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张克中 《师道》2007,(6):17-17
当教师不幸沦为工具,教育又当如何?说来惭愧,作为一名教师,许多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又该去做什么。我这么说是想表明我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或大部分持否定的态度但又无力改变,这非常有失教师这一职业的身份意义,所以惭愧。近年来,  相似文献   

2.
当一名教师是我从小的愿望。上小学的时候,看教师在讲台上讲解汉字、难题,我心想:要是能当一名小学教师,懂得那么多的知识、排解每一道数学难题该有多好。上初中的时候,出于对教师的敬仰,我又想当一名初中教师。高中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感觉,并坚定了自己的理想:考大学,将来当一名高中教师。可是大学毕业后,我却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在我的心里,大学教师是非常令人尊敬的,但由于我初出校门,对做一名大学教师的心理准备得还不充分。人总是要面对现实,而且终究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适应现实。教师职业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很多人都这么说,…  相似文献   

3.
寻找当教师的理由第一次见到《人民教育》是在参加工作的第一站——山东省高密四中。1980年12月,当我用自行车驮着铺盖卷来到潍河岸边的那所乡村中学的时候,我才意识到,今后的日子,看来就是春蚕一样的生活, 红烛一样的人生了。说实在话,在这之前,我确实没有认真想过自己的未来,尽管学的是师范,可从未想过要当一名教师,至于将来到底要干什么,自己真的是懵懵懂懂。  相似文献   

4.
海文: 来信收悉。祝贺你考进了师范学院!再过四年,你就要走上讲台,成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了。你说你从来没有想过将来要当教师,这回竟然被录取在师范学院,真是太不理想了,将来做个孩子王,能有什么出息!问我:“当了三十多年的教师,到底有什么乐趣,有什么收获?”我觉得太阳底下没有什么职业比教师更美好的了,能够和孩子们在一起,这是很幸运的事! “你太夸张了吧!”兴许你会这样想。不,我说的是真情实感。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到孩子们不仅仅是受教育者,在许多方面,他们的思想言行给予成年人,特别是教师的鼓舞和教育同样是很大 的。  相似文献   

5.
选择     
看到这个题目,有的同学会自豪地说:我的选择当然是上大学,将来当一名工程师;有的同学也可能理直气壮地回答:我考技校,将来当一名技术员.而我的选择却是考师范学校,将来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因为我小时候就失去了父母的慈爱,我是在老师的抚爱和精心培育下成长起来的.我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教师的无私和人类伟大的爱.爸爸临终前告诉我:"云香,爸爸对你最大的希望就是你今后能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并能献身于教育事业."所以,从我懂事的那天起,我就深深爱上教师,我盼望着有一天能当上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6.
一份"计划外"的简历 在找工作之前陈庆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到国外去工作,大学时期也曾经想过出国,那是去读书.而现在,她正在准备去往韩国的一家语言培训学校当汉语教师,教韩国的白领们学中文.陈庆今年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英语专业,是湖北省沙市人,在上海这个大都市生活了四年,她一心一意地想留在这里,找一份待遇丰厚又有发展前途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1999年,师大外语系毕业的我被分到省城一所中学教高中英语.坦率地说,我还是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的.虽说在大学期间我一直在舞文弄墨,也曾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作家、翻译,并时有作品见诸报端,不少同学都说我应该去宣传或外事部门工作,但我抱定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更主要的是对自己将要从事的教育工作,还是比较喜欢的,相信自己能当一名好教师.  相似文献   

8.
大东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目标不同,就意味着其走过的路也不同。”今年32岁的大东是杭州师范学院政治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从1998年大学毕业到2003年,四年多的时间里大东历经了四次考研与工作的轮回——11月份辞职准备考研,次年1月份考完研找工作。2003年,他终于达成了自己的读研心愿。轮回,始于理想大东的本科是杭州丝稠工学院的服装材料与营销专业,但是他的理想是做一名高校教师。“我想考取研究生以后去大学当一名教师,我很喜欢教师的职业,或许只有考研成功才有机会。”这成了大东后来考研一个…  相似文献   

9.
小队长向中队汇报工作,这是我一当小队长就知道的一项工作。我当小队长都一年多了,可是总觉得汇报不好, 常常是想得挺好,可一说起来又总是丢三落四。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真不顶用,这么点事都做不好, 将来还怎么去干建设祖国的大事啊!想来想去真是有点苦恼,怎办呢?对了,还是打个电话, 问问小龙辅导员吧。  相似文献   

10.
选择当老师,从事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神圣的职业是她一生无愧的选择。1989年已在高教战线工作了20多年的李芝章老师回沪时面临人生第二次择业。此时许多年轻人,也有不少她的大学同窗好友纷纷跳槽到合资或独资企业工作,但是她还是毅然选择了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在东华大学(原中国纺大)扎了根。5年后,与学校所签合同已满,有住老同学介绍她去当翻译,月薪6000元,而且每年可以出国考察一次。对此她婉言谢绝了。她的回答是:“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当老师,那么将来有谁来教你们的儿子、孙子呢?”当老师是辛苦的,待遇又不高,但是她的精神是充实的,与学生在一起,可以保持年轻人那股朝气。  相似文献   

