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外在事物呈现形态的有限性与诗人主观关照的广袤无垠所形成的巨大差异,为我们进行同题或同类诗歌的比较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如同样是咏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通过写梅花风雨侵袭的处境、卓然不群的风骨,象征了词人不同流合污,虽粉身碎骨仍矢志不渝的可贵人格,诗人笔调凄苦,令人不忍卒读;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则用极其乐观旷达的笔墨突出了梅花傲霜独绽的精神境界。纵观高考的诗歌鉴赏题,在97、99、,01年的全国卷,00年的上海卷以及01年的全国春季卷和02年的北京卷均或正面或侧面地涉及到了诗歌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比较了陆游、辛弃疾的咏梅词的异同:两人咏梅,都是词人审美观念的外化、人格理想的寄托,但是两人审美情趣与人格内涵却有差异;两人咏梅,都有意或无意地将梅花作为身世的寄托。但是,陆游咏梅词的寄托,似乎与自己的经历遭遇不甚吻合;而辛弃疾赋梅,则往往不离自己的身世,其雄心、其智略、其幽愤之情、其身世之感,都在不经意之中,从字里行间隐隐泛出。  相似文献   

3.
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在其饱尝甘苦的人生中,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给后人留下了一系列咏梅佳作:“红酥肯放琼包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玉楼春》)写梅花含苞欲放时瓣如凝脂、幽香袭人的美好形象;“寒梅占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渔家傲》)描绘梅花初绽时的形象,同时也抒发自己赏梅时的愉快心情;“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相似文献   

4.
梅花,树姿苍劲,花色清丽,冷艳芬芳,风韵洒脱,清雅高洁,素有花中魁首之称。历代文人首推崇梅。唐宋以来,凡诗人词家几乎无一不写梅花。或赞其幽香浓烈,或喻其情操如雪.或颂其坚贞似铁,或爱其旷达高古……然自古贵咏梅花.多托物言志,借咏梅花而抒发自己的高昂斗志与美好情怀。  相似文献   

5.
一、记号与眉批 这是最简单的笔记形式,两者往往结合使用。记号的形式,一般分圈点、划线两种。圈点有圆点(·)或圆圈(。),划线有直线(——)、波浪线(~~~~)或双直线(===)等,读书记号不宜过多,而且一般应做到相对固定,在做记号时,要形成自己的一套习惯,如在一段话下面或旁边划上直线用以表示这段话值得注意,用二条或三条线表示特别注意等。 眉批,就是在书眉(正文上下的空白处)写上简单的心得体会,批语或疑问等。眉批应做到简明扼要,在写眉批之前,写些什么,应先在脑子里酝酿成熟,如感到要写的话很多,则可以…  相似文献   

6.
一、突破作文教材的樊篱。目前的作文教学是以教材中的作文设计为蓝本的。然而 ,教材中的作文命题 ,大都远离学生的生活体验。试以九年制义务教材第九册为例 ,教材中共设计了以下七个作文题 :①看图写文 ,图中为蒙古族一家节日早晨的喜庆场面 ;②记一件有意义的事 ;③秋天的田野 ;④写一个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 ;⑤写一种学习用品 ,先外形 ,再用途 ;⑥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⑦写冬天景物 ,体现乐观向上的精神。这七个题目 ,或者儿童对有关的生活一点也不熟悉(如①) ,或者要求写高大人物(如④⑥) ,或者对景物描写提出成人化要求(如③⑦) ,或…  相似文献   

7.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以其傲霜斗雪的凛然风骨和芳香四溢的可人气质为世人称颂。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雅士写诗著文尽情歌颂,又有多少侠客隐士以梅花自喻。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对梅花更是情有独钟,他不但写了一百六十多首咏梅诗,而且还写了五首咏梅词。他的诗词不仅生动地刻画了梅花绚丽多姿的形象,还托物喻人,借物抒情。上阙集中写了梅花的恶劣的生存环境。“驿外”,是说梅花开在远离喧嚣的荒凉之处;“断桥  相似文献   

8.
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创作咏梅诗词达一百多首,赞赏梅花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就是他的咏梅佳作。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写梅花生长的环境、情态。天涯路上小驿站外,谓之偏僻;“断桥”流水,谓之凄冷;寂寞独开,谓之孤独。梅花在这样的环境中开放,这就从侧面衬托了她的不幸。然而,更不幸的是,黄昏降临,风雨侵袭,倍觉愁情缱绻,遭遇难胜。作者在这里采用了古  相似文献   

