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19世纪末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恩格期从两个方面探索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方式,一方面指出:利用资产阶级民主制和普选权进行合法斗争是“一件新的武器-最锐利的武器中的一件武器”。另一方面,恩格斯依然强调“无产阶级不通过暴力革命就不可能夺取自己的政治统治,即通往新社会的惟一大门”。恩格斯的这些探索对20世纪东西方的社会主义运动都产生深远的影响,20世纪东方的社会主义运动沿着暴力革命的路径继续探索,用暴力手段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取而代之的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本文称这种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方式为“制度代替”方式。西方社会主义运动则沿着利用资产阶级民主制和普选权的路径向前探索,并建立了适合西方国情的理论框架,本文称这种代替资本主义的方式为“价值代替”方式,这两种方式将在21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中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
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及恩格斯逝世前对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反思,伯恩施坦以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的发展完善为基点,力图修正无产阶级原有的斗争方式以实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列宁在总结资本主义发展形势的同时批驳了伯恩施坦的这一理论,并结合俄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探索出一条东方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实现路径的理论。二人对社会主义实现路径的探索反映出当时东西方在社会主义问题上的两种不同看法,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比较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发。  相似文献   

3.
早在15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预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然而,时至今日,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不仅没有灭亡,而且还有新发展,新变化。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现象?这些新现象能否改变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鉴于此,本文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没有消除其固有矛盾,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孕育着某些社会主义因素,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改变不了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必将加速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进程。因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依然是真理。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在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运动中,人们一直关注并实践着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暴力革命理论,忽视甚至回避了与暴力革命理论几乎同时形成的“和平发展思想”.甚至将是否坚持“暴力革命论”视为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标准。在研读马、恩的著作中,不难发现这条利用一切民主的改革手段,特别是资产阶级议会所赋予的种种有利条件,参与各种和平方式的斗争.改变工人阶级社会地位的理论主线。从19世纪40年代,这种思想萌芽开始显现,经过欧洲革命,特别是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改革,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马、恩的这种和平发展思想逐渐趋于成熟.并不断运用到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中,成为指导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和民主党派在与资产阶级斗争中运用的基本理论之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在许许多多方面继承、坚持、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仅略谈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两个问题。 一、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①,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资产阶级国家用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不是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有通过暴力革命。”②因此,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夺取国家政权,翻身和解放的根本道路,这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认为,无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而要在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指出,共产主义革命不能单独在某个国家内发生,“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的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深刻分析,认为西方发达国家不可避免地会走向社会主义。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现只是一个短期的暴力突进过程。有人并且根据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反而仍有一定的发展这一现象来否认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思想。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主要依据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有关论述,而忽视了恩格斯晚年根据十九世纪末期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新特点、新情况,对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即社会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不能速胜,而是要经历一个长期、艰难的历史过程;这是由影响和制约发达国家共产主义运动的多种因素所必然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本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表面上与“两个必然”渐行渐远,实际上加快了“两个必然”的进程。科技革命、资本扩张和自我调节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准备了更加成熟的条件,社会主义在探索中走上了更加健康的发展道路。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8.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论断,即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规律。资本主义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新情况和新变化,同样改变不了它走向灭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学说的理论根据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要消减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使自己成为政治上的统治阶级。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就可以依靠自己的政权,或者用没收资本家的财产的办法,或者用“赎买”的办法,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恩格斯说:“我们并不认为,赎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一书中,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得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资产阶级的灭亡与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自1848年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不断强调和深化这个理论。他们认为,任何新的学说,“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事实中。”因  相似文献   

11.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与法的著作有1845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还有1887年的“法的社会主义”。首先简短的讲一下马克思、恩格斯在写“德意志意识形态”时的历史情况。10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正在进行,当时是欧洲政治经济情况转变的时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得胜利的时期,是无产阶级出现,发展壮大及与资产阶级矛盾渐趋于尖锐化的时期。在英国工人阶级进行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12.
自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在经济化的国家有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级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以来,如何跨越“卡夫丁峡谷”就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经过探索,较好地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使马思的设想在中国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30—40年代,在英、法、德等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运动中无产阶级虽然同资产阶级进行了坚决斗争,但这些斗争在资产阶级军队的镇压之下遭到惨重失败。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革命军队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逐步成熟,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是无产阶级解放自己并当家做主人的需要,是当时阶级斗争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相似文献   

14.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就向全世界宣告:“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近年来,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力图否定马克思的科学论断。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已经起了变化,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正在消失,因此,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不存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也认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起了变化,马克思主义是过时了,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情况不相适应了。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生前根本没有正式使用过“卡夫丁峡谷”一词,这个词也不能正确表达他的思想。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意思是避免资本主义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俄国农村公社在种种前提条件下,可以“大大缩短自己向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但并不是跨越资本主义直接进人社会主义。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一个所谓的“跨越理论”或者关于东方社会的理论,也无法为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是跨越资本主义提供理论依据,与此相反,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否定了“跨越论”,而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缩短阶段的观点形成了有力的互证。邓小平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关于“互相补充”的思想,找到了首先胜利的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在没有得到胜利的西方无产阶级帮助下,获取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一些代表人物即开始了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艰辛历程。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提倡“经世致用”,为“向西方学习”新思想的萌友奠定了思想基础。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太平天国领袖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则是中国人最早把对近代化的探索付之于实践。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则在不同层面上把对近代化的探索从经济上升到了政治、新文化运动中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激进派更是鲜明地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率领中国人民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从而为在中国实现近代化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历经曲折.终于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一恩格斯在1891年写的《爱尔福特纲领草案批判》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篇纲领性的文献。它坚决地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无情地打击了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机会主义倾向,尤其是集中地批判了“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谬论,从而给我们树立了同机会主义进行毫不调和的斗争的光辉典范。反对暴力革命、鼓吹“和平长入”,这种机会主义观点在德国工人运动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过。早在19世纪40年代,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同时,德国就出现了以卡尔·格律恩为代表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者。他们以“博爱”、“人道”作为社会主义的基础,标榜通过阶级和平的道路来实现社会主义,反对所谓的共产主义的“横蛮破坏”的倾向。60年代,在工人运动中颇有影响的拉萨尔派公开鼓吹通过争取实现普选权和容克资产阶级国家帮助建立的生产协作社,就可以和平地逐步地变反动的普鲁士国家为“自由人民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涉及到中国近现代史。它高度评价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是“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斗争”、“每一次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它还分析了这些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东方道路”在它的开拓和发展的整整一个世纪中,一直存在着理论上和策略上的激烈争论,争论集中到一点: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不断革命”的理论与策略问题,列宁突破了恩格斯所强调的经济发展落后国家,在民主革命后只能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结论,在特殊历史条件下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夺取了政权,但是,列宁及以后的继承都因此相继经历了恩格斯所担心的“很大不幸”,历史的经验使东方无产阶级明白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可以也应该夺取政权,但必须记得恩格斯的“重演1793”,完成民主革命的告诚。民主革命的完成是社会主义“东方道路”胜利发展的前提。今天,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某种意义上正是在坚持社会主义阵地的条件下,进一步完成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从而使“东方道路”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它已为俄国十月革命、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所证明。然而,自本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主义却遇到了新的严峻挑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及其相对稳定和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辩护士欢呼雀跃,得意忘形。他们一面大肆吹嘘资本主义表现出“愈来愈旺盛的生命力”,甚至已经改变了本性;一面竭力宣扬社会主义“失败论”,声称“共产主义将不可逆转地在历史上衰亡,它的实践与信条将不再与人类的状况有什么关系”。我国国内那些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也声言:宣传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