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朝乐府民歌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体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程度的时代性。南朝乐府民歌所运用的文学手法影响了当时文人的创作,很多营养也被唐诗吸收。  相似文献   

2.
南朝乐府民歌中的爱情诗大多以女性口吻叙述,大胆、率真、炽烈的描写,体现了那一时期女性意识的张扬,但在对诗歌的解读中发现,男性形象始终在恋情中处于决定性的地位,男性的态度在恋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男性的异常态度,这些南朝女子一方的强烈追求不过是一场凄凉的悲剧性独角戏而已,爱情在这里很少能开花结果,取得圆满。  相似文献   

3.
宫体诗是活跃在南朝齐梁时期约100年间的一种以描写女性容貌、举止、神态等为主要题材的诗体,它的产生无疑有南朝乐府民歌提供的诸多因素。正如刘师培云宫体之名,虽始于梁,然侧艳之辞,起谏自昔。晋、宋  相似文献   

4.
宫体诗是活跃在南朝齐梁时期约100年间的一种以描写女性容貌、举止、神态等为主要题材的诗体,它的产生无疑有南朝乐府民歌提供的诸多因素。正如刘师培云“宫体之名,虽始于梁,然侧艳之辞,起谏自昔。晋、宋乐府,如《桃叶歌》、《碧玉歌》、《白芝歌》、《白铜樱歌》,均以淫艳哀音,被于江左。迄于萧齐,流风益盛。其以此体施于五言诗者,亦始晋、宋之间,后有鲍照,  相似文献   

5.
女性形象是南北朝乐府民歌中主要表现的对象,虽然南北朝同属一个时代,乐府民歌中的女性形象有相通之处,但由于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各具特点,如女性表达情感的方式、容貌服饰、地位、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都各不相同。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差异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南朝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生活安定,自然环境优美,但女性受封建压迫,不能自由选择婚姻。北朝多为游牧民族,地处荒漠,战乱繁多,经济衰败,女子成为主要劳动力,地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两汉乐府民歌中,出现了一些具有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上山采蘼芜》中的弃妇、《白头吟》中的女主人公等。造成这些女性悲剧命运的原因,主要包括自卑顺从的性格、封建家长制及封建女德的约束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南北朝乐府民歌中的女性形象类型进行了界定,围绕南北朝女性在爱情婚姻中的种种表现对南北朝乐府民歌进行了对比式的论述,并分析了南北乐府民歌因社会政治、经济、民族风俗及民族性格,自然环境因素形成的不同的吟唱风格。  相似文献   

8.
南朝乐府民歌上承《诗经》和汉乐府民歌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抒发了南朝畸形都市生活里下层女性的心声和情感。缠绵婉转,感情纯真,语言鲜丽活泼而富于生活气息的民歌风格影响了后世的文人创作。  相似文献   

9.
南朝乐府民歌内容多为男女恋情的描写,大胆而又露骨地刻画了女性的情与态,其情调艳丽柔弱、哀怨缠绵而又热烈浪漫,富有艳情的特征。南朝乐府民歌继承了楚文化的浪漫特质,植根于江南繁富之地。南朝富有艳情特质的时代风尚,直接刺激了情歌艳诗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艳情诗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南朝乐府民歌内容多为男女恋情的描写,大胆而又露骨地刻画了女性的情与态,其情调艳丽柔弱、哀怨缠绵而又热烈浪漫,富有艳情的特征。南朝乐府民歌继承了楚文化的浪漫特质,植根于江南繁富之地。南朝富有艳情特质的时代风尚,直接刺激了情歌艳诗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艳情诗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情歌艳诗在南朝的汇合,有其种种主客观原因。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因素所形成的时代风尚,直接剌激了情歌艳诗的发展;物质的富有,环境的优美,都推动了南朝文化朝着重娱乐的方向发展;儒道衰微,佛学兴盛,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个性的张扬和情感的大释放。文人艳情诗的产生背景又比乐府民歌的产生背景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12.
南朝乐府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其内容几乎清一色为男女爱情题材,其风格更是以绮艳为主,这主要是由于其作者大部分是女性的因素所致,南朝贵族的引领,文人需求与经济繁荣等因素的影响,促使乐妓群体的扩大并走上南朝文学舞台,由于社会的需求与女性自身的原因,乐妓们创作自然就以绮艳的风格为主了。  相似文献   

13.
从汉魏乐府民歌的角度分析女性对爱情婚姻专一、执着和积极的态度,以及在爱情婚姻中主动地位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4.
汉代乐府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由于儒学成为正统 ,封建礼教中歧视妇女的思想尤为突出。汉代乐府诗歌本着“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 ,真实再现了汉代各阶层妇女生活的遭遇 ,成为研究中国女性文学所必须涉及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南朝乐府所反映的社会心态 :既满怀伤感 ,又追逐声色艳情 ;既欣赏女性美 ,又不乏对女性的猥亵玩赏。并进一步指出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鑫 《华章》2011,(23)
汉乐府民歌塑造了一系列生动感人的女性形象,她们或苦苦追求爱情或饱受征战相思之苦或任劳任怨或被男子抛弃或机智反抗权贵戏弄,均真实的反映了当时汉代人民的生活.汉乐府善于将叙事与抒情结合,时话与独白结合,综合运用铺陈排比,侧面烘托,对比描写并辅以动作和细节刻画展现人物形象.其多种多样的艺术塑造手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汉魏乐府民歌的角度分析女性对爱情婚姻专一、执着和积极的态度,以及在爱情婚姻中主动地位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8.
论南朝乐府新声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朝乐府新声,即吴声和西曲,渊源于徒歌民谣,经"被之管弦"发展为乐歌,并经历了消费期和转化期两个阶段.在南朝新声由下而上的动态演进过程中,晋宋齐与梁陈时代的新声在辞乐面貌、创制方式、乐歌定位及乐歌与诗歌的关系等方面体现出一定差异,反映了乐府新声的诗体特征和一般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9.
陈敏 《文教资料》2006,(12):46-47
南北朝的乐府民歌描写了丰富多样的女性群体。借鉴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分别从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一观照南北朝诗歌中的女性,可以从中感受到两朝女性独特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20.
爱情诗可以说是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爱情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南北朝乐府民歌中都有所表现,在中国古代爱情文学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政治经济以及风俗习惯的影响,南北朝乐府民歌中的爱情诗存在明显的不同;但是又因为南北朝文化学术的交流、融合,南北朝乐府民歌中的爱情诗也并不是壁垒分明的有南北之分。用两句话来概括就是“一份相思两地情”,“两地明月一份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