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时期十堰古代诗歌发展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十堰本土诗人的崛起。纵观十堰古代诗歌发展,有以下几条发展轨迹:作品题材内容由对汉江秀水的歌咏到对武当仙山的描摹;对生活的反映由世俗社会走向对仙道生活的吟唱;作者队伍则由客居诗人向本土诗人转变。  相似文献   

2.
从明万历十三年至清康熙十九年,长达204年的郧阳抚治历史,促进了明清时期十堰诗歌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3.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国力强盛的文明国家。尤其在文学领域中出现了极其繁荣的景象。其中诗歌达到了高度的成熟,成为我国对建社会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唐代诗歌繁荣既有外因更有内因。有必要从历史条件、社会基础、人民生活、文学传统等方面对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作一点探讨和研究。唐代诗歌繁荣的外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唐代经济繁荣,国力强大,为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李唐王朝,王长安  相似文献   

4.
十堰古代诗歌源远流长,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产生了《孺子歌》,经孔子、孟子传播后,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沧浪文化。《诗经》中的《汉广》也是产生于十堰的古代诗歌。尹吉甫是十堰最早的伟大诗人,比屈原要早四百多年。秦汉到隋唐五代,汉江是通往京城的黄金水道,这一时期产生了为数众多的歌咏汉江的诗歌。  相似文献   

5.
中国诗歌历史悠久,成就巨大。"五四"运动以后,旧体诗词逐渐没落,新诗陡然崛起,中国诗歌怎样才能发展繁荣?毛泽东不只是伟大的诗人,而且是著名的诗歌理论家,中国诗坛的领袖。他提出的有关新诗、旧体诗词、新体诗词的创作发展理论为中国诗歌的发展繁荣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使中国诗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诗歌所关注的内容,是影响跨世纪的诗歌发展的重要因素,诗人们应该认识到新的时代为诗歌创作带来的难得的机遇,将生活、大众和时代纳入诗歌视野,创作出新型诗歌,实现我国新世纪诗歌的繁荣。  相似文献   

7.
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歌诗创作的繁荣。歌诗的发展与教坊曲息息相关,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发展。歌诗提高了教坊曲的艺术品位,教坊曲刺激了歌诗和诗歌的创作,从而共同推进唐诗的繁荣。  相似文献   

8.
郧西物华天宝,地灵人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而且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精神文明,诗歌就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歌咏题材的地域性、思想内容的丰富性、作者队伍的兼容性、诗歌体裁的多样性、作品风格的多元性,是郧西古代诗歌所具有的鲜明特色。郧西是十堰古代诗歌的一片沃土。  相似文献   

9.
先秦爱情诗歌与表现劳动的诗歌几乎是同时出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达,到西周时期,人们的爱情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爱情诗歌也随之发展到了相当繁荣的地步,出现了《诗经》中的大量爱情诗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战事频仍,礼教禁锢加重,爱情诗歌数量减少,而由于政治形势的需要, 屈原等人利用爱情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政治上受压的抑郁感情,使爱情诗歌形式发生了一次变体和异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诗歌的繁荣体现在创作者的群体性,创作手段的成熟性,人们对诗歌运用的普遍性,繁荣的原因是:教育的发展,使诗歌的发展成为可能,诗歌本身的特点为其快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春秋社会的现实生活直接刺激着创新者们的创作激情,上层贵族的倡导。  相似文献   

11.
岭南诗歌值得研究。自汉初到近代,岭南诗人有作品传世的在千名以上,有的诗人作品多达数千首;岭南新诗走向成熟和繁荣主要标志是:诗人辈出,五代同堂;新作蓬勃,姹紫嫣红;洋洋巨著,发展象征;诗入民间,真正繁荣;岭南诗歌有自己的特点:从古到今,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富有革新精神,具有独特的南国地方色彩。  相似文献   

12.
贺知章是唐朝前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作对唐诗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引作用,对盛唐诗歌创作实践也具有示范意义,并对盛唐诗歌的繁荣产生了"一花引来万花开"的巨大效应,为唐诗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诗歌精神的自由飞翔--网络诗歌窥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在的网络诗歌是大众文化和新媒质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改变了诗歌的传播方式和诗人书写与思维的方式,直接与间接地改变了当代诗歌的形态,体现出巨大的独特文体优势,使诗歌的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给日益边缘化且疲软的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由于网络诗人的创作随意性、自由性等特点,网络诗歌创作也呈现出不少不足,所以我们正确分析和探讨这种新出现的具有相当复杂性的诗歌形态和现象,把网络诗歌的技术优势转化为文学强势,促进网络诗歌的健康发展,实现现代诗歌的繁荣和飞跃。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是离不开女性的。其中,口头传统文化更是如此。傣族以其浩瀚的诗歌著称,有自己的诗歌传承人。在现代化的潮流冲击下,无论是在有文字的傣族地区,还是没有文字的红河流域的傣族地区,傣族诗歌的传承方式正在发生着改变。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女性在传承和发展诗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九十年代前后,信阳诗歌队伍逐渐成为活跃在中国诗坛上的一支生力军,许多诗评家、学者常常以“信阳诗歌方阵”名之。信阳诗歌的地域性特点与整个中国诗坛是良性互动的关系,探讨“信阳诗歌方阵”的诗歌特征及繁荣原因为中国当代新诗的低迷状态寻找借鉴大有裨益。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从四个方面概述了信阳诗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普及为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网络新诗与传媒紧紧结合在一起,他拓宽了诗歌的空间,繁荣了中国的新诗。然而网络本身的一些属性也使网络诗歌泥沙俱下,诗歌发生的现场转移到民间。网络诗歌繁荣的同时包含着很浓重的“口语”色彩。文章通过网络空间中的“羊羔体”“废话体”现象剖析了网络诗歌口语“色彩”的渊源以及他与“口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网络的普及为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网络新诗与传媒紧紧结合在一起,他拓宽了诗歌的空间,繁荣了中国的新诗。然而网络本身的一些属性也使网络诗歌泥沙俱下,诗歌发生的现场转移到民间。网络诗歌繁荣的同时包含着很浓重的"口语"色彩。文章通过网络空间中的"羊羔体""废话体"现象剖析了网络诗歌口语"色彩"的渊源以及他与"口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南唐诗歌在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坛上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是当时其他各国所不能比肩的。追溯造成这种局势的原因,主要是南唐的一系列文化政策对其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兴办教育,科举取士,倡导学风,重用文士等等,这些政策的施行,导致了本国诗歌的繁荣。  相似文献   

19.
英语头韵体诗歌为什么经历了两次繁荣和衰落?本文从英语史和诗歌传统的角度追溯头韵体诗歌的发展历史,来回答这个问题,提出头韵体诗歌的兴衰与英语的命运紧紧相连.  相似文献   

20.
诗歌与网络接合形成网络诗歌,网络诗歌具有自由性、大众化等特点;网络诗歌的发生经历前后两个时期,从最初的零散逐渐走向繁荣,并得到传统诗歌的认可,获得合法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