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在介绍荔枝知识时,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引用说明,而且引用的使用十分巧妙。 《南州六月荔枝丹》中引文的内容遍及文章的标题、开头、正文和结尾。例如标题就引用了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南州六月荔枝丹”。这一标题中的“南州”的“六月”系指农历而言,是现存阳历七月,“丹”指荔枝的颜色。引用这一诗句作为标题,既别致,鲜明醒目,又标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成熟期、产地和颜色,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2.
贾祖璋的科学小品《南州六月荔枝丹》,引经据典,形象、准确而全面地介绍了荔枝,被选入高中课文。文章第一自然段引用了自居易的《荔枝图序》语句:“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自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第二自然段却这样评说: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还有不足之处。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在这篇文章里,引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一段话:“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接着作者在文章的第二段开头评论道:“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有不足之处,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作者的言下之意,”壳如红缯”的比喻是不够恰当的,“粗糙”的荔枝壳和“滑润”的丝织物怎能放在一起作比呢?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在这篇文章里,引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一段话:“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接着作者在文章的第二段开头评论道:“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有不足之处,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作者的言下之意,“壳如红缯”的比喻是不够恰当的,“粗糙”的荔枝壳和“滑润”的丝织物怎能放在一起作比呢?作者的这个观点,我认为值得商榷。笔者认为,这并非白居易的错喻,而是课文的作者对这个比喻句…  相似文献   

5.
一、学习要点: 学习本文说明事物的科学性、文艺性、条理性等方面的特点; 学习本文引用等多种说明方法。二、自读指要: (一)从科学性、文艺性和条理性三方面,就《南州六月荔枝丹》与白居易的《荔枝图序》逐一进行比较(既可条述,也可表解)。《荔枝图序》原文: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二)文章运用了描写性引用、议论性引用、考据性引用等多种引用说明的方法,试按要求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一册教参第134页,对《南州六月荔枝丹》思考和练习四第2小题的一个句子的分析是: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注:“·”表示中心语。)笔者认为,把“荔枝林”作为该句的主语中心语是错误的。很明显,“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是一个主谓短语,全句是一个由主谓短语充当主语的句子。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第一册1994年5月第4版教学参考书中,《南州六月荔枝丹》思考与练习第四题第2小题主语部分划分有误,在此提出异议,仅供商榷。原文:(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  相似文献   

8.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篇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该文以丰富的知识,饶有兴味地介绍了有关荔技的科学知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文通篇引用诗文、故事、史料共二十余条,仅诗文就十余条。由于引用的角度和方法多种多样,因而它所起的作用也就各不相同。具体用法可归纳如下:1引用古诗文举例考证科学说明文强调“科学性”,要合乎事实,经得起推敲。(南州六月荔枝丹)大量引用诗文来说明荔枝的有关知识,除了增强文章的文艺性外,还在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第8段在说明荔枝不耐贮藏时,引用白居易“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  相似文献   

9.
《南州六月荔枝丹》(统编教材高中第一册)引用了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说到荔枝“壳如红缯,膜如紫绡”。作者认为白居易的说法有误,他评述道:“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其实白居易并没有错。他虽生于中原,但少时避战乱而流离越中,中年之后又曾长期理政于江南,荔枝是吃过不少的,怎么会连荔枝的壳和膜都分不清呢?诚然荔枝的膜在一定时  相似文献   

10.
引用是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科学小品在运用这一手法上颇具特色。科学小品可以说是科学与文学相结合的一种文体,常常要通过文艺笔法解说事物,阐明事理。按照这一特点,本文引用了大量古今记载荔枝的资料和描述荔枝的诗文,准确而生动地介绍了荔枝的果实以及有关栽培方法的知识,使读者在获取科学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现分条列举如下。一、以引诗作为标题,概括要意。文章的题目《南州六月荔枝丹》引自明人陈辉的诗句。荔枝是我国南方闽粤等地的特产,果实成熟以七月(农历六月)为盛期,鲜荔壳面多呈深红色。作者借诗为题,既标明了本文说明的对象(荔枝),也点出了果实的成熟期(六月)、产地(南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一个句子主语划分的商榷宿州市时村中学张广问《南州六月荔枝丹》课后练习第四题,是分析单、复句划分句子成分。第2小题"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教参的划分方法是(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  相似文献   

