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口红利下降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劳动密集型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陷入困境,本研究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岭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人口红利和劳动力成本对体育用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提出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体育用品出口贸易仍具有极强比较优势;总抚养比上升和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体育用品出口贸易竞争力具有非常显著的负向影响,劳动人口总量对体育用品出口贸易竞争力具有负向影响,总体单位劳动力成本对体育用品出口贸易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对体育用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降低效应强于总抚养比和劳动人口总量。  相似文献   

2.
依据1996—2012年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贸易数据,选取出口商品结构、出口市场结构和出口模式3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运用功效系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风险评估体系,对近17年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中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风险长期存在,1996—1998年处于高度风险状态,1999、2000和2007年处于一般风险状态。提出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中国对美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波动的主导因素,分析产品的优势与不足。方法 本文在分析中国对美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利用修正的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探究了出口贸易波动成因。结果 第1阶段促进中国体育用品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动因是二阶效应,其次是竞争力效应,结构效应最弱;第2阶段中仅二阶效应对出口贸易起到促进作用,结构效应的阻碍作用强于竞争力效应;第3阶段中结构效应贡献率最高,竞争力效应次之,二阶效应从促进作用转向阻碍作用。结论 竞争力效应对推动中国向美国体育用品出口贡献量最大,表明中国体育用品在美国市场存在较强竞争力。通过对各类体育用品出口贸易增长因素进行测算发现,HS9504类和HS9506类体育用品贡献量较高,两者在美国均具有较强竞争力,但后者在美国消费需求更大。  相似文献   

4.
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结合2010—2020年30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地区)面板数据,运用Frontier4.1软件研究我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效率、潜力及其具体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整体上中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效率和潜力较高,但主要出口市场趋于饱和,增长空间较为有限。中国与伙伴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伙伴国的人口规模与中国体育用品出口显著正相关,而中国的人口规模和贸易双方的地理距离与中国体育用品出口显著负相关;中国与伙伴国签署自贸协定、伙伴国较高的海运能力、伙伴国政府较高的廉洁度和支出水平在提升贸易效率方面作用明显,而伙伴国较高的关税水平和金融自由度则限制了贸易效率的提高。建议合理配置贸易资源,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商签高标准贸易协定,开拓新兴国际市场;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培植国际竞争新优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竞争力的结构方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国491家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验证了企业发展规模、资本实力、劳动效率对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具有显著的、直接的正向影响,而债务状况则对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具有显著的、直接的负向影响,构建了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  相似文献   

6.
我国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前期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构建我国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与多元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5大类体育用品制造行业企业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江苏、浙江、福建、上海和山东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较强,且近6年来一直保持着较好发展态势.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第1、2类地区(企业竞争力较强)主要包括东部少部分经济较发达省份,第3类地区(企业竞争力较弱)主要以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为主.我国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泛殊三角区域、东部与中部地区问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均存在较大差异,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东部与中部地区企业竞争力差异性尤为显著,说明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任波 《体育科研》2015,(6):42-46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体育用品进出口贸易进行相关性分析、长期均衡关系检验,以及对短期非均衡的协调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体育用品出口贸易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P<0.05);从长期看,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体育用品进口贸易没有促进作用,而对体育用品出口贸易有促进作用;在短期内,外商直接投资的短期波动对体育用品出口有显著影响,外商直接投资与体育用品出口由短期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协调力度显著;外商直接投资与体育用品进出口贸易不存在单向和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并提出相关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体育用品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程度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以我国体育用品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月度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分析、协整技术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体育用品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稳定关系,体育用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较小,体育用品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将提高0.002 155 34个百分点。不存在体育用品出口到我国经济增长(或经济增长到体育用品出口)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体育用品出口的变动不是我国经济增长变动的主要原因。而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体育用品出口的影响也有限。体育用品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效益,但长、短期效应均不明显,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并未对体育用品出口贸易产生长、短期效应。  相似文献   

9.
根据指标构建基本原则和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构建我国省域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Q型聚类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找出我国省域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省域体育用品企业竞争力较好的省份为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四川;我国省域体育用品企业竞争力与省域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负债合计、资产总计、固定资产合计、流动资产合计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与省域就业人数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市场行业集中度指标(CRn)与产业空间集聚指数(β),对中国7大类体育用品制造行业2002-2007年的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定及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02-2007年我国7大类体育用品制造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排名前6位的省(市)主要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和上海,该6个地区均隶属东部,中、两部则榜上无名,说明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2002-2007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球类制造业、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与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空间集聚指数均呈增长趋势,而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的产业空间集聚指数却呈下降趋势.按其增幅大小顺序依次为: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球类制造业>体育用品制造业>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2007年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业、球类制造业和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空间集聚指数分别位居前三甲(β>0.1),其余4大类体育用品制造行业也均大于0.05,产业空间集聚指数位于0.05及以下的体育用品制造行业则为无,表明我国区域体育用品制造行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已非常显著.同时,就国内7大类体育用品制造行业的产业空间集聚指数与工业生产总值展开相关分析发现,中国工业总产值和体育用品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存在较高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