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论宝贵     
《中华活页文选(初中版)》2010,(11):77-78,47,87,88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末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学而》)  相似文献   

2.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相似文献   

3.
《史记·商君列传》云:“事末利及怠而贪者举以为收孥”。这就是商鞅变法制定的抑末政策。司马贞《史记索隐》注这句话说:“末谓工商也。盖农桑为本,故上云‘本业耕织’也。怠者,懈也,《周礼》谓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重农抑末”政策主旨的探讨,对封建社会中、前期抑末(抑商)进步说提出驳论,并对抑末政策产生、强化的原因进行了新的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5.
明代社会在嘉靖以后(1522-)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动.承正德年间农民大暴动之后,政治上有一番刷新,社会经济也有所发展.荒田开垦;匠户解放;手工业进步;地区分工明显,国内市场联系较密,对外贸易开放,资本主义萌芽增长起来.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引歙县风土论说:"至正德末嘉靖初,则稍异矣!出贾既多,土工田不重.操资交捷,起落不常.能者方成,摧者乃毁.东家已富,西家自贫……迨至嘉靖末、隆庆间,则尤异矣.末富居多,本富居少,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起者独雄,落者辟易,……贸易纷纭,诛求刻核.……迄今五十余年(万历三十年左右)则?异矣!富者百人而一,贫者十人而九,贫者既不能敌富,少者反可以制多,金令司天,钱神卓地,贪婪罔极,骨肉相残."这里描述了资本的发展史,概括地表明了嘉靖至万历年间,是历史变革的转折点.这当然要引起各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决胜真题·1】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有这样一个故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的确,世界真奇妙,世上的事情千万般,再难的事情总有人跃跃欲试,而果然就能做出许多来;再容易的事情,也有人把它视为畏途,真就裹足不前。这正如前人所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请以“难与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  相似文献   

7.
美国社会上所称“自我本位的一代”,十年前初流行时是自15——20岁之青少年;如今却已升高到三四十岁之青年阶段了。社会学家表示,这完全是美国社会日趋贫者越贫,富者越富之严重性所造成的。而父母和教师均有教育无力感,象如何教导孩子具有最基本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8.
清代前期抑商问题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约从 2 0世纪 70年代开始 ,清政府是否推行了抑商政策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热点问题。但是包括笔者在内 ,绝大多数学者都是用现代经济学理论来解释“抑商”所指内容的 ,忽略了当时决策者对抑商的认识 ,所以有必要对此进行重新探讨。历史事实是 ,明清时期人们把抑末、抑商看成是对商人收税 ,这是抑末、抑商内容的唯一所指 ,并不包含其他内容。  相似文献   

9.
一战国时 ,商鞅、荀况等首次提出重农抑商的思想 ,将农业视为立国之“本” ,而将工商业视为影响国本的“末业”。商鞅在《商君书·外内》中说“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 ,则欲国之无富 ,不可得也” ,把工商之民少作为国家富强的绝对必要前提 ;荀况也提出“省工贾 ,众农夫” ,“务本禁末⑴”的建议。此后 ,历代王朝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了抑商政策 ,统治者还颁行“世业世守”令 :“士之子恒为士 ,农之子恒为农 ,工之子恒为工 ,商之子恒为商⑵”。经商是贱业 ,不许入仕 ;而士族清流 ,也不许操贱业。这种歧视政策直到唐代还保留在法律条文中。商人在…  相似文献   

10.
《史记·陈涉世家》“发闾左适成渔阳”一句,中学语文课本第五册(1978年版)是这样注释的:[发闾左适(zh(?))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调派去驻守渔阳。古时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间右。闾左就用来指贫苦人民。适,同“谪”,调发。戍,守边。渔阳,在现在北京市密云县西南。以上解释不够正确。“适  相似文献   

11.
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指的是获得科学荣誉的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现象,“马太效应”在科学共同体中有着诸多的表现,会对科学发展产生诸多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应当采取多种手段,利用“马太效应”的积极影响,减少其消极影响,使得科学事业能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推行“重本抑末”政策的秦汉时期,有关末业税的税目很多。这里,我们不拟对当时所有的末业税逐一作全面的阐述,仅就“算缗钱”、“市租”和“关税”中的一些问题,作个初步探讨。限于水平,不揣浅陋,旨在借以就教于大方。一算缗钱的性质和征课对象“算缗钱”,又称缗钱税,这是汉代政权在实行“重本抑末”政策下,为解决财政困难,对工商主所征课的一种特殊性税收。西汉封建王朝发展到武帝时期,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在一段  相似文献   

13.
素材卡片     
钱与妻子一富者对一贫者说:“如果让你选择金钱和妻子的话,你选择哪种?”贫者说:“我选择妻子,因为有了妻子,我们便可以同心合力创造金钱。”“如果让你选择呢?你选择哪种?”贫者接着问。“我当然选择金钱,因为有了金钱,便会有妻子,便会有更多的女人。”富者如是说。各有所需上帝来到人间,看到人间繁华的商店,人民富裕的生活,不禁产生了留居之意,便与一凡者提出交换,期限为一年。一年后,上帝与凡者会面,他们谈了彼此的感受。凡者说:“上面没有人的七情六欲,没有人间的爱情、亲情,对于一个凡人来说,这未免太苛苦了……”上帝不等凡者说完,便…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古代的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曾领先于世界各国。然而,由于封建专制统治,近代科学技术却没能在中国产生。古时中国以农业为主,农业成了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重农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战国商鞅变法内容之一即是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旨在发展小农私有制。西汉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后来又逐渐演化成“农桑为本,工商为末”,手工业被置于末业的位置。重农桑、轻贱工商不仅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行的政策,而且逐渐地成了人们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孔于论富贵     
子贡日:“贫而无谄,富而无骄②,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学而》)  相似文献   

16.
“重本抑末”的经济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长期存在,该思想源于先秦,成于韩非,自西汉后,它便成了封建正统经济思想的教条之一.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基本上都以“重本抑末”思想作为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作为生产力不发达的自然经济的产物,这一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而且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改革第一难题是破除既得利益集团,目前存在的“四大不公”困惑中国经济。所谓不公指的是由于制度、权力等外在因素,人为地造成经济行为歪曲,使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细分析,目前中国有四大不公: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河南“土匪”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河南从清末以来,“土匪”就相当滋盛。据宣统年间官方的报告,说省内各府县“自庚子(1900年)以后,百物昂贵,谋生日艰,游惰日众,富者率入于贫,贫者率流于盗,十百成群,昌言不讳”,“盗风之盛,甲于各省。”辛亥革命和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古就是世界农业大国,“农本商末”观念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主调,由此而形成的“重农抑商”的政治方针是中国古代统治者一贯奉行的基本治国之策。“重农抑商”政策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重农抑商”作为一项完整的政策最初萌芽于李悝变法,商鞅具  相似文献   

20.
男耕女织是汉族古代经济生活的主要特征之一。汉族的男耕女源于自然经济,西汉时,华夏民族发展、转化为汉族后,男耕女织的习惯和传统法典化,并产生了“重农抑商”或“重本抑末”的“上农”理论和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