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参加中考或数学竞赛后,有的教师看到相关的试题时心里高兴,而知晓学生的成绩或看到学生的试卷时心里困惑.高兴的是试题似曾相识的题目多数讲过,困惑的是为什么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原因之一是许多学生在做题时,不能正确表述解题过程,因表述失误而失分.  相似文献   

2.
<正>当班主任很累,事情很多,很操心,有的时候还会心烦,这都是免不了的。但是,当你走上讲台,看到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当你的学生在你的教育下有了很大改变,当你被学生围着快乐说笑,当学生把你当成最好的朋友,当家长打电话告诉你,孩子变得听话懂事了……那快乐是从心里往外涌的。记得一本书上曾说:"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多少回了,我一直努力思考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但总是充满困惑,至于经验,更是无  相似文献   

3.
刘墉说,成长是一种疼痛的美丽。回首我的“教科研成长”之路,我更觉得,成长是一种快乐的诱惑。一、在学习中醒悟我师范毕业后走进村小教书,“教科研”早已成为读书时课堂上的回忆。只知道跟着老教师备课、批改,忙碌。但当我空闲时,总会发现一些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当我把它们提出来后,有的老师指点我一二;有的告诉我教书时间长了以后自然就会解决;有的还笑话我书生气太浓。于是,我便去查找书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变得活泼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师生的距离也更近了。但在课堂上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学生还在发言时,有的学生却举起小手大声嚷道:"老师!我来,我来……"根本顾不了听讲;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有的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种种现象引人深思。那如何让活跃的课堂气氛与良好的课堂秩序  相似文献   

5.
<正>我的课堂上,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我提问某位学生时,他会一脸茫然地看着我;当一位学生回答完问题,我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时,有的学生支支吾吾不知道说什么;在集体订正时,有的学生答不对题;做作业时,我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个别学生根本没听进去,依然我行我  相似文献   

6.
梁健 《广东教育》2005,(5):58-58
新课程研讨课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学生在争取发言,高高举起的手就像伸长了的鹅脖子。他们有的单腿跪在凳上举手,有的干脆站直了身体举手,嘴里还嚷着:“我来,我来!”当一个学生被叫起来发言时,随即会响起其他学生失望的叹气声.接下来,有的学生与同桌“交流切磋”,有的开始搞小动作,注意力全不在发言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7.
"老师,我最怕您提问了,因为语文课的课堂提问最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是一个学生在段考作文《老师,我想对您说》中说的一句心里话.看到这句话,我心理压力很大.的确,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讲得口干舌燥,可偏偏还是有一些学生在看韩寒的《幻城》,有的学生两眼无神,魂游九天,有的看似正襟危坐,却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甚至进入了梦乡……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大多数学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实在是"金口难开",纵然开口也是言不达意,条理不清;有的学生平常聊天时滔滔不绝、幽默风趣,可课堂回答则是前言不搭后语,毫无逻辑,至于语言表达中简单、生硬、头绪不清的更是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8.
观摩了许多新课程的研讨课,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学生在争取发言时,高高举起的手就像伸长了的鹅脖子。他们有的单腿跪在椅子上举手,有的干脆就站直了身体举手,嘴里还不时嚷嚷着:“我来,我来!”当一个学生被叫起来发言,教室里随即会响起其他学生失望的叹气声。当发言的学生站在讲台边或在自己的位置上“表现”自己的时  相似文献   

9.
一、把理想教育同兴趣培养结合起来我觉得一个人能不能成功、能不能成才,首先取决于他心中有没有理想,即志向。在电视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则广告:一个教师问学生,你长大了做什么。有的孩子说想当医生;有的想当老师;还有的想当科学家……这不就是孩子们  相似文献   

10.
当我在报纸上看到有人在“金钱与祖国”之间选择了金钱时,我也拿同样的问题去问我的学生,他们大多数在这二者之间也选择金钱——听着答案,我惊讶了;当我在教《邓稼先》一文时曾问学生邓稼先是何许人?他们大多数摇摇头,甚至有人嘻皮笑脸地说“反正不是歌星”——我又一次震惊于学生对英模人物的陌生;当教《梦和泪》时,讲到九十五岁高龄的冰心为甲午战争号啕大哭,很多学生不理解她此举——我惊诧于学生对于祖国历史的无知……类似的情况太多太多,学生能如数家珍说出歌星的生日、血型、昵称等等,却对我们的祖国的历史、文化等不了解或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1.
《海南教育》2013,(4):42-42
<正>一、运用图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我运用了单元标题下的《五四运动》油画。我先将这幅画投影在大屏幕上,生动的历史画面一下子就把学生的目光吸引住了。"大家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他们有的说看到了天安门,有的说看到青年学生在游行示威,有的说看到横幅上写着  相似文献   

