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班级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群体的一般特征,即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感情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但班级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且每个学生个性差异很大。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班级管理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实行动态管理,有效地克服了以往班级管理中的弊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班级动态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各种素质的养成.班级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群体的一般特征即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感情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但班级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且每个学生个性差异较大.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班级管理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实行动态管理,有效地克服了以往班级管理的弊端,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3.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班级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群体的一般特征即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感情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但班级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是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且每个学生个性差异很大。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班级管理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实行动态管理,有效地克服了以往班级管理的弊端,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4.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班级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群体的一般特征即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感情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但班级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是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且每个学生个性差异很大。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班级管理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实行动态管理,有效地克服了以往班级管理的弊端,取得了良好成效。下面我就自己的管理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郑芳 《考试周刊》2010,(14):231-231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形成。班级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群体的一股特征,即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感情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但班级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且个性差异很大。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和新时期生命化教育的特点,我在班级管理上进行了大胆探索,总结出了以下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6.
班级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班级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群体的一般特征即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感情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但班级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是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且每个学生个性差异很大,加之文化的多元化影响导致学生思想的不断丰富与成熟。再照搬过去的做法显然无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了,因此有必要从实践的认识到理论的分析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笔者自1980年至今,在农村中学任教已有32个年头了,现就如何管理好班级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班级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群体的一般特征,即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感情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  相似文献   

8.
班级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班级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群体的一般特征即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感情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但班级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是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且每个学生个性差异很大,加之文化的多元化影响导致学生思想的不断丰富与成熟。再照搬过去的做法显然无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了,因此有必要从实践的认识到理论的分析进行深入探讨。一、班级管理目标的设定…  相似文献   

9.
李博 《文教资料》2011,(25):140-141
班级管理是聋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群体的一般特征,但班级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个性差异很大。根据这一特点,作者在班级管理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实行动态管理,有效克服了以往班级管理的弊端,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0.
张良 《教书育人》2007,(11):56-58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到教育教学各项目标的顺利实施和实现,也关乎到学生思想道德、生活习惯等各种素质的提高和良好品质与健全人格的养成。班级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群体的一般特征,即遵守共同的法律法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思想上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际关系和谐的班集体是在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智力、共同的情感和共同妁组织几个基石上建立起来的。”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它的集体成员应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荣辱。成员之间应互相友爱、互相帮助。集体有着强大的凝聚力,集体成员对集体有强烈的责任感。创设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情境,可以把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变成一个自我教育者,即可以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教育转变成主动地自我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要建设这样一个班集体,就必须采用民主的管理方法,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实践的。  相似文献   

12.
吴凤侠 《成才之路》2009,(25):70-70
班级是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基本群体,这个群体是否具有共同的目标,是否具有集体主义感,是否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体的带头人——班主任的工作热情、责任感、事业心及管理艺术。在此我与诸位同仁谈谈自己在班主任生涯中的几种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一个班级有着良好的班风,学生在此生活学习,健康成长,乐在其中;班主任管理得心应手,乐在其中。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群体,这个群体能否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否具有凝聚力,是否具有认同感、归宿感和向心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群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的事业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心理调适,微妙有效的班级管理艺术●江苏省新海中学刘树华所谓班级管理中的心理调适,就是指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群体目标时,能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事件、信息等管理条件,和学生协调一致,共同创造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有活力的班集体,从而和谐、愉悦地实现群体目标...  相似文献   

15.
对住读生寝室生活的管理,是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因为寝室是中学住读生在学校的家,也是学生本性淋漓尽致发挥的地方。同学们在同一寝室内共同生活几年,每个人的思想、行为、心理都在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变化互相影响着。如果室友们在一起,友谊深厚,互相鼓励,全寝室的人都会共同进步,成人成材;如果你争我斗,同寝室的同学老死不相往来,甚至互相瞧不起,就会造成心理上的创伤,  相似文献   

16.
职业技术学校班主任工作在学生管理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一个班级即一个整体。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作风和整体素质,是班级每个学生共同特征的反映。在班级这个正式群体中,往往非正式群体也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如何正确对待班级中的非正  相似文献   

17.
班级是由众多学生集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即群体.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必须懂得正确运用群体心态中的积极倾向,抑制群体心态中的消极倾向,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创建一个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18.
对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疏导吕绍采班级是学校领导下的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正式群体,这是学生经常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往往要花很大精力来作班集体的培育工作。在诸多工作中,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19.
一个班级内的群体有各种各样的。根据班级内构成的原则与方式以及有无明确的结构关系,可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师生认可,为完成班级所赋予的任务而产生的,有明确的权利与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群体,如班委会、团支部。非正式群体,则是基于志趣相投、家庭背景相似、人员性格相近等因素自然形成的群体。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正式群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历来为班主任及科任老师所萤视。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虽然是一种“民间组织”,但其在班级中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生是一个向往活力的群体,活泼有余的同时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所以中小学的课堂教学管理尤为重要。现行的中小学课堂教学管理略有不足,使得一些班主任教学管理的效果未能达成反而增大了他们的工作压力,在此将以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互相管理模式为切入点,分析互相管理模式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可能是未来班级管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