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苏轼《石钟山记》中“南声函胡,北音清越”的“南声”、“北音”,几十年来一般通行两种说法。其一,认为是敲敲这块石头的南端,发出了函胡的声音;敲敲这块石头的北端,发出了清越的声音。其二,认为前面已经交待了“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则应该解释为敲敲南面的石头,发出函胡的声音;敲敲北面的石头,发现清越的声音;因为是“双石”,故可理解为一块在南面,一块在北面。这两种说法,都值得商  相似文献   

2.
苏轼《石钟山记》上“南声函胡,北音清越”的“南声”、“北音”,几十年来一般通行着两种说法。其一,认为是敲敲这块石头的南端,发出了函胡的声音,敲敲这块石头的北端,发出了清越的声音。其二,认为前面已经交待了“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则应该解释为敲敲南面的石头,发出函胡的声音,敲敲北面的石头,发出清越的声音,因是“双石”,故可理解为一块在南面,一块在北面。这两种说法,鄙见都不尽赞同。  相似文献   

3.
南声北音辨     
宋苏轼《石钟山记》一文中说,唐代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涵胡,北音清越。”全国统编高中教材第二册的注释,解为“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古代散文选》和有些学校编选的文言文注释或翻译,大体都采纳了统编  相似文献   

4.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写道:“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也。”李渤真的可笑吗?我以为未必。文中记载:“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当时苏轼“送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有机会得访石钟山:“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可见苏轼是重视实践的。关于石钟山的得名有三种说法:一是用槌敲打山石,其声如钟;二是溶洞“与山水相吞吐”发出的声音如钟。这是北魏郦道元和北宋苏轼的说法。三是山体形状如钟。这是明清时有些人的说法。而真正的原…  相似文献   

5.
石钟山位于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的东岸,它是由两座低矮的石质小山组成的。位于城南的叫上钟山;位于城北、滨临鄱阳湖出口处的叫下钟山,面积约零点二平方公里。 石钟山以“钟”命名,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北魏郦道元认为该山滨临深潭,当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头相互撞击,发出的声音就象大钟一样。唐代李渤寻访石钟山时,“扣而聆之”,他认为石钟山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  相似文献   

6.
“双石”辨     
“双石”辨河南省杞县平城高中刘世海《石钟山记》说李渤“得双石于潭上”,“双石”到底是个什么情形呢?有人认为,“双石”就是两块石头,一南一北,“且这南、北之间的距离绝非只有咫尺”(见《中学语文教学》1981年第5期,唐天永《(石钟山记)教学质疑》)。课...  相似文献   

7.
在江西湖口县,有两座低矮的石质小山,名石钟山.关于这座山命名的由来,历来说法不一.南北朝的郦道元以为,此山下临深渊,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山名由此而来.唐李渤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因此结论为"山仍石名".宋苏东坡月夜乘舟亲临考察,发现在两山间,将入港口,有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于是发出了钟鼓之声.于是挥笔写成了《石钟山记》,说明了山名的由来.  相似文献   

8.
《水经》云:“彭蠡①之口有石钟山焉②。”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③,声如洪钟④。是说也,人常疑之。今⑤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水经》上说:“彭蠡湖口子上,有座石钟山在那儿。”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很深的水,轻风吹起波浪,水向石头冲激着,声音就象口大钟在响。这个说法呀,人们总对它怀疑。如今把钟磬搁在水里,即使遇到大风大浪他不会发出响声啊,又何况是块石头呢!  相似文献   

9.
从教以来,数次教过苏轼的名文《石钟山记》,其中一句云:“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每次讲到此处.我都预设一个圈套.就是先让学生说说“得双石于潭上”是什么意思。结果基本上不会超出我的预想.每次都有学生误读此句。  相似文献   

10.
石钟山怎么会“全山皆空”江苏常州市一中杜秉庄高中语文第一册《石钟山记)注①中说:“明清时有人认为苏武关于石钟山命名原因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第271页)一些爱刨根问底的学生问我:“石钟山怎么会‘全山皆...  相似文献   

