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也是人本资源开发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为了教育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要以促进每个学生最大可能性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贴近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项措施都要体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政治教育工作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终身爱展。我们政治课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与时俱进,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对于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一般的认识是:遗传因素为学生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起决定作用。这种认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实正是学和的个性-这一具有动力调节作用的内容机制,将遗传因素、环境和教育整合在一些,共同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育过程本身是一个内化过程,其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育过程只有成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过程,其目的才能正达到。  相似文献   

7.
李成广  张玲 《山东教育》2004,(11):31-3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那么,什么样的评价方法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根据新课改精  相似文献   

8.
教育人文意义的失落与追寻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一、现存教育是促进还是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要适应并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翻开国内任何一本教育学教科书,都可以看到“教育要适应并促进学生发展”的论述。这使人们(至少是系统学习了教育学的人)深信: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甚至可以说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然而,对照眼前的教育现实,却使笔者对这样的信念产生了动摇和怀疑。请看《北京晚报》1998年4月3日发表的一个高中学生写给该报编辑的一封信(限于篇幅,仅作摘录)。我是本市(北京)在校的一名普通…  相似文献   

9.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策略和发展目标。作为学校,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贯彻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这个“人”就是教师和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均衡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要关注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提高;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特别强调和倡导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育要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发掘与提升,就必须首先着眼于学生的自主意识的唤醒、发展与提高.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感受体验,发现自己,发展智能.教育要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  相似文献   

11.
江湖 《天津教育》2014,(23):51-53
和谐教育就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的统一出发,优化教育教学结构中的诸要素,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协调生动活泼发展的教育。要实施和谐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和谐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运用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促进教师、学生、学校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学校管理权和学生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我国的《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即教育的公共性原则,它的具体含义就是国家要求任何教育机构都应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为主要目的,教育要符合社会的公共利益,要对国家、人民和社会公共利益负责,保证教育制度的正常运转。《教师法》又规定,教师负有“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为保护教师履行其义务,法律同时赋予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力。  相似文献   

13.
刘玉玲 《甘肃教育》2007,(5S):37-37
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教学因素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可控因素,如何实施学校教学以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不能不成为我们教育者所研究的重要课题。按照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教师要把教学组织成螺旋式上升的模式,逐步地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具体来说,教学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与我国目前教育改革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可谓是不谋而合。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的精华,探索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历史教学的可行性,是创建一个开放的历史教学系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个性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它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并不否认“全面发展”。个性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素质在各方面都达到或超过基本标准后,再求得某些方面的专门性、特长性发展。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创新人才。强化个性教育,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否认和忽视个性差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每个学生相对他自己而言最好的个性发展。这是创新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一切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本着帮助儿童,促进儿童发展的宗旨,从学生身上寻找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的教育更要具有爱心、耐心、细心。“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才能达到思想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全统一。  相似文献   

17.
高中化学课堂实施发展性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化学课程要建立起新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与和谐发展,以达到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化学能力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教育的评价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在化学课堂中应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相似文献   

18.
教学评价改革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标志,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刘克文 《现代教育科学》2005,(3):48-48,F0003
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在农村教育事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学校许多方面的工作都产生着重要影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抓好劳动实践教育,能够促进普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发展,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能够引导学生创造物质财富,能够促进学生职业定向,对于基础教育的巩固、发展和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要充分发挥劳动实践基地的功能;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在劳动实践教育中必须注重五个结合。  相似文献   

20.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科学制定教育内容、精心选择训练方法,促进文明礼仪教育科学化、制度化、程序化发展。我校通过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精神面貌明显改善,学生自身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探索出一条学校德育工作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