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体系改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中美两国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培养信息、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对比分析后发现,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无论从课程设置还是从培养模式来看,都沿用工学硕士教育体系,虽然最终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但是实际上并未真正拉开工程硕士与工程类工学硕士之间的距离.工程硕士教育的定位应是介于工学硕士教育和MBA教育两者之间,要培养既懂工程又通晓管理的专业工程管理人才.应通过对课程的优化来达到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周保莉 《继续教育》2008,22(12):45-46
本文简要分析工程硕士的基本特点及培养目标,提出“知识和能力并重、新颖性和前瞻性、复合型和宽口径、实用性和适应性”的课程设置原则,并以项目管理工程硕士为例,探讨该工程领域的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3.
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分析工程硕士特点的基础上,从课程设置、论文选题等方面指出了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概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发展情况,对高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从培养方案和计划、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方法和学习阶段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过程中理论课程和实践活动内容脱节、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双导师联合培养分工不明确、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实践搭配不合理以及学术论文质量不高等问题,从构建合理且可行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实践体系视角出发,从明确课程及实践培养环节目标、建立三阶段工程硕士学制体系以及个性化的灵活培养方案及多样化的论文选题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课程及学制设置等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美国工程硕士教育模式观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培养模式的多样性是美国工程硕士教育的特点之一。本文从培养目标、招生、学制、课程设置、学分要求等方面分析了美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四种模式 ,并针对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生源单一、培养模式单一的现状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我校新一轮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修订,提出工程硕士的培养必须突出其“工程”特色,在充分体现工程背景、工程要求基础上,合理地构筑知识结构、设置学习课程。  相似文献   

8.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为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佼佼者,在工程硕士培养领域有其独到之处。伯克利分校的工程学院与科尔曼·冯工程领导研究所联合开设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以培养未来工程的领导者为导向,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入学申请、课程设置、培养质量保障等方面形成了完整、鲜明的特色体系,对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对全国119个工程硕士培养单位的工程硕士研究生3门公共课单独组班人数、课程设置与教材、学分学时、授课方式、考试与组织等的调研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转变观念、突出重点、规范管理、加强组织协调等改革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3门公共课教学的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
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下文简称工程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必须改变传统培养观念。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等培养环节进行了充分探讨,力求构建符合企业需求的多样化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是影响创新人才培养、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只有进行有效的教学,才能培养出更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研究生才可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本文从有效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北京某理工科大学工程硕士进行访谈,对工程硕士课程设置提出了几点建议,同时为工程硕士有效教学提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国内外工程科技人才知识产权课程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知识产权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指出全日制工程硕士知识产权课程建设应进一步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来具体设置课程;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加快课程教材建设,允许和肯定个性化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3.
关于工程硕士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学位教育,在培养环节上,其课程设置、教学要求和论文选题等与工学硕士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制定可行的方案,确保教育质量。 一、工程硕士的特点及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教育是以培养工程技术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工程硕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工程硕士的生源是工矿企业中有三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第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相对陈旧,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基础较弱;第三,工程硕士的培养方式是“进校不离岗”,即主要以在校的课程教学和与在企业从事实践课题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工程硕士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得到显著发展。从1999年开始,我国71所高校开始招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美两国工程硕士生培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生源、课程设置和论文要求三个方面。美国工程硕士生培养对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一是工程硕士招生和培养方式可以更加灵活多样;二是复合型人才应成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三是优化工程硕士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东年大学2010和201 1级环境工程专业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和导师的调查,从课程设置、实践能力培养两方面分析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于1999年启动的工程硕士远程教育计划即MEPP计划的简要介绍,着重分析了MEPP计划在招生、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与管理人员、技术支持等方面的特点,并从中得出我国开展基于Internet的工程硕士远程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面向军事需求的工程硕士培养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满足信息化条件下军事需求的多类型工程硕士人才需求及其差异,阐述了多类型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的培养体系及其核心课程设置原则,论述了过程控制对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论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程硕士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实用的工程型人才。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相对有限性、社会对课程设置的新需求、学生工作与学习的冲突,工程硕士教育质量问题常备受关注。本文从质量评估的依据,评估的主要内容,评估的主要方式等方面,对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评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工程硕士起步晚,规模少,对工程硕士的培养实践基本上还处在探索阶段,根据教育部关于工程硕士培养的总目标,我校根据本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资源,对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和初步探索,在化学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特征、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位论文的选题等各方面都有了足够的认识,发现了实践中遇到的影响化学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的几个瓶颈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从本科向硕士层次的拓展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工程硕士培养相较学士培养,在学制、学分、课程设置、专业实践培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综合分析国内高校工程硕士培养的差异性,在明确工程硕士与学士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的关联性基础上,考虑大多数学校能够达到的基本要求以及工程硕士通用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对工程硕士专业认证通用标准要素——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三项提出了具体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