11.
中师语文课本《阅读和写作》第五册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的“啸”解释为“高声叫”。笔者认为此解不妥,“啸”在此不应解释为”高声叫”,而应解释为“打唿哨”。许慎《说文解字》:“啸,吹声也,从口肃声。”《辞海》解释说:“啸,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陈实问:《石钟山记》中作者为何三笑? 在《石钟山记》里,作者先后写了自己的三次“笑”。作者为何而笑?下面试图作一些探讨。一、“余固笑而不信也。”这是作者在文中的第一次笑。元丰七年六月,作者送苏迈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到那个人们所说的石钟山。而寺院的和尚竟然叫小童拿着斧头,在湖边布满石头的石堆中,精心选择一两处敲击,发出“硿硿硿”的声音,并以此来说明石钟山得名的原由。这种做法显然是依样画葫芦、沿袭了李渤的说法。对这种做法,作者在文章第一节中就表示了极大的怀疑:“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可见,作者的笑是坚持自己观点的笑,是反对李渤说法的笑;是固执的笑,是否定的笑。简言之是不信的笑。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多彩世界,大自然也创造了许多奇妙的声音杰作,如会唱歌的石头——灵璧石(一种玉石)。诗人描述道“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人们发现敲击灵璧石可发出清脆悠扬的声响,敲击不同的部位发出的声响也有所不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播放的《东方红》,就是由灵璧石制作的乐器演奏而成。现在的你一定很好奇,灵璧石为何能发出这样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声音的世界,认真倾听声音,从物理的角度认识声音、了解声音吧!  相似文献   

14.
石钟山的名字,最早见于汉代桑钦著的《水经》,而其得名之缘由,历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北魏郦道元、唐代李渤、宋代苏轼是“以声得名”论者。他们一般都对石钟山作了实地考察,或看到了铿然作响的石头,或听到了如钟鼓不绝的乐作之声。明代罗洪生、清代彭玉麟等是“以形得名”论者。他们注重了山的整体形态,并深入石钟山洞作了细致考察。二说相较,“以形得名”论者忽略了两个重要事实。一是石钟山山名的最早记载是与声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有何缘起?我们可从“石头”入手,开启四问: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这块“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前身吗?这块石头何“奇”之有?这块石头对全书的“情节”有何作用?以此四问,引导学生寻“石”探秘,开启《红楼梦》整本书沉浸式阅读之旅。  相似文献   

16.
《石钟山记》中的“二疑”、“三笑”是作者为了弄清石钟山名缘由,进行实地考察前后心理变化的传神写照。“人常疑之”,这个“疑”是指人们常常不相信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名来历的阐述,但作者对此不轻率论定是非。“余尤疑之”,则明确表态,说明自己尤其怀疑唐代李渤对石钟山命名的原因的说法。前一个“疑”是别人的怀疑,用“常”(时间付词)修饰,说别人常常有怀疑;后一个“疑”是自己的怀疑,用“尤”(程度付词)修饰,表示非常怀疑。  相似文献   

17.
<正>《中学语文教学》1993年第2期登载了四川省机械工业学校江有志先生《〈石钟山记〉中的“双石”究竟指什么?》一文,文章认为《石钟山记》(苏拭)“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中的“双石”应是两座山,即上、下石钟山,依据有三:其一,课文文首在注解①中提到“在现在江西湖口县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夜明珠之谜刘永青①在我国和世界各地,都有关于“夜明珠”的传说。②据历史记载,最早发现“夜光石”的是古代印度。人们发现在一小山岗的一块石头周围,总有许多蛇盘踞着。进一步观察发现,这块石头夜里能发出微蓝色的亮光,引来许多趋光的昆虫。一些青蛙前来捕食昆虫,自己却又成了蛇的美餐。尝到甜头的蛇于是便来到这里“守石待蛙”了。当时,印度人称这块奇异的石头为“蛇眼石”。③许多历史资料说明,夜明珠并不是珍珠,而是几种特殊的矿物或岩石块加工成的圆珠。l9l6年,日本宝石学家铃木敏认为日本的夜明珠是一种红…  相似文献   

19.
响石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我国的艺人们就用这种石头制成乐器。他们把发出不同音调的石片依次排列,称为磬,敲击的时候就会响起悦耳的声音。但并不是所有的石头都能敲出声音,石头能否发出悦耳的声音,取决于石头的形状和组分的疏密性。石头的外形必须有一定的角度和薄度,组成石头的物质一定要致密均匀,不能有夹层和裂隙。具备了这两点,发出的声音才清脆。我国云南的石林、浙江湖州的黄龙洞都有响石。鬼谷在我国甘肃西部的“河西走廊”,离玉门关不远处有一处“鬼谷”。每逢阴雨或湿热天,入夜即可听到战鼓声声,杀声阵阵,令人毛骨悚然。其实…  相似文献   

20.
“双石”不是“上、下石钟山”四川丰都师范曾平东江有志同志在《(石钟山记)中的“双石”究竟指什么?》(《中学语文教学》93·2期)一文中认为“双石”就是“上、下石钟山”。这一看法是错误的。我们从《衰字记》所载李渤的文章中摘引有关“双石”的部分如下:“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