12.
王徽 《考试周刊》2014,(37):185-185
正自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并在这一过程中觉得当班主任的累最主要是心累。看到曾经是自己班的学生路过时,当做没有看见我这个老师;看到以前和自己很亲近的学生,距我于千里之外;看到学生的空间里提到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其中没有我……我感觉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真的很失败。看到有些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那么融洽,我时常很羡慕,其实我也很想亲近学生,可我又怕这样会在学生面前没有了威信,导致班级越来越难管理。一直都在矛盾的深渊中痛苦挣扎、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常会遇到"学生插嘴"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老师的嘴;当同学在提出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学生插同学的嘴。这些现象给我们有多少担心、多少困惑、多少欣喜与多少思考!  相似文献   

14.
敖卓回 《师道》2004,(7):38-38
观摩了许多新课程的研讨课,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学生在争取发言时,高高举起的手就像伸长了的鹅脖子。他们有的单腿跪在椅子上举手,有的干脆就站直了身体举手,嘴里还不时嚷嚷着:“我来,我来!”当一个学生被叫起来发言,教室里随即会响起其他学生失望的叹气声。  相似文献   

15.
当看到孩子玩的玩具坏了时,有的家长急忙去帮他修理,可他却不高兴了;当看到孩子玩无聊的游戏时,有的家长立刻让他玩家长设计的游戏,可他却不愿意配合;当孩子正专注于某个游戏时,有的家长给他递过去一杯饮料,可他却不领情……有时候,家长认为自己非常认真地陪孩子玩游戏,可孩子却不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年轻的父母为此烦恼不已!  相似文献   

16.
当看到孩子玩的玩具坏了时,有的家长急忙去帮他修理,可他却不高兴了;当看到孩子玩"无聊"的游戏时,有的家长立刻让他玩家长设计的游戏,可他却不愿意配合;当孩子正专注于某个游戏时,有的家长给他递过去一杯饮料,可他却不领情……有时候,家长认为自己非常认真地陪孩子玩游戏,可孩子却不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年轻的父母为此烦恼不已!  相似文献   

17.
一、家长会怎么开 1.我的困惑 当我向学生宣布周四下午召开家长会时,我看到学生一脸的无奈,甚至很多都无动于衷。看来,以往“告状式”、“暴风骤雨式”的家长会,让学生记忆犹新,甚至心有余悸。这次家长会怎么开?我决定把问题抛给学生,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让家长会也来一次民主,体现一点“以生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捕捉契机     
上午第四节是284班的课。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我快步走进教室,看到学生正在擦黑板。我忽然来了灵感:等一会儿的课是关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这应该是个不错的切入点。于是,我捂起了鼻子,在学生走下讲台以后,在黑板上写下了“尘肺病”“开胸验肺”两个词语。当我回过头看向教室时,我发现有的学生正在莫名其妙地望着我,有的却在坏坏地笑着。  相似文献   

19.
王秀贤 《师道》2005,(7):58-58
观摩了许多新课程的研讨课,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学生在争取发言时,高高举起的手就像伸长了的鹅脖子。他们有的单腿跪在椅子上举手,有的干脆就站直了身体举手,嘴里还不时嚷嚷着:“我来,我来!”当一个学生被叫起来发言,教室里随即会响起其他学生失望的叹气声。当发言的学生站在讲台边或在自己的位置上“表现”自己的时候,坐在下面的同学一点儿也不“老实”,有的不假思索就和同桌“交流切磋”,有的学生思维的闸门突然打开,情不自禁地讨论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为你读诗     
<正>工作以来,我一直很困惑——该怎样做一名好班主任呢?听了很多优秀教师的讲座,也看了很多教育方面的书籍,无不触动我的心灵,而当我着手去做的时候,却总是一筹莫展。学生不同,环境不同,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四不像。一天在整理物品时,我无意中看到自己大学时代写的一本诗集。一个大胆的想法从我的脑子里冒了出来——为什么不每天给学生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