11.
邻居家的大哥哥考上了大学,我的女儿也为他高兴。她凑在我耳边悄悄说:“将来我也要上大学,还要考研究生。”我听了当然很高兴,但是回过头来一想,又似乎有点儿担忧。邻居家的那位大哥哥,是没有时间去体谅父母的,有时候对饭桌上的菜不满意,皱  相似文献   

12.
说来惭愧,作为一名教师,许多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又该去做什么。我这么说是想表明,我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或大部分持否定的态度但又无力改变一些东西,这非常有失教师这一职业的身份意义,所以惭愧。近年来,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已经沦落为一种工具,这种感觉让人很压抑,很悲哀,也很耻辱。与一位现在和我一样仍苦苦挣扎在中学教育课堂上的大学同窗通信谈教师的异化,他说,现实的中学教育凸显出两大特点,一是学校变成了衙门,一是学校变成了产业。不管在衙门里还是在商海里,教师只能成为工具,因为他不是在真正的学校里。我对着纸片上的这句话沉默…  相似文献   

13.
一次作文课上,施老师在黑板上出的作文题是《我的理想》。同学们想了一会儿纷纷写起来。有的同学写长大要当工程师,有的写长大要做音乐家……小磊苦苦想了老半天.他这样写:“我真不知道将来做什么好.既想做童话作家,又想做天文学家。可是,我不会写文章,常常还忘了点标点符号,或者在不该标的地方也点上标点。这样的话,还是天文有意思,可是要记住那多多星座的名称,又得研究每一颗星星,这样的事情我做不来。于是,我又想做好多其他理想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近期,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对10000名小学生进行了一次小型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选择自己将来的职业时,60%的小学生想当经理、明星、科学家,而愿意成为工人、农民、教师的仅为5.9%;在回答“你对自己将来的文化程度的期望”时,31.2%的孩子希望成为大学毕业生,22.9%的孩子希望达到研究生水平。而愿意接受职业高中或技术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青年教师。我热爱自己的工作,也热爱我的学生——那些聋哑孩子们。 在未参加工作以前,我和所有的年青人一样,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美好的遐想。我曾幻想当一名画家,用多彩的画笔把祖国的美丽山川尽情描绘;我也曾幻想当一名建筑工程师,用自己的智慧设计出一幢幢高楼大厦。然而我的幻想并没有变成现实,我却当了一名聋哑教师。当我接到工作通知书时,我既高兴,又伤感,高兴的是我终于有了正式的工作;伤感的是我将要和聋哑孩子打一辈子交道,那该是多么无聊和寂寞啊!  相似文献   

16.
我于1963年从晓庄师范毕业后,分配到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工作。那时候,我的专业思想是不够巩固的。认为自已年纪轻,非常喜爱文学,最好上大学深造,将来去搞创作,定会干出些成绩来。特别是听到过去的同学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当上了海员,还有的成了飞行员,更感到自已的工作没意思,没出息。由于自己存着这些错误的思想,在工作上就干  相似文献   

17.
曾经在南开中学做过两次讲座。讲过一次不会去重复上一次讲的。我想把这一年多的时间,又在想一些什么,跟大家坦白交代。我今天可能会讲一些对立的词儿吧。我记得上一次我跟同学们沟通的时候,就讲过在中学和大学最重要的、最最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好的思维方式。只有当你拥有一个好的思维方式时,面对将来漫长的人生、复杂的人际关系、变化的时代,你才可以不断地去应对。  相似文献   

18.
形容教师的比喻很多,像园丁,红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踏上教坛,师长们谆谆教导的却是:“要想给学生一杯水,你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为了无愧于这“一桶水”,更为了实现心中未圆的大学梦,我不停地读书,  相似文献   

19.
我常常接到一些师范生的来信,他们憧憬未来美好的事业,同时也为将来自己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而担心。他们问我:怎样才能胜任小学教师的工作,并且干出一番成绩呢? 我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已经30年了。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点感受,供未来教师们参考。热爱崇高的事业 15岁那年,我初中毕业了,在升学志愿表上只填了两个学校:南通女子师范、南通师范。结果我被南通女子师范录取了。我为什么不填普通中学而只报考师范呢?因为在我  相似文献   

20.
我是“文革”前的中专毕业生。当年我曾为没能上大学哭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和我一起工作的许多同志相继上了大学,而我却由于工作需要和家务拖累不能去。1983年,我爱人参加了党政干部基础科自学考试,我发现这种教育形式既不需要脱产,学多学少又由自己决定,对我很合适,于是我下决心走自学成才之路。第一次打开《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