须培养出多层次、多规格、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有终身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郑峰  李晨 《教育教学论坛》2013,(10):247-24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发展,农业人才的专业构成和社会工作岗位的技术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素质的农业创新人才将成为新时期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传统的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许多弊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提出的新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如何应对社会需求,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构建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创新教育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创新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关系到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接受、体验、发现、研究和创造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是适应高职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较好的创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