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似联想,是指由一件事物的认识引起对与其形态形似的另一件事物的联想,它在认识活动中起桥梁作用.就解题而言,由命题的条件或结论联想到与其形态形似的已有知识,可以起到以熟解生、化难为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头脑中想起的一件事物,又引起想到另一件事物.由于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各种知识也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在思维中,联想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是记忆的一种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渗透联想记忆法传授数学知识,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  相似文献   

3.
<正>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头脑中想起的一件事物,又引起想到另一件事物.由于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各种知识也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在思维中,联想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观察题设条件与所求结论的结构特征,分析题设与结论之间的联系,联想题目与已有知识结构的相似性.本文结合导数运算法则,举例说明之.一、联想函数和、差的求导法则构造函数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有许多心理活动,其中联想与可逆联想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活功。联想与可逆联想能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可以这样讲,如果小学生没有联想,就不能掌握数学知识;没有可逆联想,就根本不能发展思维。联想是指学生在头脑中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若用“A”表示“一件事物”,用“B”表示“另一件事物”,用“→”表示“联想”,我们就把“A  相似文献   

5.
事物与联想     
文章里所涉及的事物,有的是实实在在的,有的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由一件事又想起有关的另一件事,这就是联想。在联想中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根据这些关系和联系,联想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接近联想。指在时间上或空间上接近的事物引起的联想。《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星华在一九四三年四  相似文献   

6.
数学学习过程中思考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联想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思考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联想能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这里所谈的联想就是头脑中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例如:学生学了乘法分配律后,  相似文献   

7.
(一)一篇文章里讲到的事物,有的是实实在在的,有的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阅读文章,要注意分辨。为什么要联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  相似文献   

8.
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头脑中想起的一件事物,又引起想到另一件事物。由于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各种知识也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在思维中,联想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是记忆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头脑中想起的一件事物,又引起想到另一件事物。由于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各种知识也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在思维中,联想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是记忆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徜徉于童话、神话、诗歌、寓言等的世界,那一个个虚构的故事和景象,丰富奇特,引人遐思。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件一物,都是联想。客观事物总是互相联系的,具有各种不同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联想?联想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或是由当前事物回忆此事物的过去及有关该事物的其他情况;或是由这件事物回忆想到另一事物。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想像。  相似文献   

12.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件事物,都是联想。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些新形象是已积累的知觉材料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人虽然能想象出从未感知过的或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是想象的内容是来源于客观的现  相似文献   

13.
三月的乡思     
徜徉于童话、神话,诗歌、寓言等的世界,那一个个虚构的故事和景象,丰富奇特,引人遐思。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件一物。都是联想。客观事物总是互相联系的,具有各种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头脑中,形成各种不同的联想:在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形成接近联想;有相似特点的事物成类似联想;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对比联想: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因果联想,等等。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些新形象是已积累的知觉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本人就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遇典型事例发表刍议:  相似文献   

14.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联想属于想象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经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其形式有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想象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盐池县三中冯鑫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要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它既可以是由感知某一事物而想到与此有关的另一事物,也可以是在回忆某一件事物时又想到了与此有关的事物。想象是在现实刺激影响下,...  相似文献   

16.
想象,可以由此人、此事、此情、此景而想到彼人、彼事、彼情、彼景.这种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就是联想.如人们从“一“字可以联想到“一滴水“,联想到由无数的“一滴水“汇聚而成的长江大河,以至浩瀚的海洋,可以联想到“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两江十八滩“的诗句.这就是由字面触发的相关联想.由今年春节发生的事,想到去年以至更早的春节所发生的事,就是由时间因素触发的联想;由一件发生在延安的事,想到发生在延安的其他的事,这就是由空间因素触发的联想.由居里夫人想到陈景润,这是由一事物进而想到其他性质相同的事物的联想.由“黑暗“想到“光明“,由“国内“想到“国外“,这是由事物想到性质、意义相反的事物.……  相似文献   

17.
联想能打开作文的思路,使文思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想得深远,想得宽广。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于事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联系,所以联想也有不同的方式和类型。最基本的是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和对比联想。接近联想指的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接近而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中秋赏月,由家人的团聚想到台湾同胞的思乡之情,想到为保卫祖国而抛妻别雏的边防将士。这是时间接近联想。清晨,漫步在乡间小道,由今日农村的繁荣景象,想到旧社会农村的凋敝,想到“四害”横行时期的折腾,这是空间接近联想。而类似联想指的是一件事物的…  相似文献   

18.
联想是在人的头脑中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灵活运用各种联想方法,对提高教学效果,加深理解记忆是行之有效的。一、利用接近联想,识记地理知识几年的地理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一些地理概念如经线、纬线常常混淆莫辨,采取机械记忆也不怎么记得牢,能否引导学生通过联想轻松而又准确地  相似文献   

19.
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在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中也要注意广泛应用联想,以达到明算理、懂算法,提高计算效率的目的。一、算理的阐明阐明算理是掌握算法的前提,比如我为了阐明小数,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借助下表以唤起学生的联想,从联想中领悟算理。  相似文献   

20.
司云 《陕西教育》2008,(7):90-91
想象,可以由此人、此事、此情、此景而想到彼人、彼事、彼情、彼景.这种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就是联想.如人们从"一"字可以联想到"一滴水",联想到由无数的"一滴水"汇聚而成的长江大河,以至浩瀚的海洋,可以联想到"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两江十八滩"的诗句.这就是由字面触发的相关联想.由今年春节发生的事,想到去年以至更早的春节所发生的事,就是由时间因素触发的联想;由一件发生在延安的事,想到发生在延安的其他的事,这就是由空间因素触发的联想.由居里夫人想到陈景润,这是由一事物进而想到其他性质相同的事物的联想.由"黑暗"想到"光明",由"国内"想到"国外",这是由事物想到性质、意义相反的事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