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21世纪心理健康将全面落实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出发,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就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教材、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信心等问题,谈了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见解和探索,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新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郝好雷 《精武》2012,(8):29-30
21世纪心理健康教育将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出发,结合自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就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教材、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信心等问题,谈了自己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见解,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其自信心和自身体质的到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郭森 《体育世界》2008,(6):100-10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出发,结合多年体育教学实践,就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教材、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信心等问题,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见解和探索,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新世纪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4.
论体育兴趣程度与中专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了中专生的心理健康,通过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学生对在体育课所学的体育项目的兴趣程度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它们的关系并不是兴趣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在选项体育课学习中对所学习体育项目兴趣过高和不感兴趣都不利于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在选项体育教学中不应盲目地、过度地培养学生对所学体育项目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史明 《体育世界》2014,(12):117-118
在体育教学中,以人为本是讲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更要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心理健康发展,能够通过体育活动让学生提高体育学习以及其他科目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完成教学目标。本文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对体育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思想的应用进行研究,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体育学习心理疲劳是学生主观体验的一种倦态,它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效果,却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探讨了体育学习心理疲劳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诊断方法及预防的措施,旨在优化体育教学过程,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向东 《体育学刊》2007,14(3):92-94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TH),对河南省12所学校(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和高中)5 812名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中高焦虑水平学生检出率为3.8%,内容量表检出率最高的为自责倾向(9.02%),其次是对人焦虑倾向(8.66%)。城乡男女生比较,乡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于城市学生,女生的心理焦虑程度高于男生。建议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开展合作学习、游戏等能够减轻或消除这些因素的体育项目,同时要求体育教师要正确引导心理障碍的学生;加强农村体育师资的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和学生交流,运用体育手段减轻学生的心理障碍;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女生的教育,选择合适的语言、合适的运动项目促进女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陈垚  戴友军 《精武》2013,(17):57-57,59
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在这个多变,多元的社会中立足井获得成功。因此对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确保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成了中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现在许多中学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课堂中,充分利用体育教学中丰富的心理教学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育学生利用体育手段,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形成健康人格。这种在体育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心理测量法、教学实验法及教学评估等研究方法,进行了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前33 08%的学生存在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等方面的心理问题;12周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学生心理健康各指标得分普遍下降;在实验组内部,心理健康学生与心理异常学生实验前后的变化幅度差异显著;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前后变化幅度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说,初中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障碍性、发展性问题并存,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心理异常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具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多数居住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边远贫困地区,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体育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难以满足.专业体育教师极度缺乏,学生在中小学难以接受到正规系统的体育教育,对体育了解甚少。加之女生在生理和心理特征上的变化.使得进人大学体育学习中,心理压力较大,特别是在未接触过的项目上易产生恐惧心理。根据体育健康规律,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及方法,消除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恐惧心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程心理健康领域目标实现的条件与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身体练习促进心理发展的条件进行研究。认为只有当身体练习满足某些特定条件时,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达成体育课程心理健康领域的目标。创设身体练习促进心理发展的条件与氛围,可以更好地发挥体育课程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通过研究海南省大学生的运动量、体育锻炼感觉、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运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低度的正相关;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低度的正相关;体育锻炼感觉与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线性关系。此研究提示,通过体育教育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运用激励机制消除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职业倦怠是影响体育教师职业素质、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其身体的衰竭、认知的扭曲和行为的异常,影响着体育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其成因来自于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运用激励机制,寻找键全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消除职业倦怠的对策。以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勇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343-345
阐述了大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该课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分析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主要类型及成因,对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讨,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在理论课教学、运动技能教学、学生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了对新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使用锻炼感觉量表(ETI)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等研究工具,对新课程实施前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采用新课程进行教学的实验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锻炼时的心理感觉均优于对照组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6.
大学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大学体育文化因其丰富的内容和蕴含的文化特征价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研讨大学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几方面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以引起人们对大学体育文化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体育教师的健全心理特点、偏差心理特点及不同心理特点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了纠正偏差心理的方法,阐明了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改善和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管理,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材与大学生运动倾向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探讨学校体育教材与大学生运动倾向的关系。认为体育教材的选用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体育教材的价值不应局限在课堂教学,应向课外以及终身体育发展,使体育教学更好地为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9.
随着体育教学主体性的提出,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的整合取向,成为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体育教学的主体取向,一方面要注重主体德性、心智和身体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尊重学生兴趣,教师的素质特点,这样就可以使主体积极能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学习。在体育课程的开发中,只有注重多样化、个性化的道路,尊重地区文化、学生差异、环境资源、师生的个性,才能使体育课程设置更合理,教学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教学中,加强身体锻炼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是体现现代健康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系统的配有音乐的健身操锻炼能够全面而明显地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文章从其健身、健心的特性出发,对音乐应用在体育健身课中对高校学生身心各方面所受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