9.
写话训练要紧扣一个中心(发展语言和思维) ,划对三个阶段(写一句话 写几句话 写一段话) ,实行二导三结合策略(导思路、导兴趣。阅读、观察、写话三者有机结合。)一、一年级下学期训练写想说的一句话(一)结合课文阅读写一句话1 看图写话。先指导学生弄清图上画的是“谁 ,干什么”或“什么 ,怎么样” ,再用汉字或汉语拼音按“谁 ,干什么”或“什么 ,怎么样”的句式写下来。如看课文中《离群的小鸡》四幅图 ,训练学生给每幅图写一句话 :“鸡妈妈带着小鸡找食吃 ,小黑鸡离开了鸡群。”“花猫从栅栏里钻出来 ,要吃小黑鸡。”“鸡妈妈…  相似文献   

10.
请以“多想告诉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2)字数不少于600字(如写成诗歌,不少于16行);(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相似文献   

11.
诗人与梅     
周媛 《初中生辅导》2011,(19):41-42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大概因为她总是凌霜傲雪、独自开放的缘故吧,梅,以清新脱俗、孤傲高洁的品格赢得了不少诗人的钟爱。他们或寻梅、或探梅、或访梅,写下了一首首咏梅佳作,情思隽永,广为传诵。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咏梅的诗词,其中李清照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赋予梅以更深广的思想内涵,她把梅的生命历程与自己的身世际遇、人生道路加以对照,写梅同时也是在写自己,关照梅同时也是在关照自我.李清照咏梅,不单单是赞扬它的品格,同时也是在写自己的人生,抒自己的情怀,这就赋予了梅独特的思想内涵,而这正是她的独到之处.在艺术手法上,李清照给予梅更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色,突出了其生命美.在词人笔下,梅的每一种情态都融注了自己浓烈的情感,词人赋予了梅以人一般的生命和灵性,使它也会有人一样的情感.李清照咏梅词确实做到了情与景的完美交融,也正因为此,才使其咏梅词具有了无限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姜夔现存词八十七首,其中写梅及与梅相关的词占二十八首。姜夔的咏梅词具有丰富的音乐性,陈模《怀古录》卷中:“美成、尧章,以其晓音律,自能撰词调,故人尤服之。”独特的结构形式亦使得他的咏梅词精深华妙。正如宋代理学大师朱熹论姜夔,“既爱其文,又爱其深于礼乐”,内在的含蓄羡是姜夔咏梅词的又一特征。  相似文献   

14.
陆游的咏梅诗词数量之多,内容之丰是空前绝后的.这既表现了梅的外在美,也表现了梅的品性美,并借此象征其人格美.长期以来,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专家学者认为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在意境上与陆游完全"相反",甚至于对陆游的其他咏梅诗词也给予否定.本文全面分析了陆游的咏梅诗词,兼对郭老的观点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5.
阳羡词派是清代非常重要的一个词派.阳羡词人创作了数量颇多的咏梅词.其咏梅词中萦绕着深深的故国之思:题梅花图以抒故国情怀、咏梅怀古以抒故国之思、相约探梅中流露故国之思.阳羡词人咏梅词中故国之思的产生与他们对咏梅文学的继承,阳羡地域的探梅习俗,以及他们身处易代的人生遭遇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从两个方面浅议李清照咏梅词的个性特征:一是借咏梅表现恋爱婚姻中的女性情怀。二是以咏梅表现南渡流亡时的今昔之感与乡关家国之思。  相似文献   

17.
壮美豪情——毛泽东时代伟人毛泽东留给后人的一卷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其诗词“豪放”。这是用古典诗词写现代题材最难的一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这是一种词人的抱负,即毛泽东欲刻意使古老的长短句老树发新枝,以承载起完全不同的精气神。他习惯以巍峨之词表精英之情,于个中微妙的转换,微言大义。其诗词言志。我们不妨把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同他的《卜算子·咏梅》作一对比。陆游的《咏梅》,托梅言志…  相似文献   

18.
与国外的亲朋好友通信,因为路途遥远,往往要很长时间才能交流一次。由于信封书写不规范不少信件不得不从邮局退回,更延长了时间,给工作与生活带来不便。如何书写规范的信封呢?一、书写信封的位置分配收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写在信封的中间,发信人的姓名写在信封的左上角,也可写在背面,如:二、姓名、地址的写法一句一行。第一行写名和姓,如:FangpingLi第二行起写地址,由小到大分行写(先写门牌号码,然后依次写街道(路)、城镇、省或州及邮政编码),如:29,GuangzhouRoadNanjing210029P.R.CHINA邮政编码一般写在省…  相似文献   

19.
吴文英是南宋词坛上大量填写咏梅词的词人之一,他赋予了梅花以丰富的内涵,透过其词作和词作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创造性,我们可以充分感受词人寄托于梅花身上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同时其咏梅词以词旨深藏,词意幽深的独特魅力。展现了宋词幽微深曲、韵味悠长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这次“写一写”要求围绕本组“我们的家乡多么可爱!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家乡”这一专题,结合“口语交际”(“夸家乡”)的内容来“写一写”:或“写山上的美丽景色”,或写一写很有名的“家乡特产”(如“板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