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普通高中生均学费基本是发达地区高,欠发达地区低,按4类地区划分,也是按京津沪、东、中、西依次降低;与普通高中生均学费关系最为密切的4个指标,都是经济指标;普通高中教育成本个人分担比例与城乡居民的收入、支出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中部地区政府对普通高中教育经费分担比例最低,导致了其普通高中经费总量中个人分担比例最高,中部地区的农民,普通高中学费负担是相对最重的;财政投入力度与普通高中经费个人分担比例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根据影响学费的回归模型测算山西、内蒙古、安徽、湖北、湖南等地。普通高中生均学费偏高,个人负担过重。  相似文献   

2.
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是个意义重大的正确选择,如何使学费标准与分担比例更加科学合理需要认真研究;不能以高校的所有制性质来确定学费标准,高校学费应当在生均教育成本的基础上体现按质论价、高质高价、低质低价原则;至于如何确保低收入家庭子女上好大学问题,应通过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来解决。  相似文献   

3.
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在我国实践的局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认为应当由在教育中获得益处的各方分担,在我国家长被认为是收益方而以交纳学杂费的形式分担成本。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家长交纳学费的情况无论在经济和教育上还是在法律和伦理上都陷入了矛盾。本文在阐述其矛盾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可供缓解矛盾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普通高中生均学费基本是发达地区高,欠发达地区低,按4类地区划分,也是按京津沪、东、中、西依次降低;与普通高中生均学费关系最为密切的4个指标,都是经济指标;普通高中教育成本个人分担比例与城乡居民的收入、支出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中部地区政府对普通高中教育经费分担比例最低,导致了其普通高中经费总量中个人分担比例最高,中部地区的农民,普通高中学费负担是相对最重的;财政投入力度与普通高中经费个人分担比例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根据影响学费的回归模型测算山西、内蒙古、安徽、湖北、湖南等地,普通高中生均学费偏高,个人负担过重。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定价实行的是典型的"成本分担"机制,具有明显的制度特征。分担定价机制是在"三层次"法规制度规制下确立起来的,得其授权与保障,受其约束与指导。机制运行依赖前后一贯、递进深入的四个路径,通过路径分析便可呈现成本分担机制运行全貌。但无论学术界还是社会公众对培养成本分担都提出了强烈质疑与批判,根本原因就在于机制自身尚存重大缺陷,两难困境无法破解。有鉴于此,按照实践性与可行性难易程度,可采用现有条件下相对可行的"阳光成本"披露制度改革、存在一定难度的高校财务制度改革、最高层次的法律修订等不同层次改革思路,以缓解培养成本与学费双膨胀趋势。  相似文献   

6.
转型期以来,俄罗斯在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改革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发展。“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改革便是俄罗斯高等教育经费筹措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有力地推动了转型期俄罗斯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通过不同途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基本满足了转型期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我国也在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改革,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公平地构建这种学费制度体系,俄罗斯所建立的“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和当下正在试验的“实名制国家财政券”改革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以来,俄罗斯在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改革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发展。"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改革便是俄罗斯高等教育经费筹措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有力地推动了转型期俄罗斯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通过不同途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基本满足了转型期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我国也在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改革,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公平地构建这种学费制度体系,俄罗斯所建立的"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和当下正在试验的"实名制国家财政券"改革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8.
吴悠 《考试周刊》2014,(60):14-15
美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其成熟的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本文对比分析了中美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的主体和两国研究生教育支付学费的特征,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实施是在我国现阶段教育体制下的必然选择,但随着高校成本个人分担比例的上升,学费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同学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选取了云南省部分高校的收费标准作为分析样本,对现阶段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对学生家庭产生的影响做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学费有"成本分担说"和"价格说"两种观点,由此也产生了"政府定价"与"市场定价"的论争.主张"政府定价"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费定价应基于"获利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主张市场定价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费定价应基于"社会福利效应最大化".本文结合学者们的论争,时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制订的主体、依据、监管等进行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高校培养成本的核算应公正、科学、合理.个人分担比例的划定应兼顾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和高校的正常运行所需.应根据"利益获得"原则,分层次划定公办高校学费标准.应认识到,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是一种风险投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改革的走向和趋势,提出适应性的改革策略,即“以政府会计改革为基准,构建统一科学的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体系,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改革提供基础;以财权与支出责任对等为平衡点,充分发挥财政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导向作用;以公平与效率为目标,建立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优化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结构”。  相似文献   

13.
我国近年来实行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对高等教育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高校不同所有制大学的学费差别很大,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收费也存在很大差别,而我国高校的学费趋于稳定,研究型大学和一般大学的收费也区别很小。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应制定与地区经济、家庭收入相关联的弹性学费政策,尽快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助学体系,扩大国家助学贷款发放范围,让民间资本进入助学贷款领域。  相似文献   

14.
关于高校学费问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学费采用两种不同的定价方式,公办高校执行成本补偿,根据学生培养成本来合理分担比例,民办高校实行全成本定价。不同类型的高校提供了不同形态的教育服务,相同类型高校提供的教育服务质量不同,它们的学费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与民办高校相比,公办高校的教育服务质量与学费水平倒挂。在公办高校系统内部,专业教育学费水平差异不显著,价格信号作用不明显,不利于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也不利于高校专业和教育结构的调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双重选择下,政府应该放松管制,让公办学校学费进行自主定价,使公办高校学费定价方式逐步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高等教育成本增长的同时,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能力却下降,致使高等教育出现财政危机。为了解决这一危机,我国逐步推行并建立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使高校财政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与此同时,我国大学的学费飞速增长,已经引起了很大的社会争议,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现行公立高校学费定价政策具有明显的政治性、集权性与程序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地方公立高校学费调涨的冲动。成本分担理论支撑的生均教育成本分析方法对高校学费标准确定有着重要影响,其理论困境就在于没有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操作方法与计量工具来准确测算生均教育成本。地方公立高校学费定价仍然要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基于审慎规划原则有条件逐步放开高等教育学费价格,基于弱势群体照顾原则推动各项助学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最近十年内国内外研究生学费定价与资助政策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关于研究生收费的理由问题国内文献已经基本解决。如果以成本分担理论为基础,则生均成本的计量和分担比例的确定,是研究生学费定价与资助政策中的难点问题,也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方凡泉 《高教探索》2003,22(3):11-15,3
高等教育具有显著的准公共物品特性,受教育者在未来能获得相对较高的经济和非经济收益,应该分担部分教育成本。但高等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公益事业,社会和国家是高等教育主要的受益者。因此,社会和国家应当承担大部分教育成本,个人分担的成本不宜超过年生均经常性成本的25%。2000年以来,中国高校学费标准已达到居民个人和家庭承受能力的平均高值。为了适应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确保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我国需要实施各种形式的、有效的学生资助政策。  相似文献   

19.
中美高等教育学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是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深入而形成的,成本分担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本文通过对美中两国高等教育学费的特点和和各种补助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以期能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校面临着学费虚高与学生欠费的困境,其实质是高等教育成本合理分担与高校学费定价问题.该文从社会满意度的视角探索了高校学费定价问题,认为社会满意度是高校完善学费定价机制的战略工具,是高校走出当前困境的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