12.
一、语文教学无教具语文教学使用教具以小学识字阶段为最多,到了初中即已难见,高中几乎绝迹.其实,教具直观性强,符合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这既便于教师讲授,又便于学生理解,因此中学教学是缺不得的.生活中的许多实物都可成为语文教具.如讲《南州六月荔枝丹》,可事先准备好一些荔枝,讲时一人一枚,让学生边观察边听教师讲解,效果一定会好.作者在文中说到:“幼年时只知道荔枝干的壳和肉都是棕褐色的.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实在无法理解……老师也没见过鲜荔枝,无法说明白,只好不了了之.”可见作者小时候就曾因为老师讲荔枝时不得见荔枝而引为憾事.在今天,荔枝已经摆满大小水果摊店的情况下,把荔枝“引进”课堂,是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的.为什么说“壳如红缯,为什么说“荔枝呈心脏形”,为什么把荔枝膜比作“片片桃花雨后娇”,以及为什么形容荔枝的肉“莹白如冰雪”……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编辑同志: 我向您反映一件不应发生而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贵刊今年第5期第16面发表的新疆喀什二中高一(二)班学生杨晓辉同学的《<南州六月荔枝丹>结构图之我见》一文,系抄袭汲宗增同志的文章——《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结构——见《语文学习》一九八四年第八期第20面。初次看到杨同学的文章,确实叫人一振,  相似文献   

14.
吃荔枝,有个讲究.荔枝的中间有一条缝,只要沿着那个方向轻轻一咬,壳就会自动裂开了.《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科普作品,说明形象,文字生动,意境优美,恰如一枚荔枝清香润泽.品尝这样一枚融科学性、思想性与文艺性于一体的荔枝,教师也得在教学的口子上有所讲究. 丁日宏老师把口开在题目上,从题目入手分析文题之妙,轻盈又不失厚重.标题解析,这是多数课堂不会疏漏的.《南州六月荔枝丹》引用明人的诗句,突出了荔枝生态的产地、成熟期、颜色等主要特点,充满诗情画意,也与全篇广泛引证的风格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5.
师:《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特别是引用,通篇运用多达十多处。请同学们在原来通读的基础上梳理一下,这些引用有何特点,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贾祖璋在《南州六月荔枝丹》中为了说明荔枝不易贮存的特点时,引用了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讲授这一课时,笔者产生了一个疑问,杨贵妃能不能吃上新鲜荔枝呢?  相似文献   

17.
贾祖璋先生的《南州六月荔枝丹》引用了明代大书画家和诗人文徵明的《新荔篇》诗,引起了广大师生对文徵明的兴趣。但是,对文徵明的“徵”读什么.却有了争议。有人认为读“zhēng”.有人却认为应读“zhǐ”。  相似文献   

18.
曹尉军 《学语文》2004,(5):21-21
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见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一文,多处引用了诗词典故,既使说明形象生动,又使文章诗意盎然。由于引用了大量的诗文,文中也多处出现了引号。教学时,笔者觉得文中有一处引文末尾的标点用法颇似不妥: 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见课文第8节)  相似文献   

19.
北宋诗人苏轼贬官在广东惠州时,曾作《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人教社编初中《语文》第三册《荔枝蜜》引用了这首诗的后面两句,教材注解这两句诗时又引出了诗的前两句,但没有时这两句作具体解释。高中《语文》原第一册《南州六月荔枝丹》亦引用了苏诗,教材注“卢橘”为“枇杷”。周有光先生在《语文闲谈·续编下》的《枇杷入诗》中释:“‘枇杷’又称‘卢橘’,现在广东还有这种说法”,并以苏诗为例。上述说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在理清文章思路、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等教学环节后,我把接下来的教学重点放在把握作者与编者的意图上. 师: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试与《辞海》"荔枝"条目进行比较,体会这篇说明文的写作意图与语言特点. 生:首先,本文的题目与"说‘荔枝'"相比要好得多. 师:好在哪里,能具体说一下吗? 生:他引用郭明璋《荔枝》的"南州六月荔枝丹"诗句为题,很有诗意.还有,这句诗句虽只有七个字,但包含了荔枝的生长地域、成熟的时间以及颜色等信息,言简意赅、生动形象.而"说‘荔枝'"仅是简单地交代了说明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